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澳大孵化的初創企業如雨後春筍般茁壯成長,不僅在各自領域上獲得多項專利和獎項,更在澳門和內地市場取得良好的銷售業績。今期《澳大人》探討在創新創業的路上,澳大如何協助初創團隊中的「旱鴨子」蛻變成「實力泳將」,把科創意念轉化成一門可持續的生意,在競爭激烈的市場「大海」中穩步向前。
創業路上的「旱鴨子」
「大多數來到中心叩門的師生、校友,在創新創業的賽道上如同一張白紙,他們就好像『旱鴨子』一樣,缺乏游泳的經驗,於是到我們這裡學習,迎來創業路上的挑戰。」澳大創新創業中心主任梁麗嫻教授用這個生動的比喻,形容中心如何輔助澳大人的初創團隊,把創新意念、科創成果變成商品,推出市場。
然而並非每一個初創項目都能進駐中心,如同泳隊選拔賽一樣,中心只挑選有潛質和有實力的。據梁麗嫻教授介紹,中心已發掘和招徠一批又一批優秀的初創團隊進駐,她說:「我們的目標是幫助這些『旱鴨子』建立起一套適合他們公司發展的商業模式,創新創業中心可視為一個泳隊的訓練館,這裡齊備導師、場地和訓練器材,能夠讓大學的初創團隊積累經驗,循序漸進成為『泳將』。」
「舒怡鼻通」是澳大成功孵化的商品,將於今年十月在澳門工展會首次亮相。這款商品由澳大健康科學學院的師生團隊研發,能舒緩癌症患者因化療引致的噁心、嘔吐等腸胃不適的症狀,減輕癌症治療的副作用。團隊在既有的中藥複方理論基礎上,僅花了十個月便開發了這款純天然植物的中藥複方精油,讓大學科研成果切實幫助大眾改善健康。
在創新創業的賽道上,大健康領域的項目一直被為最複雜的,因為產品直接用於人體。這支學院團隊在攻克科研難題後,就策劃創業方案,游說校內外專家,以謀求進駐中心的孵化機會,並爭取轉化資金,後更籌建了澳門合安香療應用研究院有限公司,把成果商品化。
該公司創始人之一、健康科學學院研究助理教授黃居敏憶述當初團隊還是「旱鴨子」時說:「整個過程稱得上過五關斬六將,我們感激澳大健全的孵化制度,讓我們能不斷開發新的產品推出市場,公司目前正穩健成長。」
以科創進軍創業市場
市場上充斥著琳琅滿目的產品和服務,那麼澳大人的項目怎樣才脫穎而出?「澳大初創項目的最大優勢在於科技創新。」梁麗嫻教授說:「大學在眾多領域包括大健康、芯片、人工智能、新材料、綠色能源等有著強大的科研隊伍,當中不少在技術開發已取得專利,在市場具獨有的用途,這也自然而然成為商品的獨特性,可讓它在大風大浪的創業市場上佔有一席位。」
在推進科創成果落地方面,梁麗嫻教授表示,澳大作為公立的高校,能夠在運營「政產學研」一體化的模式上更具優勢,現已形成一條以科技創新為上游、以成果落地為中游、以創新創業為下游的生態鏈。
就上游而言,澳大支持應用型研究發展,並整合校內外資源,協助科研團隊取得科創成果;在中游,中心在招徠優秀的初創項目進駐後,助力團隊對接投資者,促進成果轉化落地,開拓商機;在下游,中心搭建與大灣區企業、內地政府接洽平台,以便初創公司把商品拓展至內地市場,冀實現科創成果產業化。
 
目前,澳大多支高新科技類別的初創團隊正透過中心孵化科創項目,針對不同的市場痛點開發產品,例如澳門芝寶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塵心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澳門合安香療應用研究院有限公司、澳門雲曠科技有限公司、澳門雲潮未來科技有限公司等。其中,合安香療更與鏡湖醫院腫瘤科合作,期望開發更多惠及癌症患者的產品。
孵化「泳將」的一站式支援
從初創「旱鴨子」蛻變成「實力泳將」,並非朝夕之事,當中需要全方位的孵化體系,而創新創業中心至今已構建了一站式的支援服務,包括啟步資金、辦公場地、培訓指導、宣傳推廣、專業顧問、資源對接等。這些服務對團隊克服初創的脆弱性尤其重要。
