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翻譯,涉及複雜的文化差異處理,並非按下語言切換的按鈕就能成事,這更是一門語言再創造的藝術。在如今智能翻譯當道的時代,澳大人文學院的雙語翻譯大師,如何傾囊傳授翻譯知識,提升學生語言創造力,使他們掌握文學翻譯的核心技能?
走在「鋼索」上的工匠
語言創造力,是文學翻譯的核心元素之一,這是葡文系教授姚京明執教多年的經驗之談。與法律合同、商業文件、新聞稿翻譯走安穩路綫不同,文學翻譯本身就是一場冒險,猶如置身迷霧裡看花。姚京明教授解釋,文學譯者要時刻保持覺醒,勇於打破社會規範的語言模式,留給讀者一個充滿詩意的想像空間,「文學譯者如腳踏鋼索,來回穿梭於原文和譯文兩座山峰之間,一邊在懸崖萬丈之上取得翻譯的平衡,一邊用文字創造力描繪對岸的風景。」
文學的魅力在於可跨越時空和地域,如澳大葡文系師生的傾力譯作《聊齋志異》,把中國的奇幻文學,帶進葡語系國家,當中涉及眾多隱喻、象徵和文化參照,講求譯者擺脫原文的文化枷鎖,但同時又要留保原文的文學色彩。姚教授表示,「要將中文翻譯成地道的葡文,最大的困難是擺脫中文的慣性思維,這是我們學習外語的人,終身極力擺脫的事。」
在一門創意文學翻譯的課堂上,姚教授邀請到著名詩人、瑞典語翻譯家李笠遠道而來,與學生進行座談,分享翻譯心得。他指出,無論葡語也好,瑞典語也好,文學翻譯本質如一,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翻譯詩詞更是如此,面對不同語境,譯者可以對詩再創造。
那麼,怎樣才可提升學生的創造力?姚京明教授表示,這得從加強他們對語言的敏感度著手,「語感高低因人而異,有的是與生俱來;有的是後天學習,靠長期學習積累而來。作為教師,就是想方設法喚醒學生的敏感度,一旦喚醒了,創造力隨之而來。」他又以澳門文學節英文名稱「The Script Road」為例,當年中文譯名取為「雋文不朽」,此譯名出自澳大校友的手筆,他指出,「只有敏感度高,才能創造出新的詞彙表達。」
當翻譯遇上數字時代
學科交叉使翻譯領域突破界限,走在數字人文的前沿。澳大翻譯傳譯認知研究中心團隊融合大數據技術,探索文學經典翻譯。該中心主任、人文學院副院長李德鳳教授指出:「我們可以利用大數據的方法,來研究翻譯規律、語言共性、翻譯策略、譯者風格等,以《紅樓夢》英譯本為例,我們可以研究譯者如何使用不同的詞彙和方式,以及個人翻譯風格的形成,這樣的研究有利於指導我們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翻譯技巧和創造力。」
智能翻譯的出現,分擔了部份前期譯本的草稿工作,使譯者能更專注於提升譯本質量,也對學生的語言能力、翻譯能力、跨文化能力等提出更高要求。有見及此,李教授在翻譯教學上與時俱進,除了鞏固理論知識的傳授,更著重培育學生的創造力(Creativity)及可遷移技能(Transferable skills)。他要求學生合作翻譯文學藝術類作品,並把它搬上舞台。李教授指出,此項目不僅考核學生的翻譯技能,更重要是讓他們培養及鍛煉可遷移能力,包括人際溝通、團隊協作、時間管理及解難能力。
此創新教學模式已推行三 年,深受學生歡迎。上學年,有學生翻譯電影《花木蘭》主題曲,並在舞台表演中,採用穿越的方式,借古喻今,探討現代職場女性的性別議題,給李教授留下深刻印象。「希望讓他們嘗試拓展自己的創造力和可遷移技能,關注翻譯以外的事物。而當劇本翻譯搬上舞台,譯員還需顧及肢體語言、演員互動,中間產生很多變化,而這個過程才是Authentic translation(真正的翻譯)。」
翻譯的「變形記」
多年來,澳大在語言翻譯領域培育不少人才,於各自領域上發光發亮。游雨頻畢業於2020年,是葡文系校友,現於四川外國語大學西方語言文化學院擔任葡語教師,負責中葡雙語口譯、筆譯教學,代表譯作有《物托邦》《祭父書》等。如今,她仍時常懷念在澳大上姚京明教授的課,「每次上課一聊就是三小時,他總能把翻譯中棘手的枝節一一疏通透徹,無論在原文模稜兩可的理解問題上,或難以把握的譯文表達上,他總能給出解決的辨法。」
對游雨頻而言,翻譯就是一個不斷取捨的過程,務求得到一個更好的結果。當她接手翻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葡萄牙作家José Saramago短篇文集的書名《Objeto Quase》這本書時,就為了此書譯名躊躇了許多天。「這葡文直譯是『幾乎是物體』,出版社暫定為『准物體』,但都不太滿意。後來,姚老師幫忙想出『變物記』這名字,我一聽就覺得事成了。最後跟出版社商議,最終定譯名為『物托邦』。可以說,譯文每一次『變形』,都象徵了譯者對譯文理解的進化。」
翻譯沒有捷徑
文學修養,是譯者語言功底的基石。劉素卿畢業於2007年,是英文系校友,亦是澳門別有天詩社成員,筆名雪堇,著作詩集《香水的餘地》《逆行》,從事中英翻譯工作逾七年,專門負責文化藝術、商業活動、旅遊及酒店業的翻譯。她認為,四年的大學生涯,為她的文學創作、翻譯專業奠下紥實的基礎,「英文系可選修文學與翻譯,兩者相輔相成,還記得當年每本文學導讀、經典巨著如磚頭一般厚,每天都在瘋狂閱讀的路上。這樣的磨練很重要,不僅擴充了詞彙量,更能訓練語感,而語感亦直接影響譯者能否準確理解原文。」
最近,劉素卿在第50屆青年文學獎翻譯文學公開組別取得優異獎,是澳門唯一得獎者。她表示,文學有時一句五行、晦澀難懂,如何疏通上文下理,重整句式結構,使譯文讀起來條分縷晰,靠的是長年累月磨練出來的語感。因此在劉素卿眼中,學外語也好,學翻譯也好,根本沒有捷徑可走。「無論文學創作,抑或翻譯,都需要不斷閱讀及產出,才能凝練文筆,厚積薄發。」
文:余偉業
圖:編輯部,部份由受訪者提供
來源:《澳大人》第1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