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大學新成立的健康科學學院最近從全球延攬的徐仁和教授,於多方面的研究獲得新突破。其中的幹細胞研究,徐仁和與校外團隊的最新研究發現,以胚胎幹細胞為基礎的方法可望治療多發性硬化症。
上述研究《人類胚胎幹細胞分化的間充質幹細胞在治療多發性硬化症EAE模型時表現顯著優於骨髓間充質幹細胞》(Human ESC-Derived MSCs Outperform Bone Marrow MSCs in the Treatment of an EAE Model of Multiple Sclerosis)發表於國際權威期刊Stem Cell Reports。徐仁和指出,多發性硬化症是一種大腦和脊髓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可能出現視力受損、感覺異常、肢體協調問題、甚至癱瘓等類似中風的症狀,目前仍未有根治該病的方法,主要是透過藥物治療來延緩病情惡化,但常有嚴重副作用。
徐仁和與校外團隊首次將人胚幹細胞(hESC)來源的間充質幹細胞(hES-MSC)用於治療多發性硬化症的實驗,檢驗自身免疫性腦脊髓炎動物模型,結果取得比人骨髓間充質幹細胞(BM-MSC)顯著優異的療效。BM-MSC 已用於多發性硬化症病人的臨床實驗,但由於供體骨髓的來源有限,品質存在差異,並可能攜帶病原體,故並非理想的細胞製劑。與此相反,hESC可無限擴增,易於質控,單一hESC株可連續分化成穩定的MSC,符合臨床大規模無菌生產的要求。徐教授的課題組還發現,hES-MSC不表達對自身免疫性疾病不利的炎性因數如白間素6,而且hES-MSC易於穿透血腦屏障而到達腦脊髓實質,這些特徵也可能與hES-MSC的顯著療效有關。目前,他與同事正進一步研究hES-MSC作用的分子機制,並通過其在美國註冊成立的ImStem生物科技公司向美國藥品食品局(FDA)申請將該技術推向臨床應用。
徐仁和長期從事發育生物學及hESC和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PSC)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多項研究課題,現為澳大健康科學學院教授。曾任美國康乃狄格大學幹細胞中心實驗室主任,在人胚幹細胞(hESC)之父James Thomson教授建立的WiCell研究中心任高級研究員等。在Nature Biotechnology、Nature Methods、 Cell Stem Cell、Stem Cell Reports等主流生物醫學SCI期刊雜誌發表論文共五十餘篇,同時擁有多項發明專利。詳情可登入徐教授的網頁https://fhs.umac.mo/staff/academic-staff/xu-ren-he/瀏覽。
如對上述資訊有任何查詢,請聯繫傳訊部新聞專員李小姐或霍小姐(電話:(853)88228004),電郵:prs.media@um.edu.mo)或瀏覽澳大網頁www.umac.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