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舉辦“2024年中國經濟與商業論壇”,超過200位學術界和商界精英與澳大學生共聚一堂,共同探討中國經濟與商業的未來發展。

開幕式上,澳大校長宋永華表示,澳大秉持“立足澳門、共建灣區、融入國家、走向世界”的發展理念,致力於培養愛國愛澳的高素質人才,為教育強國建設貢獻力量。是次論壇的舉辦,不僅為了推動中國商業和經濟領域的繁榮發展,更為了培養更多具有創新精神和國際視野的優秀人才。他期望學生能夠在論壇中與知名專家思維碰撞,過程中掌握制勝的知識技能,成為更具影響力的商業領袖。

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以其深厚的學術造詣和前瞻性視角,發表了題為“中國式現代化下的新結構經濟學理論創新”的主旨演講,為論壇拉開序幕。林毅夫不僅高度概括了中國經濟發展的獨特性,還深入探討新結構經濟學理論在現代化進程中的創新與應用,強調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之間的辯證關係,為與會者提供了寶貴的思想啓迪和理論指導。他的精彩論述不僅豐富了論壇的學術內涵,更為與會者指明分析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全新視角,引起與會者深入的思考與討論。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兼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軍以“為什麼中國經濟可以同時為相反觀點提供證據”為題發表主旨演講。張軍深入探討了中國經濟的複雜性和多維度,並特別強調在研究中國經濟發展時,必須考慮到國內外體制的差異性。他指出中國的經濟發展模式具有其獨特性,這要求研究者在分析時不能僅僅依賴傳統的經濟理論,而應結合中國的具體國情和政策導向。張軍的演講為探討中國經濟提供了更為全面和深入的視角,引發與會者對中國經濟研究方法論的再思考。

中誠信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所長毛振華以“大國博弈背景下中國經濟如何走出週期底部”為題發表演講。毛振華深入分析了當前全球經濟形勢下,特別是中美關係變化對中國經濟的深遠影響,還特別強調了中美脫鈎現象及其對中國未來經濟政策調整的重要信號。毛振華的演講不僅為理解中國經濟當前所面臨的挑戰提供了深刻的洞見,更為中國經濟政策的制定者和研究者提供了寶貴的參考和啓示。

香港交易所董事總經理、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巴曙松以“全球產業轉型與中國金融政策選擇”為題發表演講。巴曙松為與會者提供了關於全球產業轉型進程中中國金融政策選擇的深刻見解,也為中國如何在新的發展階段實現經濟結構的優化和升級提供了寶貴的思路和方向。

首場圓桌論壇由澳大工商管理學院院長余俊主持。華軟資本集團董事局主席王廣宇、幾簡學社創始人孫剛及珠海華發集團首席戰略運營官謝輝圍繞“中國經濟的挑戰與機遇”這一主題進行深入討論,並從多角度分享他們的見解。第二場圓桌論壇由澳大工商管理博士(DBA)學位課程主任傅曉青主持。健帆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董凡、永定河延懷(懷來)生態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劉金釗及澳覓APP創始人兼董事長江海濤圍繞“當前商業機遇及創業機會”的主題,分享了各自的創業心得與體會,為與會者提供寶貴的洞見和建議。

余俊總結時指出,論壇不僅為與會者提供了關於中國經濟與商業的最新動態,還帶來中國經濟發展的深刻見解和理論創新。他還介紹澳大工商管理博士(DBA)學位課程和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EMBA)學位課程的內容。他特別強調澳大工商管理博士(DBA)學位課程具有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學歷學位認證的獨特優勢,鼓勵與會企業家積極報讀,為提升新質生產力貢獻新的智慧和力量。

出席開幕式的嘉賓還包括澳門特區政府政策研究和區域發展局局長張作文,澳大副校長許敬文、徐建等。

新聞來源:工商管理學院
  
媒體聯繫:
澳門大學傳訊部
  
李巧雲電話:(853) 88228004
梁雄業電話:(853) 88228322
電郵:prs.media@um.edu.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