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過「英雄」機器人執行危險任務,例如撲滅熊熊野火或新冠疫情期間在醫院消毒的片段或相片嗎?機器人幾年前還僅在工業自動化領域使用,現在已愈來愈常用於服務領域,例如災難應對工作,提升人類安全和福祉。2008年彼思動畫製作室電影《太空奇兵威E》(WALL-E)中討人喜愛的清潔機器人WALL-E,在現實世界已有相似的機器人了。
機器人出乎意料的影響
不過,科技進步引發了一個問題:有機器人幫忙,人類會表現出更多親社會行為嗎?抑或相反?我們最近一項在《消費者心理學雜誌》發展的研究對此提供重要啓示。我們的研究顯示,執行危險任務的機器人雖然是高效的助手,卻無法激勵人們挺身而出幫助他人。當人們看到機器人(而非人類)在災難現場參與救援時,他們自己參與親社會行為的意願會大大降低。換言之,「英雄」機器人不知不覺間削弱了我們的人性特質。
我們在一項實驗中向參加者展示有關人類或服務機器人於新冠疫情時在醫院消毒的報導,一些聚焦於人類工作者,另一些聚焦於機器人。我們隨後測量參加者對幫助弱勢群體的意願,發現他們讀到關於機器人助手的報導後,助人意願有所降低。
效能高 激勵少
這些發現有深刻意義:「英雄」機器人雖然能提高效率,卻無法像「人類英雄」般激勵人們產生同等的同理心和親社會行為。這些機器人的出現為何會影響我們在危急關頭助人的天性?經過深入研究後,我們發現:首先,機器人缺乏自主性,無法為其工作成果邀功;其次,在救援行動中,機器人面對的風險和危險遠遠少於人類。人類的英勇行為會激勵他人,但機器人由於其低脆弱性和低自主性,無法激勵人類。
肯定人在救援時的角色
我們構思了一些改善這個困境的方法,包括聚焦人的身上、凸出機器人的效率優勢,以及增強機器人的自主性和脆弱性,使它們看起來更人性化。
基於這些發現,我們提出幾點建議。首先,即使機器人效率高,我們也應緊記,大眾在災難發生時仍然假設救援者是人類。為保持人們的親社會意圖,媒體在報導時應聚焦在人類救援者身上,同時強調機器人的效率優勢,降低個人在災難時的無助感。
為機器人增添人性元素
機器人按程序執行任務,無法鼓舞人心。因此,為機器人賦予人類特徵,例如與人類相似的自主性和脆弱性,可以使它們看起來更「勇敢」,增強激勵人類的能力。我們的研究還發現,組建一個機器人和人類工作者協作的「團隊」也是可取的方法,令機器人更人性化。
重塑人機協作
在社會各領域日益依賴服務機器人之際,我們的研究提出需要重新思考對科技的看法。人類設計的技術不僅應能優化效率,而且要激發人們的親社會行為。隨著人類和機器人有愈來愈多機會在災難應對等困難任務時協作,這些見解將有助我們以科技改善社會。
作者:
陳方圓是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市場學副教授、亞太經濟與管理研究所成員,研究重點為利用擬人化和社會感知理論來理解消費者與市場中的非人類實體的互動。
黃思綺是史丹福大學市場行銷學系副教授、R.Michael Shanahan學者,研究重點是消費者動機,包括如何促使人們向非營利組織捐款或參與志願服務。
文 / 陳方圓、黃思綺
中文翻譯 / 葉浩男
來源:《澳大新語》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