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重心不限於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才能。過去30多年,澳門大學教育學院不斷優化教學和研究方法,培育出一代又一代適應社會發展的教育專才。該院近年更不斷增設課程,以配合澳門和鄰近地區的發展需要。

與時俱進開辦課程

澳門現代高等院校的師範課程始於1987年。當時澳大的前身東亞大學開辦首屆教師專業訓練課程,為62名小學和幼稚園教師提供在職培訓。1989年,大學成立教育學院,同時開辦四年制教育學士課程。時至今日,學院培訓了超過5,000人,設有18個學士、碩士、博士、學士後證書課程。在2023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榜上,學院位列「教育學」學科分類101-125名,同時高踞大中華地區師範教育課程前10名。

教育學院不斷擴展教學領域應對時代的發展需求,例如人工智能帶來的衝擊和社會對青少年心理問題的日益關注。學院近年增設了教育學士(綜合科學)學位課程、理學碩士學位(數據科學)— 教學分析,以及教育博士學位課程。其中,教育博士學位課程是專業導向和實踐導向融合的課程,旨在培養教育管理人才,對象主要是中小學校長、副校長和教育官員。此外,教育學院積極支持由澳門教育及青年發展局舉辦的各類教師、中高層領導培訓項目,以及與教育技術相關的培訓項目。

為開拓新一代教師的視野,教育學院計劃與華東師範大學合辦數學教育雙學士學位課程,並正與北京師範大學商討合辦中文教育雙學士學位課程,以及與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夏洛特分校開展聯合培養項目。此外,教育學院將開設關於以英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碩士學位課程。學院也為在職教師提供專業培訓,並為學校提供教學評估,多方面提升澳門的教育質素。

培訓實踐能力

教育學院積極回應社會需求,近年大力推動基於探究的跨學科整合(Integrated STEM,簡稱iSTEM)教育就是例證。學院的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溫佩娣教授說:「培養中小學生的創新能力,首要是訓練有實踐能力的教師,才能設計好STEM教學活動。」

溫教授曾任中學物理教師,深明iSTEM教師不僅要有探究精神,還應懂得評估教學成效。教育學院在2020年起與澳門特區政府合辦iSTEM教師培訓,並與在職教師合作研究提升澳門iSTEM課程的系統性和有效性。「設計新課程和開發新教材殊不簡單,但每當看到學生能理解生活中的問題並找到解決方法時,我們身為教師的滿足感都是無法言喻的。」

黃俊毅是教育學院綜合科學教育學士學位課程2023屆畢業生,本年9月份成為本澳一所中學的綜合科學教師。「過去市面上有很多教育套裝讓學生按圖索驥完成任務,但單單讓學生使用它們不算是真正的iSTEM教育。溫教授鼓勵我們去引導學生整合不同學科的知識進行科學探究,並用這些技能解決日常生活的問題,而不只是做傳統的編程或組裝機械人。」

教育學院每名本科生或學士後證課程學生都要完成實習才能畢業,實習時也要交教案給教授審核,教授也會專程到學生的實習課堂觀課並提出建議。黃俊毅在大學四年級時到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實習一個學期。經過四年的大學學習,他可以用中文和英文授課,適應多元的教育環境並把握機會。「澳大使我得以在國際化的環境中深入理解科學教育,並有能力幫助學生應用新科技去探索世界。」

課程設計以學生為中心

研究體育教學多年的教育學院副院長(教學)孔兆偉副教授,在運動科學實驗室接受訪問時說:「教師的角色是傳道、授業、解惑,因此學生其實是教育的主角,我們作為教師是支持者。這種理念提醒我們在設計課程時以學生為中心。有時我們會運用『翻轉課堂』,鼓勵學生上課前先看授課內容,然後在課堂上與教授探討自己的疑惑。」

教育學院的本科生教學重視理論與實踐結合,其精心安排的教學實習、一對一的「實習視導」和多向度的教學實習評鑒,造就畢業生普遍具備強烈的教學信念、扎實的專業知識、靈活的知識技能應用、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團隊精神。學院的研究生教學則著重於培養教育領域高階人才的實踐能力和學術研究能力。此外,教育學院也會向學生介紹國際教育界的新趨勢和新科技,提升未來在職涯和學術路上的競爭力。

