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3日,澳門大學首度於橫琴島新校園舉行開學禮。這場2014/2015學年的開學禮標誌著澳大不再「有校無園」,學生得以在依山傍水、綠茵滿目的校園求學修業。開學禮當日,澳大教授身披學術袍,迎接約2,000名學子入學。數月後的12月20日,恰逢澳門回歸祖國15周年,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臨澳大視察,與學生親切交流,勉勵他們努力學習,青出於藍,學以致用。

培養學生成人成才

2014年,澳大迎來全面遷校的重要時刻,是澳大人才培養發展的轉折點。遷校以來,澳大持續完善本科、碩士、博士的人才培養策略,並推進「P.I.C.K.」研究發展策略,即「以問題為導向」(Problem Orientation)、「跨學科合作」(Interdisciplinary Interaction)、「協同創新」(Collaborative Innovation)及「知識轉移」(Knowledge Translation),以培養創新人才及推進尖端研究。

在本科階段,澳大推動「四位一體」教育模式,將專業、通識、研習及社群教育融合一起。同時,澳大通過建立住宿式書院系統作為整合式教育平台,使書院與學院課堂相互貫通、協同育人,提供豐富的體驗式學習環境,促進學生全人發展。遷校後,澳大的住宿式書院從兩間增至十間,佔地約為校園的五分之一。2020年,書院教育實施改革,推出2.0版,強調培養學生七項勝任力,包括公民責任心、全球競爭力、知識整合能力、團隊協作、服務與領導、文化參與、健康生活,培養學生的軟實力。

在研究生教育方面,澳大校長宋永華教授在六年前的就職演說中強調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他表示,過去數年,澳大在碩士階段推行「知識整合」,創建並完善前沿和交叉學科課程,培養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人才。在博士階段,澳大強調「協同創新」,以開放、合作、資源共享的模式,促進跨領域研究和交流、取得研究突破,造福社會。

現時在澳大微電子研究院擔任澳大濠江學者的曾文良博士,在澳大取得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他表示,他在本科階段涉獵不同領域的知識,確定研究興趣,在研究生階段則專注於研究方向的知識積累和創新,在教授支持下致力將科研成果化為實際應用。

來自馬來西亞的學生許偉恆先在澳大取得金融學理學士學位,繼而轉攻金融科技理學碩士課程。他表示,跨界學習比預想的困難得多,但收穫也遠超預期,獲得將金融概念融入軟件開發的整合能力,克服跨學科學習帶來的挑戰。

完善學科及課程體系

在過去十年間,澳大學生人數從8,000多人增至13,500多人,期間增設約10個學系及逾20個學位課程,覆蓋澳門法學、中國法與環球法律、國際綜合度假村管理、應用物理及化學、公共衛生及醫藥管理、哲學及宗教學、生物醫學、藥物科學及科技、藝術,以及海洋科學及技術等領域,目前約有120個博士學位、碩士學位、學士學位及學士後證書/文憑課程。

澳大的多個課程獲得國際認證,反映出高水平的教學質量,例如工商管理學院的理學士學位(會計學)課程獲得香港會計師公會認可、科技學院計算機科學學士課程及工程學士課程均通過香港工程師學會的全面評鑑,並經由香港工程師學會,取得《首爾協定》及《華盛頓協議》的成員國認可。此外,澳大工商管理學院更獲得國際商學院聯合會(AACSB)、工商管理碩士協會(AMBA)和歐洲質量發展系統(EQUIS)的國際認證,連續數年保持「三冠王」地位,反映該院在教學、研究和學術管理領域的卓越水平。

培養學生家國情懷

澳大以多種方式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2018年,澳大成立全澳公立高校第一支學生國旗儀仗隊,並於同年5月26日在畢業典禮前首辦升旗儀式,逾800名師生參與,成為澳門首間舉行升旗儀式的公立大學。自此澳大每逢畢業禮、開學禮、國慶、澳門特區成立紀念日及元旦等節慶均會舉行升旗儀式。

