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神經科學、神經語言學及心理語言學研究,澳門大學協同創新研究院成立粵港澳大灣區語言研究聯盟並舉行首次會議,匯聚40多名大灣區的腦與語言研究專家,分享從語言處理的神經相關性到雙語的認知機制等領域的前沿研究。

澳大協同創新研究院認知與腦科學研究中心教授Andriy Myachykov在會上表示,聯盟為整個大灣區語言科學領域的跨學科合作建立了一個關鍵平台,透過匯集神經語言學、心理語言學、認知神經科學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希望能夠致力回應多語言環境下面臨的複雜科學問題。香港理工大學人文學院院長李平表示,聯盟匯集大灣區各大學研究人員,期望推動國際語言科學的發展。會議期間,與會人員討論了在大灣區獨特的多語言環境中,使用fMRI、EEG、MEG等方法進行語言處理研究的潛在合作。

聯盟的成員包括澳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盟成立後將追求多個戰略目標,包括通過共享神經影像數據、實驗範式和語言處理的計算模型來促進研究交流;支持大型神經語言學研究的聯合項目開發和資助申請;通過跨機構培訓先進的神經科學方法來增強學生培訓機會;創建一個合作空間,以集思廣益創新方法來研究腦和語言認知相關問題;尋求機構支持學術活動,包括舉行新興神經技術的研討會和邀請國際語言神經科學專家進行訪問。

聯盟的願景不僅包括基礎研究,還有語言教育提升、神經認知康復、保護地區豐富的語言遺產,並支持兒童、成人和臨床群體的多語言發展的應用。聯盟致力將大灣區打造成全球腦科學和神經語言學研究中心,充分利用地區豐富的語言多樣性,將其作為研究語言與認知的理想自然實驗室。

新聞來源:協同創新研究院
媒體聯繫:
澳門大學傳訊部
李巧雲電話:(853) 88228004
梁雄業電話:(853) 88228322
電郵:prs.media@um.edu.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