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全球定位系統首枚人造衛星發射升空,為網絡發展開啟無限可能。10多歲的賈維嘉那年放下挖地的鋤頭,離開貴州農村的家到湖南升大學,專業是計算機。他當時從未見過電腦、不知道網絡是甚麼、更想像不到 將來會成為物聯網與大數據專家。經歷數十載後,他在2018年來到澳門,為協助構建智慧城市出力。這位澳門大學電腦及資訊科學系講座教授說:「網 絡領域每日都有讓人興奮的新事物,對事物有好奇心,是一直推動我在電腦科學上不斷探索的力量。」
研究之途始於嶽麓山下
賈教授同時是智慧城市物聯網國家重點實驗室(澳門大學)副主任、澳大數據科學中心主任。41年前,他是文化大革命結束、內地恢復高考後首批大學生中的一員。他說:「我父親走了幾十里山路,從縣城給我送來一張大學錄取通知書,當時整個縣城都轟動了。」
賈教授說,唐代詩人杜牧《山行》一詩的「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指的是長沙嶽麓山的景色,而他就是二月份到嶽麓山下的中南礦冶學院(中南大學前身)報到,成為該院自動化系電子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家人覺得計算機就像外星的東西一樣陌生,他們問我到底是甚麼,我說我也不懂,但我是個對事物有好奇心的人,應該是好奇心推動了我。」
在學院的第一年,賈維嘉雖然是計算機專業學生,但根本沒有機會接觸電腦。當時內地百廢待興,電腦技術與發達國家相差至少10多年,連他的老師也不太瞭解電腦。「他們靠去北京參觀電腦和參加培訓班,然後自己編寫教材。到我大二快大三時,學院才引進了一台DJS131型號國產計算機,要用穿孔紙帶來輸入和輸出指令,運算能力還比不上現在小朋友玩的遊戲機。」
他留校就讀碩士時,終於首次用到台式電腦。為了協助學院購買這台電腦,他還第一次坐飛機,從廣州回長沙。「那台電腦是意大利牌子,至少要五、六千美元。當時的火車從廣州到長沙也要24小時。領導怕路上出甚麼問題、電腦被偷走或搞壞,所以特批我們坐飛機。」
賈教授1984年碩士畢業後留校任教,數年後到加拿大渥太華大學任訪問學者一年,首次接觸人工智能,研究自然語言處理,卻正值人工智能的冬天。「人工智能那時產生不了價值,很大原因是當時機器計算能力不足。那時我突破不了自己,沒有成果,自己也覺得難為情。」在加拿大的最後幾個月,賈教授轉而研究面向對象程序設計。他坦言對這段經歷有點後悔,因為無論是人工智能還是面向對象程序設計,他在加拿大都沒有深入鑽研,自感學術積累不夠。他其後決定到比利時蒙斯理工學院攻讀博士,僅僅兩年半就畢業。
研究網絡通信數十載
1993年博士畢業後,賈教授留在歐洲,到波恩的德國國家信息科學中心從事博士後研究。「當時我的組長剛拿到一個歐盟項目,就是要做網絡通信,所以我又改到了網絡通信,後來就沒有改方向了,就一直做網絡。」他在1995年出任香港城市大學電腦科學系助理教授,後晉升為副教授、正教授,2014年到上海交通大學擔任全職致遠講席教授,2018年來到澳大。回首這40年,他覺得網絡這個領域每日都有讓人興奮的新事物。「互聯網是我一直研究的方向,所以我肯定不會把互聯網棄掉,我現在的目標是結合人工智能、大數據和物聯網。」
賈教授的研究方向包括網絡空間實體對象傳感、人機物融合知識圖譜構建與大數據處理、下一代無線通信協議,以及物聯網。他目前有八個國家級科研項目,擁有兩項美國和五項中國內地專利,在頂級國際雜誌和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近500篇,獨著或合撰書籍14部。在賈教授的眾多研究成果中,最為人關注的是他在Anycast(選播)路由協議研究領域和網絡匹配方面的先驅性研究和領先成果。2017年,他憑「分佈式系統資源調度與管理的理論與方法」這項研究,獲國家教育部頒發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協助澳門建設智慧城市
賈教授除了是智慧城市物聯網國家重點實驗室(澳門大學)副主任,也是該實驗室城市大數據與智能技術研究組的負責人,研究課題包括多層次、多模態智能感知信息標示理論與技術,以及大規模智慧城市異構數據的網絡存儲、傳輸和運算的理論方法。他指實驗室要為澳門服務,首先會在本地開展一些特色項目,計劃先與澳門的電信運營商合作,探討通信方面的大數據處理。「這也是澳門比較急需的,通信大數據可以解決幾個問題,包括人流管理、交通問題,還有優化未來基站的分佈,因為我們的5G通信馬上就開始部署了。」
賈教授還正在籌備在今年9月開辦的碩士學位(數據科學)課程。該課程涵蓋人工智能、市場營銷、金融科技、精準醫學、智慧教育等方向,是澳門首個推出的跨學科大數據課程。他指課程旨在打破跨學科在應用大數據的壁壘,促進數據科學和大數據上的整合,針對性地為澳門培育大數據人才。
賈教授說,大數據與澳門成為智慧城市的願景密不可分。「我現在基本上就是在譜寫人、機、物三者的這個迴圈。我們每個人都在產生大數據,也在使用大數據,只是我們不知道,也沒有人對我們進行這個科普。」他指出,通過整合和分析日常生活產生的數據,就能推出更切合大眾與個人需求、更具智慧的服務。一個智慧城市裡,各種儀器和物件都能通過傳感器互相連接,而它們的移動、消耗和使用情況,都能產生大量數據。這些數據不但可以匯集起來,更能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加以分析,協助人們找出龐大數據背後的意義。「例如在我們的城市,對一些異常現象都有很多傳感器,資料都會傳送上去,經過人工智能處理,知道有異常現象的話,我們就能提前示警。」
培養應對時代挑戰的人才
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結合急劇改變我們的生活,也令不少人萌生投身資訊科技的念頭。培養了30多名博士的賈教授認為,今日的年輕人受惠於技術全球化,擁有很多難得的機會,但他們面對挑戰也比過去劇烈得多。「10年前我都不敢想像刷臉技術,今天內地的酒店都要刷臉。我有一些在上海交通大學帶的學生在內地做無人酒店項目,只要在手機程式看上一間房間,密碼鎖的密碼就會發過來,科技進步的速度可想而知。」
賈教授坦言,年輕人如果喜歡一個學科,必須花相當大的努力才能站穩陣腳,所以他對學生都是從嚴培養。「社會迫著你去進步,尤其是在資訊科技範疇,不進則退。所以我要求學生在國際一流的會議和期刊發表論文。我覺得這是對學生負責,如果不把他們培養到這樣的話,他們會後悔,我也會對不起我的良心。」
文 / 葉浩男
圖 / 譚金榮
來源:《澳大新語》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