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李憑教授對華南地區二十四史收藏情況作了普查。結果顯示,作為中國南方第一重鎮的廣州,收藏《北史》各類版本較為豐富,甚至超過《南史》等南方正史的收藏數量,說明珠江地區自古以來就對中國的北方給予極大關注。廣州地區公立圖書館、大學圖書館和科研圖書館收藏民國以前刊印的《北史》共六十一部,含十九種版本。其中最早版本是中山大學圖書館所藏明朝萬曆二十一年(1593)南京國子監刻本。

這部南監本《北史》問世距今已四百餘年,卻保存完好。彌足珍貴的是在各卷的書眉與行間不斷出現校勘記言,由朱、藍、墨三色蠅頭小楷寫成,字體工整勁拔,共有四千○九十條。李憑對所蓋五枚鈐印加以考證,驚喜地發現校勘記的作者竟是日本漢學巨擘、德川幕府時代大和國郡山藩的藩主源伊信。

校勘記的內容顯示,從一七六四至一七七一年,源伊信花費八年時間才完成《北史》的校勘。雖然距今已二百餘年,與近現代諸家學者的研究相比,源伊信的觀點仍然新穎而深邃。特別是站在日本學者角度,其見解尤顯獨到,往往發人深思。《北史‧倭國傳》中有一些特殊字詞,由於譯音誤差而長期爭論不決,幸賴源伊信既是日本學者又通漢籍,因此能給出正確解釋。例如《倭國傳》屢見的“阿每”一詞,源伊信校勘後以紅筆小字夾批曰“天也”。又如“一支”、“末盧”等小國的位置,學界長期存疑,源伊信指出了精准的地點。源伊信所作句讀規範,校勘細緻,考據極具說服力。其注釋則全面,或補充原文意義,或糾正認識錯訛,對於閱讀與研究《北史》非常有價值。尤其難能可貴的是,源伊信還校正了南監本的諸多刻印錯誤,其中不乏後人一直沒有發現、或者已發現但是沒能解決的問題。二百餘年後讀到這部源伊信本校勘本《北史》,猶有不忍釋手的新鮮感覺。

據李憑教授考證,該南監本曾在大陸與東瀛之間流徙,先後典藏於明朝國子監、日本郡山藩幽蘭台、番禺藏書家盛景璿之濠州草堂、民國要員陳融之顒園、汪偽廣東大學、歷經輾轉而於一九五○年歸屬中山大學。南監本雖然版本珍貴,不過在海內外尚存多部,但由日本著名漢學大家源伊信親筆校勘的《北史》在世界上卻是唯一的,而且該校勘未經其他人發現和考證過。所以,這項發現不僅在古籍校勘學上具有特別價值,而且是中華傳統文化深遠影響海外的典型標本。大陸歷史學科最權威的刊物《歷史研究》於二○一四年第三期發表了李憑的考證論文,題為《源伊信校勘南監本<北史>考》。


如對上述資訊有任何查詢,請聯繫傳訊部新聞專員李小姐或霍小姐(電話:(853)88228004),電郵:prs.media@um.edu.mo)或瀏覽澳大網頁www.umac.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