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疫情的關係,今年農曆新年,不少外地生選擇留澳度歲,體驗澳門過新年的氣氛之餘,也趁機去到澳門不同的名勝廟宇、特色食店和街道小巷,感受澳門小城的過節傳統和風俗人情。
走出澳大,探尋澳門風韻
會計及資訊管理學系三年級學生黃澤源來自山東,首次不在家過年的他,原本以為會很孤單,但最後他在這個年假竟出乎意料的愉快。「這個新年最特別的是我在書院和來自不同國家及地區的同學一起度過。」黃澤源與一位來自巴西的同學在假期結伴去了路環荔枝碗船廠、譚公廟等地方,並擔當起小嚮導,和巴西同學一邊逛路環的景點,一邊分享了中國新年的傳統習俗,也互相交流了對澳門多元的宗教和寺廟文化的看法。
政府與行政學系一年級學生王鐿樵是遼寧人,他說澳門在過年期間有很多好去處,他與書院導師和同學趁假期一同到石排灣郊野公園遊玩,看大熊貓和其它動物,王鐿樵還相約幾名同學到從未去過的北區逛逛,體驗澳門人的日常生活,也吃了許多澳門的街頭特色美食。「作為大一新生,我很開心能趁農曆新年這個喜慶日子,感受澳門的過年氣氛,並進一步瞭解澳門這個美麗的小城,未來我可要在這裏生活四年呢!」
發現不一樣的過年習俗
王思樂是電機及電腦工程系三年級學生,來自湖北的她認為湖北和澳門的過年習俗最大的差異在於飲食文化。她在書院吃團年飯時第一次品嚐到盆菜,並有很深刻的體會:「在家過年時我和家人通常都吃火鍋、熱乾麵等,今年在書院吃團年飯時,大家一同品嚐盆菜,並分享自己家鄉過年時會吃哪些美食,讓我眼界大開,還藉此機會結識到幾個同鄉。」
有家的溫暖
來自香港的許鎮峰就讀理學士學位(商業智能與數據分析)課程二年級,他本以為今年會獨自過年,但沒想到書院組織了這麼多精彩的活動。「很開心可以和院長、導師及同學們一起吃團年飯,書院就是一個樂也融融的大家庭,有一種家的溫暖。」來自湖北的吳鎮同是教育學士學位(綜合科學)課程的一年級學生,大年初二那天,她和書院師生們一起吃開年飯,她說那頓飯令她感受到許鎮峰所描述的書院溫暖氛圍。「在湖北是沒有吃開年飯的習慣的,對我來說是個新鮮的體驗。」雖然今年無法回家,但吳鎮同的父母在農曆新年前寄了一些家鄉食品給她,令她感到十分溫暖。「我在書院經常和朋友一起做飯,並與大家分享我的家鄉美食,大家聚在一起,就像回到家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