畢業生作育英才

學院畢業生就業渠道廣闊。他們大多都在澳門各級學校擔任教師、輔導員或行政人員,也遍佈政府教育部門和社會工作機構,施展在澳大所學的各種理論及知識。2020年畢業的黃靜儀自小熱愛音樂,擅長演奏多種樂器,曾是澳大弦樂團成員。「我在澳大最深印象的是學習班級經營。我的教授向天屏曾任小學教師多年,她在課堂上分享了很多教學實例,非常實用。在實習和全職教學中,我體會到必須投入大量時間與學生建立良好關係,同時訂立明確秩序,才能有效教學。」

黃靜儀大學期間曾到香港教育大學進行為期半年的有關音樂和視覺藝術的交流與學習,也積極參與澳門本地學校的教育實習,將理論與實踐結合,為畢業投身教育界做好準備。她說:「我的學生將來大多數不會從事音樂行業,但音樂教育對每個人都非常重要,學生聽到或唱出動聽的音樂時,可以感受到美,進而學習體驗生活中的美。王秉正教授曾對我說過,有幸福感的教師才能教育出有幸福感的學生,情緒會互相感染,所以我會讓自己保持開朗,以正面情緒感染學生,一同發現生活中的美。」

教育學院教育學士(中學教育– 中文)學位課程校友的新華夜中學助理校長鄺麗麗亦相信教師需要不斷學習,與時並進。她說:「教育學院的教授來自各地,有助我了解和學習不同地區的各種先進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記得在大學第一天的第一節課上,老志鈞教授就語重心長地對我們說,身為未來的教師,教育學院的學生不能夠遲到早退,要嚴於律己。這節課令我非常難忘,我從此也這樣要求自己:準時入室上課。」

面對多元背景的學生,鄺麗麗採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法:「我會儘量將課堂與日常生活或時事聯繫、結合。例如:為了教學生寫好建議書,我曾組織學生拜訪議員,讓他們瞭解議員如何撰寫向政府提交的建議書,同時鼓勵他們關心社會。」憑著對教學的熱誠和盡責的態度,鄺麗麗曾獲教育暨青年局(現名教育及青年發展局)頒發2017/2018學校年度「卓越表現教師」榮譽。

自2009年畢業後,鄺麗麗投身教育界已有十四年之久,期間與教育學院保持緊密的聯繫。「教育學院是澳門主要的教師培訓機構。我們曾邀請不少澳大教授提供教師培訓,包括成人教學法和《憲法》與《基本法》培訓等。我也曾參加由教青局主辦,澳門大學教育學院協辦的學校中高層領導培訓課程和學校領導儲備人才培訓課程,課程理論與實踐結合,使我獲益匪淺。」

科研促進教學

教育學院不僅注重教學,同時積極鼓勵教職員開展學術研究,以研究促進教學,目前設有教育研究中心、教育測驗與評核研究中心、資訊及通訊科技教育研究中心和幼兒教育及兒童發展中心。

教育學院副院長(研究)周明明說,東西方各種教育制度在澳門並存,為學院近60名教職員提供獨特的比較研究視角。「我們主要的研究領域包括教育心理學、教育科技學、教與學研究和教育測量與評估。學院積極與學校、政府部門和教育團體合作,將成果應用於澳門的教育,例如在2022年開發了一套適合澳門中小學的非認知發展評估工具,追蹤向測量不同年齡、不同年級學生的情意態度發展。」

周教授說,學院的教授和研究生近年非常著重跨學科研究,例如哲學博士學位(教育學)學生可額外選擇一名來自澳大其它學院或研究院的教授作為導師,獲得跨學科研究所需的知識。「我們也有愈來愈多研究人員與數據科學專家或企業合作,從多方面收集與教育相關的數據,並透過自然語言處理等人工智能科技加以分析,與傳統的研究方法相輔相成。」

為教育界作貢獻

科技變遷和社會發展難以預測,但無疑會對傳統的教學方式帶來更多衝擊。然而,教育學院憑著明確的目標和定位,正在成為一個卓越的教師培育和具影響力的教育研究基地,將會更有效地為澳門、國家和世界各地培育能應對未來挑戰的教育者,為社會和學生帶來持續的改變。

 

 

文:葉浩男、校園記者周媛媛、校園記者張方博
圖:張愛華,校園記者葉浩祺、林程峰、陳錦澍、編輯部
來源:《澳大人》第1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