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宿式書院制度在英國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而美國的一流大學如哈佛大學、耶魯大學,以及香港的中文大學亦奉行住宿式書院制度,甚至台灣的東海大學、政治大學、清華大學以及內地的上海復旦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等現也正嘗試引入住宿式書院。一向以提供一流教育為目標的澳門大學也在試行書院制度,讓學生提早體驗書院模式的好處。經過近半年的試行,學生漸漸由初期的不習慣到樂在其中,這也令澳大更有信心在新校區全面引入住宿式書院,實踐全人教育。
打破專業界線拓展潛能
澳大副校長(學術)何順文教授指出,在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下,師生在課堂外的關係較疏離隔膜,學生課外活動也相對貧乏。如何令課堂學習與課外生活相結合,讓教師真正關心與影響學生生活、重尋培養全人的目標,何教授認為其中一個有效方法就是通過住宿式書院達成。為了讓學生體驗書院生活的樂趣和好處,澳大在剛過去的新學年開始推行住宿式書院試行計劃,率先在現校園成立兩個類似書院的堂舍,分別名為東亞書院和珍禧書院。去年底,溫家寶總理參觀東亞書院時,正好遇上東亞書院導師與學生在討論「道德的哲學」課題,更興致勃勃坐下來與學生一起討論公平與正義,這難得的機會讓該書院學生感到相當之鼓舞和振奮。
住宿式書院並非硬梆梆的宿舍,而是把學生的學習與生活結合為一的小型師生共同體,也是校園內的一個小型學習社區,以培養個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每個學生除隸屬其主修學科學院外,也是其中一書院的成員,學院與書院兩者相輔相成。澳大前任校長、現任東亞書院院長姚偉彬教授表示:“書院的好處就是能夠讓學生置身在一個集體當中,而且對它產生歸屬感和認同感。學生可以打破專業的界線,享受跨學科學習和生活的樂趣。透過師生一起共膳、參加讀書寫作會、通識教育的導修課、名人講座、體育競賽、與院長茶敍暢談哲理等,幫助學生不斷拓展潛能,促進個人的全面發展。"
書院生活成長珍貴回憶
住在珍禧書院的何振宇是澳大科技學院電機及電子工程系四年級學生,他坦承大學一、二及三年級的校園生活較為單調,不是上課就是回家。自住到書院後,他的校園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和多樣化,人際網絡大大擴闊,性格也變得積極和主動。他說:“書院一星期內會舉辦數個不同類型的活動,而一月一次的高桌晚宴最具書院特色,讓我學會社交和餐桌禮儀。書院還會邀請不同的嘉賓發表演說,極大地擴闊了我的知識層面和視野。雖然目前澳大的試驗式書院環境跟海外大學的書院尚有差距,希望新校區建成後,將會有更完善的空間條件,包括每一所書院都會是獨立的,內裡有自己的飯堂、運動設施、休憩和小組討論的地方。”
另一位就讀澳大工商管理學院二年級的陳沿派則住在東亞書院,他表示:“在書院裡,能與來自不同專業、國籍、年級和家庭背景的學生一起進行互動、交流和討論,大大拓寬我的知識面,大家在朝夕共處中建立友好互信的情誼,這些經驗都是我在大學生活裡最珍貴、最美好的回憶。"
新校區增設約10書院2012年底澳大新校區落成啟用後,書院將會增至約10個,每一書院約500人,大部分本科生可以獲得全宿機會。每個書院都會建立自己的文化、性格與特色,書院師生對書院有積極的參與和歸屬感,也有更多空間讓個人發揮創造力。所謂環境育人,書院的設置都是以學生為本,以培育人為中心。在澳大的全人教育薰陶之下,培養出能夠從不同學科角度、不同立場來看世界的優秀人才,並且確保學生具有能力從跨學科角度解決問題、具有創新和領導的能力,能在畢業前奠定良好的基礎,找到未來的人生方向。
吸收經驗完善書院運作
珍禧書院院長華佐治博士表示:“澳大是在參考過世界各地多所擁有悠久書院傳統的大學後才歸納出現時澳大獨有的書院模式。當初我們在校內試行書院時,很多學生對它的概念都比較陌生,經過半年的體驗和宣傳,學生已漸漸熟悉書院的核心理念和模式,也很積極和樂意去參與書院的活動。"
華佐治博士並指出:“現時試行的兩間類似書院的堂舍,可以為兩年後在新校區全面推行書院汲取足夠經驗,並根據學生不斷的意見反饋制定一套最適合澳門本地大學生的書院模式。我們正在不斷努力與師生一起為書院創造一種獨特的文化,並希望在書院內營造一種互相關懷和友愛的社群氛圍,使學生在體育、文化和社交等領域全面發展,不斷拓展自我,成為一個具有跨學科視野的傑出人才,達到全人教育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