鐫刻於阿波羅神廟大門上的「認識你自己」,為古希臘智慧中著名箴言。只有認識自己,才能洗練自己,體現出人一生對自己的責任。大學的角色在於塑造學生性格、讓學生更認識自己。本期《澳大人》採訪了三名師生,探討他們如何通過大學教育認識自己,找到一生追尋的方向。

從歷練中蛻變成長

政府與公共行政學系四年級、鄭裕彤書院學生譚可悅認為,在澳大求學不僅讓她蛻變成長,也讓她對「我是誰」有更清晰的定位和認知。「我在大一時,情緒易受外界影響,常因一點小成就過度興奮、因一點小失敗而自卑。」經過幾年成長,她已蛻變成書院的優秀學生領袖。此外,疫情反覆無常和實習路上一波三折,也淬煉出她強大的內心。「現在我更加自信和成熟,能坦然接受已有的成就。每次挫折都是一次寶貴嘗試,每次失敗都是一次學習機會。」

擔任書院領袖和深入學習專業課程,讓譚可悅更全面了解自己。身為書院學生助理,她和不同年級、專業的同學交流時,會對自己的優缺點認識更多,看到他人的閃光點時也會擇其善從。學習專業知識時,譚可悅發現自己對行政法律甚感興趣:「我打算在行政法律領域讀研深造。」勤奮的她還在課餘時學習葡語,提升就業競爭力,「經過四年大學生涯,我已基本了解我的性格、能力,對理想和追求也有基本方向。」

從跨文化交流中認識自我

來自莫桑比克的Camila Mungoi是會計及資訊管理學系三年級學生,也是張崑崙書院學友計劃核心成員。她經常組織交流活動,凝聚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同學。最近,她向同學示範烹調奈及利亞菜式「加羅夫飯」,從學習他國飲食文化了解不同文化社群的思考方式。

與他者比對,才能更深刻認識自己。Mungoi享受在書院與不同專業、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學交流。她是澳大國際學生會骨幹成員,常接觸來自葡萄牙、馬來西亞、印尼等國的學生。「我儘量在澳大把握各種機會學習文化和新事物,例如去年暑假參加大學舉辦的武術體驗班,這些跨文化學習體驗令我印象難忘,也幫助我加深認識中華文化。」

為探索文化差異對人際交往的影響,Mungoi多次選修心理學課程,課上和課後都經常與教授和同學討論,透過思辨性互動增加知識和加深對自己的理解。Mungoi還是大學英文演講隊一員,喜歡表達對國際關係和社會時事的想法,「我很欣賞澳大開放和活躍的學術氛圍,我的專業主要是與數字打交道,但我可經不同渠道拓寬視野、探索自我,令我謹記作為社會一分子有必要時刻關心這世道發生的事情,希望活用所學令世界變得更好。」

叛逆過後找到人生方向

「我未見過哪個學生像我當年這麼頑皮,哈哈。」溫文儒雅、待人親切,深受學生喜愛的英文系副教授趙敏言,訪問時重提自己青少年時期經歷過的輟學與叛逆,雲淡風輕,所有經歷都是人生足跡。最反叛時,他也沒有離開過文學,而最終也在文學世界找到自己一生求知的方向。

趙教授1981年入讀澳大前身私立東亞大學預科課程,之後沒有如當年在東亞大學任教的父親趙永堅教授所願直接報讀大學。1983年,澳葡政府成立澳門首家電視台(澳門廣播電視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他機緣巧合下先後到電台和電視台擔任音效製作員,一做便是十年。「那是一段很瘋狂的日子,但所有人都有一股幹大事的拼勁。電視台經常舉辦各類音樂節,工作日夜顛倒。」年輕有揮灑不盡的青春,貪玩的趙敏言哪怕凌晨兩三點下班,還會和同事聚在南灣一帶,一路飈車到黑沙,然後才回家睡覺,醒後繼續工作。

趙敏言生於香港,也在香港就讀中學,從小受到父母影響愛上閱讀。在電視台營營役役時,他經常到新聞部借閱書刊學習新知識。工作10年後,他感受到生命陷入停滯,留在電視台只能一直做技術人員,不見有何事業前景。經過深思,他決定在1992年報考澳大英文系。

趙教授很少對學生講述這段經歷,「現在的學生不像我們那時代,那時很多人沒有書讀,完成中學已很不錯,讀大學更是難能可貴。」大學四年,他白天上學,晚上在電視台工作,半工讀完成學業。在英文系,他遇到了影響一生的老師Donald Baker教授,在他的引領和啟發後,開始研究英國文學,並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大學畢業後,他留校任講師,並在香港大學深造碩士和博士學位。回首這些年的人生軌跡,他說:「人生到不同階段就會不由自主尋找不一樣的東西。很多時候,我們不知道怎樣才能走出一條康莊大道,但每次主動把握機遇,就等於推著自己走一段路,路也許彎彎曲曲,但總有一天,你會找到屬於自己的路。」

來源:《澳大人》第1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