澳門回歸以來,澳門大學作為澳門唯一一所綜合性公立大學,積極培養能引領社會發展的多元人才,以滿足澳門經濟發展對人力資源的需求。澳大的學生培養模式與國際接軌,創新地實施「四位一體」教育模式,融合專業、通識、研習和社群教育,加強學生的全人發展。副校長(學生事務)蘇基朗表示,澳大未來會更著重培養對社會有心、擁有國際視野的下一代。

課堂外的學習

澳大建立了亞洲最具規模的住宿式書院系統,目前設有10所書院,每所平均約有500名學生,他們在書院與導師同宿共膳,策劃和參與各類活動。書院是「四位一體」教育模式中「社群教育」的實踐平台,通過系統化學習規劃,協助學生達到以下五項能力指標:健康生活、人際關係和團隊合作、領導與服務、文化參與、具有國際視野的公民,並且學習將知識與為人在生活上融會貫通,知行合一。蘇副校長表示,書院不是宿舍,而是學生同輩與群體教育的重要學習平台:學做人、學專業、學通識,學怎麼把知識學以致用。而「四位一體」教育理念就是希望學生在接受這四種教育的同時,把他們融會貫通。

同時,澳大促進學生在不同層次和方面成才,並強化課堂與活動的連結。澳大還為學生創造多元和充滿活動的校園氣氛,學生可加入近30個運動校隊或文化藝術校隊,以及澳大學生會和澳大研究生會轄下約100個屬會,展現才能和結交各種文化背景的朋友。

拓展國際視野

澳大在學生素養上著重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全球競爭力和世界擔當的人才。鼓勵學生關心澳門和國家,引導他們多瞭解澳門的歷史和未來建設,加深認識國家政策和中國傳統文化。澳大去年更成立國旗隊,由本科生、碩士生及博士生組成,其出生地多元,包括澳門、香港、內地及台灣。此外,也推薦學生參與「港澳與內地大中小學師生交流計劃——大學生項目」(簡稱「萬人計劃」),促進學生對內地學術及文化的認識。

澳門是一個國際化城市,國際視野是全人教育的重要一環,對澳門的大學生尤其重要。澳大在過去20年持續增加跟全球高等院校的交流和合作,現時學生可到28個國家和地區共150多所高等院校交流,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澳大多年來推動廣受學生歡迎的「環球暑期實習計劃」,資助及安排學生到本地、內地及海外進行實習。在2020年提供的實習地點遍及歐洲、北美洲和大洋洲等。蘇副校長說:「即使學生留在澳門發展,工作上也會越來越需要接觸來自其他地方的人,因此要有廣闊的國際視野。」

推動學生創業

在配合特區政府推動創新創業方面,澳大舉辦不同的創業比賽,激發學生對創業的興趣和認識,培養有創新思維、創業夢想的未來創業人士。澳大舉辦各類型考察團,讓學生瞭解內地和鄰近地區的經濟發展、企業文化和創業情況,又鼓勵學生參與各類創業比賽,並與香港科技大學合辦「中銀盃百萬獎金澳門區創業大賽」。在2019年賽事中,澳大學生的隊伍囊括冠亞季軍。澳大近年推動學生到內地實習,包括新推出的「騰訊-澳門『英才計劃』實習項目」,讓學生瞭解國家發展大局,有助未來的就業規劃。

鼓勵服務社群

服務社會是大學的宗旨之一,澳大近年組織學生到世界各地及內地多個省份服務當地社群,其中「泰國義教工作團隊」更首次前往非洲參與服務學習計劃。學生也積極到本地社會服務機構參加志願服務,更在老師指導下展開與澳門社群息息相關的研究。例如心理學系全球及社區心理健康研究組數名學生進行了多項關於澳門公眾健康的研究,成果在2018美國心理學會年度國際研討會展示並獲獎。

為響應特區政府「青年志願扶貧計劃」,提升青年參與及貢獻社會的意識,澳大組織了多個服務學習計劃,於內地偏遠地區進行義教及探訪等工作,讓學生關顧弱勢群體和全面瞭解國家情況,培養社會責任感和參與意識。

讓學生從心出發

澳大推動全人教育,歸根究柢是讓學生在獲取專業技能的同時,學習關心其他人和社會大眾。蘇副校長表示:「我們要培養有心的學生,要對自己有心,也要對別人有心。很多人有知識和技能,但只是關心自己,這對社會沒有甚麼好處,對他們自己其實也未必有益。我們希望澳大的同學將來對社會有真正的貢獻,這點必須從他們的心出發。」

來源:《澳大新語》第21期

相關文章: 澳大和澳門的20年 辦學新定位與國際接軌新研究佈局順應世界潮流 全球策略提升國際聲譽 環境育人配合大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