「從一紙創業專案,到商品實實在在到手,如今即將投出市場,當中實在經歷不少挑戰,而我們是在中心的支持下走過每一個階段。」塵心健康的技術總監王一婷如是說。她是中華醫藥研究院的博士生,在讀期間應學姐邀請,參與了滇藏杜英系列產品的開發,「中心的支援服務幫助我們解決了不少煩惱。」
塵心健康團隊參與了中心開設的講座及課程,系統性地認識財稅、會計,澳門及大灣區的法律等初創者必須具備的知識,而且還到大灣區多家創業機構考察,並就跨境電商、企業孵化、行業對接、法律衝突等問題作深入探討。
經過多重磨練,塵心健康的初創項目已日漸成熟,能夠擔當為「泳將」,代表澳大參與本地及大灣區內的創業比賽,當中也包括中心舉辦的澳大極創客、中銀盃百萬獎金澳門區創業大賽,向投資者展示科創成果。最近,團隊在投資對接上更有所突,從澳大推出的「優創企業資助計劃」,獲得政府和博企等資金支持。
王一婷說:「中心投放資源培育我們這些初創新丁,讓我們對接了多個產業資源,當面對資金困難和政策不熟識,中心也給予了大力支持,這對於我們推進項目起到了關鍵作用。」
「游進」商家必爭之地
哪裡市場向好,哪裡就是商家必爭之地。近年,粵港澳大灣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發展勢頭強勁,吸引眾多實力雄厚的創業團隊走進去。澳大多支的初創團隊也不願錯失良機,先後陸續到大灣區、深合區大展拳腳,其中澳大孵化團隊——澳門芝寶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已在深合區站穩腳跟。
該公司創始人、澳大校友倪靜雲博士表示,透過大學的科研資源和中心的牽線搭橋下,芝寶健康不僅做好了科技創新這一環,還借助深合區的產業配套,把部分的澳門研發在深合區內進行成果轉化,形成一個良性產學研循環。「我們團隊更在區內籌建了珠海橫琴澳葉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藉此拓展跨境業務。」
創新創業中心其中一個重要角色,是向初創團隊推廣有利政策和營商優惠,因此多次聯同內地創新創業單位及地區政府,舉辦一系列政策宣講會,讓團隊了解內地創業環境和發展前景。倪博士說:「現時的國家政策有利於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我們已成功與內地專家、市場和供應鏈進行資源對接,目前在內地及澳門已上市大健康產品多達20個。」
栽培實力「泳將」邁向更廣袤市場
有進站孵化的一天,就有滿師出站的一天。澳大從2017年成立至今,透過中心孵化的初創企業超過50間,業務範疇涵蓋新材料、文化創意、金融科技、資訊科技、生物科技、醫療及環保等,當中不少在各自領域獲得多項專利和獎項,並在澳門及內地市場取得了良好的銷售業績。
梁麗嫻教授表示,中心將繼續發揮「國家級眾創空間」優勢,協助初創團隊把握商機,將科創成果、創新意念演變成一門可持續的生意。
澳大人的初創團隊從一次又一次的路演、工展和比賽,得到有意投資人、評審、公眾的意見和批評,逐漸去蕪存菁,最終赢得投資者的青睞,從初創「旱鴨子」蛻變成企業家,在各自的商業領域再下一城。
她說:「我們最終的目標,是培育有實力的『泳將』,敢於把商品推向更龐大的市場,勇於『游進大海』尋找新的拓展空間。期望他們出站時,能夠有足夠的資本和優秀的商品,把生意紥根澳門、深入灣區,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中馳騁。」
文:余偉業、校園記者丘子晨
圖:編輯部,部分由受訪者提供
來源:《澳大人》第1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