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記者吳中天報導】暑假哨聲一響,不少澳大人紛紛搭上“筋斗雲”,往更多精彩的地方飛去。有的周遊列國,有的勇闖職場,還有一批參加澳大暑期交流計劃,寓學於樂,既學習知識,又體驗文化,過一個全身心投入的暑假。
“來之前覺得這個國家很悠閒,來了之後發現這裡比我想象中更悠閒!”悠閒,是澳大社會學系大四學生崔天妮對挪威的第一印象。她將要在挪威經濟管理學院(BI Norwegian Business School)上四周的課。“從上星期開始,全國都陷入了假期,所有公司都不上班,打他們電話會自動回覆:‘請你一個月以後打回來’。這個假期還是帶薪的,月薪是平時的一點二倍!太開心了是不是?”
在這個悠閒的國家,崔天妮和新朋友卻忙得不亦樂乎。除了從週一到週五早上的專業課,下午還可以去奧斯陸大學旁聽北歐文化課,晚上看電影;週末還參與學校組織的遠足、野餐等活動,感受大自然,當一把挪威人:“下週我還會和同學去挪威最北端玩,在北極圈裡的,去看世界上最美的小漁村和極晝。”談起自己在挪威的經歷和計劃,崔天妮格外興奮。
在葡萄牙,另一個澳大人──政府與公共行政學系二年級的蘇柏靜,也正過著一個別樣的暑假。她參加的暑期交流計劃,是葡萄牙ISCTE商學院(ISCTE Business School,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Lisbon)提供的領導與策略知識課程。之所以選擇葡國,是因為蘇柏靜對這個“很有澳門氣息”的國家充滿了好奇,希望可以瞭解那裡的語言習俗,和“認識那裡的帥哥美女”。而她也確實達到這一目標。“我在葡國交了很多新朋友,我們組成了一個‘小家庭’,和當地同學一起做飯,週末還一起去小鎮教他們講中文,他們就教我講葡文。現在我已經會說幾句簡單的日常用語了。非常喜歡這裡的語言環境!”
每年暑假,澳大學生事務部都會舉辦“暑期交流計劃”,今年就安排了約三百位學生分赴歐洲、美加、日韓、蒙古、內地、香港、台灣等十八個國家或地區交流學習,平時積極參與校園活動的澳大學生可以通過該計劃“花小錢,看世界”。
但既然是“交流”,也就不只有“看”這麼簡單了,學生充分融入到當地年輕人的生活中,收穫的不只有美好的回憶,還有嶄新的人文面貌。
“我的同學裡面有三個孩子的爸爸,有懷孕的媽媽。”崔天妮對挪威人的學習氛圍印象特別深刻。“挪威人活到老學到老,不會覺得二十幾歲才能讀大學。”蘇柏靜則對葡國同學的細心體貼感到窩心:“他們和我的年紀差不多大,每天都幫我計劃行程,去哪裡參觀,去哪裡逛街,他們都計劃得很好,認識他們是我最大的收穫,一想到要分開的那天就覺得很不捨啊。”
假期才剛剛開始,更多精彩的事情還將陸續有來。不知在世界各個角落的其他澳大人,正過著怎樣的暑假呢?
如對上述資訊有任何查詢,請聯繫傳訊部新聞專員李小姐或霍小姐(電話:(853)83974325),電郵:prs.media@um.edu.mo)或瀏覽澳大網頁www.umac.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