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澳大校園裏,會發現許多充滿青春活力的異國面孔,聽到來自各國語言的友好問候。在眾多來自遠方的學子中,有一群海外交換生,他們帶著對知識的渴望和夢想的憧憬來到澳大,開啟了一段專屬的逐夢之旅,至今已度過了接近一載充實的交換時光。

葡語國家交換生的亞洲首選

來自巴西的Bernardo FONSECA MAIA在米納斯吉拉斯聯邦大學(UFMG)學習控制與自動化工程學。他一直對中國充滿嚮往,當他在學校的郵件中了解到這個包含澳門在內的葡語國家交流項目時,便堅定地認為這是一個了解神秘東方大國——中國的難得良機。初入澳大時,他對校園的規模和現代化程度十分讚歎,“它真的很大、很漂亮,是一所非常先進、科技化的大學,有中國科技部批准和設立的三間國家重點實驗室,還有各種先進的科研儀器和設備。它看起來很像西方的大學,但又身處中國澳門。第一次踏入澳大時,我感覺非常好,一切都很乾淨、井然有序,而且有很多友好的學生,真的非常棒。”

來自莫桑比克的Jennifer DORZA BANZE主修工程學,在考慮海外交流學習時,澳門大學成為了她的首選,“我從網上了解到,這是一所頂尖的工程類大學。”澳大有15大學科領域進入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簡稱ESI)世界前1%行列,工程學就是其中之一。她表示:“我姐姐也向我推薦了這所大學。正在發展中的亞洲,是學習工程的理想之地,我有很多選擇,但整體而言,澳大是這些選擇裏面最出色的。”

多元課程與深厚友情

一學年的交換學習轉瞬即逝,卻在交換生們的學術生涯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他們置身於獨特的課程體系,於知識的未知領域勇敢探索,在與不同文化背景的碰撞交融中收穫頗豐。Guillermina REYNOSO來自阿根廷,原就讀於瑞典馬爾默大學國際關係專業,當她來到澳大開啟交換學習生活後,深切感受到澳大課程體系與原就讀學校大不相同。她表示,“我在澳大政府與公共行政專業學習,至少需要選修五門課程,才能達到(與原就讀大學)相同的學分,但這樣的安排讓我接觸到了更廣闊的知識領域,我這學期學習的課程內容豐富、涉獵廣泛。”

交換生們的收穫不僅源自知識積累,也在於結識了一群熱情友善的良師益友。熱情的澳大人總是樂於助人,讓交換生們無論遇到生活瑣事,還是學習困難,都能順利解決,他們也迅速融入了這個溫暖的大家庭。Bernardo FONSECA MAIA對此感觸頗深,“當我想要添置物品時,他們總會熱心地告訴我各種購買渠道。他們教我下載在澳門使用的各類實用的應用程序;選課時,學校的學生和工作人員都非常樂意幫忙。”日常點滴相處中,交換生們與澳大師生們逐漸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誼,這也成為了他們交換的生活中最珍貴的回憶之一。

住宿式書院:溫馨的第二個家

作為澳門目前唯一擁有住宿式書院系統的大學,誠摯邀請所有國際交換學生入住書院。交換生們愛上了這個遠在異鄉卻溫暖如歸的“家”:硬件設施一應俱全,不僅有現代化的宿舍和健身房、廚房等生活空間,還配備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如專門的自習室、研討室等,方便學術交流和探討。“方便”、“舒適”,成了交換生點評書院生活的高頻詞。

去年,來自比利時和法國的Dimitri MARS以交換生身份入讀澳大,對澳門的熱愛促使他放棄回國,選擇留在澳大繼續深造。他入住的馬萬祺羅柏心書院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在開學第一周的迎新派對上,他結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這些友誼在這一年間延續,也讓他快速融入了澳大的生活。他說:“我喜歡我們的書院,這裏很棒,活動豐富,具有現代化氣息,還承載著許多美好的故事。”

Guillermina REYNOS來到澳大僅一個月,便已經適應了這裏的生活。作為張崑崙書院的院生,她對書院的硬件設施稱讚有加,“我們有三個不同的小房間用於健身鍛煉,比如做體操和舉重等。這非常棒,我不需要去很遠的地方健身,一切都很方便。”書院內專門的健身房讓她能在學習之餘鍛鍊身體、揮灑汗水,而日常能和朋友們、老師們在書院一起討論學術問題,分享生活趣事,書院的懷抱讓她在異鄉也感受到了家的溫暖與歸屬感。

目前,澳大與110間海外院校建立合作關係,歡迎來自這些學校的同學申請到澳大作為期一學期或一學年的交流學習,一同享受澳大絢麗多彩的校園文化,體驗國際化的辦學理念!

新聞來源:傳訊部
媒體聯繫:
澳門大學傳訊部
李巧雲電話:(853) 88228004
梁雄業電話:(853) 88228322
電郵:prs.media@um.edu.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