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世界華文旅遊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總結會議及閉幕禮在澳門大學舉行,多名來自內地和港澳台地區、韓國、日本、美國等海內外知名作家和學者聚首澳門,共同探討華文旅遊文學的創作與發展。

是次研討會由澳門基金會、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香港文學舘及《明報月刊》主辦,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香港作家聯會、世界華文文學會等合辦。是次研討會睽違五年再度揭幕,以“香港旅遊文學與大灣區文學之旅”為主題,首先在港中大舉行開幕禮、大會發言及分組研討會,隨後移師澳大舉行總結會議及閉幕禮。

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致辭指,澳門和香港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心城市,從旅遊產業發展的角度看,一邊是“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另一邊是“國際城市旅遊樞紐”;從建設人文灣區的角度看,一邊是“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另一邊是“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彼此呈高度交集,既有相當充分的互補和合作空間,也為大灣區內地城市提升旅遊接待水平和質量發揮輻射作用。對不少華人遊客而言,大灣區內地城市是他們的故鄉,發展旅遊、尋根、問祖等活動容易與人文元素產生聯繫。由此可見,唯有把旅遊的“情”融入到文學創作裡,華文旅遊文學才能開拓出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也使大灣區個別的城市文學與大灣區文學更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並成為大灣區文化共同體的有機組成部份。

澳大人文學院院長徐杰表示,旅遊文學作為連接文化與旅遊的橋樑,是人們關注的重點。是次研討會中,一眾專家學者圍繞香港、澳門旅遊文學與大灣區文學的主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交流,提供了寶貴的學術見解和思想啓迪。旅遊文學不僅記錄了旅行者的足跡和感受,更承載了文化的傳承和交流,讓人們跨越時空的界限,領略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魅力。

為期三天的研討會分兩組嘉賓就主題發言,分別由澳大中國歷史文化中心主任朱壽桐及研討會總召集人潘耀明主持,發言嘉賓包括: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白楊、同濟大學世界華文文學研究中心主任喻大翔、馬來西亞華人文化協會永久榮譽總會長戴小華、日本國立三重大學人文學部名譽教授荒井茂夫、世界華文文學聯盟副秘書長白舒榮、百花文藝出版社編審(退休)甘以雯等。上海著名作家陳丹燕亦分享其在廣州花地及澳門白鴿巢苗圃遺址進行田野調查的新發現。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名譽研究員張雙慶總結表示,回憶歷屆研討會主題,似乎在無意中得到了延續傳承,且在當今旅遊熱的時境中,顯得更具有前瞻性。是次研討會更加明確了關注探索旅遊文學,對香港、澳門及大灣區整體文化旅遊和文學研究在全球的意義。研討會收到近70篇論文,題材涉及大灣區旅遊資源、歷史人文、旅遊文學學科建設的思考等多方面。整體來說,研討會不乏優秀論文,具有很好的文學性。

潘耀明致閉幕辭指,研討會今後將更加注重與當前港澳旅遊的發展主題相契合,服務大灣區發展的社會現實,講好香港、澳門故事。另外,研討會也會嘗試走出港澳,藉旅遊文學的研究討論,把大灣區的聲音傳到世界各地嘉賓的家鄉。

出席會議的嘉賓還包括著名作家李昂和尤今、《散文選刊》主編葛一敏、 韓國外國語大學榮譽教授兼博士導師朴宰雨等。

新聞來源:人文學院
媒體聯繫:
澳門大學傳訊部
李巧雲電話:(853) 88228004
梁雄業電話:(853) 88228322
電郵:prs.media@um.edu.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