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大學健康科學學院教授梁麗嫻的研究團隊揭示了可有效反應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對於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B)應答率的預測標誌物,可用於早期和及時監測免疫治療療效,能為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提供一種無創且精準的治療方案。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知名期刊《自然通訊》上。
目前,ICB是NSCLC患者的最後治療選擇之一,雖然其對於腫瘤的抑制效果顯著,但是並不是所有患者都可以從中受益,所以在早期發現和預測治療應答率的標誌物對於患者的選擇至關重要。為了實現ICB治療的更好效果,目前已有很多研究報導了細胞程式死亡受體 -1(PD-1)單抗的預測性標誌物,例如腫瘤浸潤性T細胞的比例、組織活檢中細胞程式死亡配體 -1(PD-L1)的高表達、微衛星不穩定性(MSI)、Kelch樣環氧氯丙烷相關蛋白1(KEAP1) 和絲氨酸/蘇氨酸蛋白激酶11(STK11)的突變以及高腫瘤突變負荷(TMB)。但是這些指標或因觀察時間有限、檢測患者數目不足、缺少客觀生物資訊學統計等的影響,導致對於預測免疫治療應答的指標仍是不盡如人意,其中主要原因是抗PD-1免疫治療在治療週期內是動態變化的過程,因此需要長時間縱向觀察,以追蹤與治療應答率相關的標誌物。目前,全球尚未有可有效預測應答率的無創檢測方法,例如通過抽血檢測應答細胞類型來預測ICB治療療效,梁麗嫻的研究團隊實現了這一點,為初步理解獲得性耐藥的免疫機制提供了方向。
該研究對於25位患者進行了至少30個月的跟蹤,運用前沿的高維度CyTOF和多重細胞因數方法對患者的血液樣品進行檢測,深入探究免疫治療無應答人群的免疫細胞類型以及免疫系統功能特性,通過高維度生物資訊學綜合分析,團隊確定了可以有效預測抗PD-1治療效果的血液生物標誌物。研究發現治療無應答特定免疫細胞亞群的存在,特別是CD8+CD101hiTIM3+(CCT T)細胞,可以有效預測治療的有效性。這項研究的發現對於NSCLC治療的未來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研究人員通過運用先進技術分析免疫反應,確定了治療有效性的新預測標誌物。這些見解可以指導精準治療,並有助於更好地理解治療抵抗機制。
梁麗嫻與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中醫證候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劉良和澳門鏡湖醫院醫生曹亞兵為該研究的共同通訊作者。梁麗嫻、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教授李潤澤和澳門科技大學教授范星星同為該研究的第一作者。該研究由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資助(檔案編號:0063/2022/A2和001/2020/ALC),並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2020青年岐黃學者、強生治療基金(檔案編號:ICD#1101175)和粵港澳聯合實驗室專案(檔案編號:2020B1212030006)資助。該研究也得到澳門大學研究啟動基金(檔案編號:SRG2022-00020-FHS)、澳門大學健康科學學院(檔案編號:82204677)、廣州市科技專案(檔案編號:SL2022A04J00459)和濕證國家實驗室項目(檔案編號:SZ2022KF20)的資助。研究文章全文可瀏覽: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3-40631-0。

 

新聞來源:健康科學學院

媒體聯繫:

澳門大學傳訊部

李巧雲

電話:(853) 88228004

梁雄業

電話:(853) 88228322

電郵:

prs.media@um.edu.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