澳大的本科通識教育設有必修科「道德、價值觀、法律與社會」,由法學院憲法與基本法研究中心的導師授課,講解中國憲法與澳門基本法知識。學生亦經常前往內地交流學習、參訪愛國教育基地,以及參與國家安全教育展和紀念五四運動、國慶及澳門特區成立日的活動。自2022/2023學年起,每所書院均設有由學生主導的家國情懷小組。

學生事務長彭執中表示,透過住宿式書院系統、通識教育及多元的學生活動,澳大將愛國愛澳教育融入到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使他們深入了解國家的傳統文化和當今發展,培養家國情懷。他還提到,看到學生在這種環境中茁壯成長,成為更有社會責任感的公民,令人格外欣慰。

培養創新創業人才

澳大鼓勵創新創業,並將其融入教育體系。2017年,澳大創新創業中心成立,為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創新創業課程,同時選拔有潛力的創業團隊,鼓勵他們進駐孵化平台。中心還舉辦多次創業大賽和創新創業展,為創業青年提供交流競技和投資融資的機會。2020年,該中心被評為「國家級眾創空間」,至今已孵化約50家公司,大多數由澳大學生或校友主導,涉及醫療科技、新型材料和資訊科技等領域。

創新創業中心主任梁麗嫻教授表示,澳大為學生提供完善的設施與技術支持,包括實驗室與共享工作空間,為創新創業活動創造優良環境。她還強調,大學的多元文化氛圍和國際交流機會對培養創業人才至關重要,能夠拓寬學生視野。

澳大鄭裕彤書院的學生充分利用大學豐富的創新創業資源。他們將釀製啤酒時產生的麥芽渣轉化為環保貓砂產品,運用技術噬走麥芽渣中的糖分,以避免幼貓誤食糖分。該團隊的成員付昊明表示,在書院的協助下,他們從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獲得兩項科研資助,實現從理念到產品的突破。該書院還舉辦創業營系列活動,邀請創業投資專家協助提升他們的項目。此外,該團隊在進駐澳大創新創業中心期間不僅獲得項目啟動基金的支持,還多次參加創業比賽及商業展會,並在中心協助下與廣洲南沙區及增城區的企業簽訂協議,將產品在粵港澳大灣區推廣。

吸引優秀學生

澳大也致力吸引海內外優秀學生到澳大學習。在本地學生方面,大學設立了「校長推薦入學計劃」,吸引優秀的學生入學,在2019/2020學年還增設「葡語專才推薦計劃」和「傑出運動員入學計劃」,以培養中葡雙語人才和本地優秀學生運動員。

為吸引高質素的研究生,自2012/2013學年起,澳大獲准在內地具有研究生推薦免試(推免)資格的高校招收優秀應屆本科推免生,攻讀澳大碩士學位課程。該計劃的範圍隨後在2015/2016學年擴大至直接攻讀博士課程的申請者。此外,大學在2018年推出「澳大濠江人才計劃」,提供具競爭力的獎學金和豐富的研究機會,鼓勵年輕學者投身具社會價值及學術意義的研究項目。

澳大亦與海內外頂尖學府合作,以提升學生的全球競爭力和國際視野,包括與中國科學院轄下研究所的博士生聯合培養項目,以及與愛丁堡大學、布里斯托大學及倫敦帝國學院推行的1+3碩博雙學位項目。此外,澳大還與里斯本大學合作,在2023年啟動雙博士學位項目。這些合作項目均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學術平台和交流機會。

培養人才勇闖新程——澳大的使命

「潭山初建,琴島重築,校園毓秀鍾靈」。恰如校歌所頌,澳大校園是匯聚靈氣、孕育秀氣之地。琴島重築十載後,正如宋永華校長所言,澳大站在新的起點,在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校園,將會不斷完善教學體系,引領學生勇闖新時代。

文 / 葉浩男、資深校園記者鄭瑋璐
圖 / 編輯部
來源:《澳大新語》第29期

澳門大學遷校10周年特刊系列文章:
•    校長的話
•    十年變遷歷程
•    培養創新人才勇闖新時代
•    突破界限的跨學科研究
•    持續完善社會服務平台
•    拓展全球合作網絡
•    全方位建設育人環境
•    緊握澳琴一體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