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袁毓林從北京大學應聘到澳門大學,出任中國語言文學系主任、講座教授。這位語言學研究領軍者來到系裡的第一感想是:「中文系學術基礎紮實。假以時日,我們在中國語言文學研究領域會產生積極影響,贏得應有的學術地位。」研究語言學30多年,袁教授認為研究語言學應該有一個宏大的理想,「那就是走向終極性的人文關懷」。
不學自然科學,無以研究語言
袁毓林教授的本科、碩士和博士學位均在中文系攻讀。他在1990年北京大學文學博士學位畢業後,曾在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的中文系任教約25年。與中文淵源深厚的他小時候卻對機械發明感興趣,夢想長大後成為發明和製造機器的人,而非語言學家。
出身農村又受時代和家庭的條件限制,袁毓林沒有機會學習科學技術方面的專業。1978年考入江蘇師範學院修讀語言學,使他可在一個離自然科學較近的人文科學領域中關注和學習自然科學的有關理論和方法,並運用到語言研究中。袁教授笑言:「我覺得這是不幸中的萬幸,感到這些年來沒有虛度年華。」
虛度年華只是袁教授的謙虛之辭。事實上,他一直刻苦鑽研,博覽群書,將語言學和自然科學融會貫通,提煉升華。他在句法學、語義學、語用學等範疇下過的苦心,足以讓其在這些領域佔有重要一席。他著有《漢語語法研究的認知視野》《漢語詞類的認知研究和模糊劃分》《漢語句子的焦點結構和語義解釋》等10多本具影響力的著作,還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和第三批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
上世紀,國外知識界喊出口號:語言學是當代人文科學的領先科學。袁教授認為,這主要是因為語言學研究深受自然科學影響,形成了數理語言學、計量語言學、計算語言學、神經語言學、心理語言學、認知語言學、病理語言學等大批跟自然科學密切相關的交叉學科。「古人說『不學詩(經),無以言』;對語言學來說,可能是『不學自然科學,無以研究語言』。」
學術生涯的指路明燈
袁教授與自然科學邂逅於1981年,當年他不到20歲,正在江蘇省昆山縣千燈中學當老師。「我從學校圖書室借閱了《控制論——或關於在動物和機器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學》,其概念與論述令我異常著迷。」他讀碩士時又學習了「老三論」(資訊理論、控制論、系統論)的各種文獻,「當年我在認識資訊的本質屬性時,逐漸確立起從通信與控制的角度思考的思維態度。」可以說,計算的種子已悄悄落在年輕的袁毓林心中,只待時機汲取更多營養、生根發芽。
讀博士期間,袁毓林參與各種有關「人工智慧的哲學基礎」討論班,並開始從電腦理解自然語言的角度研究名詞的配價(Valency,也稱論元價位,是一個語言學術語,主要用於說明一個動詞能支配多少種不同性質的名詞性短語的數目,之後又拓展到形容詞和名詞領域。)問題。這時,袁毓林還反複閱讀了司馬赫(Herbert Simon)的《人類的認知》。
從此,袁毓林接受了一種符號主義的認知觀。他曾說,在其多年的語言學研究中,符號主義認知心理學理論觀點一直是其學術生涯的指路明燈,這種心智哲學解釋了為甚麼他總要把語言的認知研究跟計算分析綑綁一起。
研究語言學的宏大理想
袁教授的研究體現了語言學研究的創新和跨領域獨特性。他所著的《語言的認知研究和計算分析》嘗試從認知科學的角度研究語言的結構方式和語義理解的心理機制,並加以計算分析,以探索語言研究怎樣為計算機理解自然語言提供恰當的方法和規則。他說:「人的心智過程可理解為符號處理的計算過程,而人的語言理解過程也可理解為一種在知識表示上的計算過程,這使電腦理解自然語言在技術上具可能性。因此,對語言的認知研究的一個自然延伸,就是對語言的計算分析。」
既有紮實自然科學理論基礎,兼備人文學科素養的袁教授始終堅持初心——研究語言學應該有一個宏大理想,就是走向終極性的人文關懷。「作為人類種系,我們要思考的是:人類是甚麼?我們人類從哪裡來?將要到哪裡去?那麼,這些問題跟語言和語言研究又有甚麼關係?當然有關係。」
袁教授認為,通過語言研究,可以更清楚了解人在世界或宇宙的位置,更透徹地理解人的本質。「這應該是一個根本性的哲學問題。一般認為,人之所以為人,是人有思想,會思考。而思維,至少抽象思維,是離不開語言。正如語言學家喬姆斯基(Avram Noam Chomsky)所言:思想所用的概念跟詞語的意義,基本上是同一回事。這樣,從語言及其意義來看人類思維、看人類何以為人,就有了切實的基礎。因此認知科學界有句話:語言是洞察人類心智的視窗。語言是人類的標配,自然也是認識人類的一個視窗。」
語言文字是民族的文化基礎
中國語言文學系(中文系)是澳大最早建立的學科之一,學科相對完備、師資較為雄厚、教學體制完備、學風嚴謹開放。袁教授說:「我們的教研團隊不大,但老師大都來自海內外著名大學,學術基礎紮實,都有一番努力在自己的專業創出成就的雄心壯志。」
袁教授認為,中文系師生通過對中國語言文字的研究可更全面地了解國家的語言文字及其歷史沿革。「語言文字是一個民族的文化基礎,尤其在今天的資訊時代,語言文字的資訊化和電腦自動處理,都需要對語言文字進行系統而精深的研究。」來到澳大後,袁教授已積極建立研究團隊,並與澳大其它學系緊密合作,計劃展開一些交叉學科的研究,例如面向可解釋人工智能的語義推理模式與機制研究。
在2022年3月澳大語言學研究中心成立典禮上,袁教授以《形容詞的極性程度意義及其完句限制條件》為題在澳大主持其首場學術講座,談及人類感覺機理對於語言中形容詞的意義和用法的影響。
中文系要建立的文化品格
對於澳大中文系治學和育人的目標,袁教授提出建立「脫俗求真、審美向善」的文化品格;要培育中文人具備的「斯文少年、博雅君子」的精神氣質,「文化界常用『斯文在茲』來說明培育青年人的最大的文化力量在於『斯文』,在於道德人格的自我完善。因此,我希望中文系學生親近知識、培養人文情懷、塑造健全人格、尊重生命和人格尊嚴、進而探究和認識人類世界的豐富性、生存意義和人生價值。這些應該是中文人從內心深處透出的一種精氣神,也是我們中文系畢業的學生行走於天地之間的文化資本。」
教研之餘,袁教授幾乎用所有時間博覽群書,積累了大量不同學科的知識。他還為中文系學生列出書單,平時閱讀到好的文章,也會轉發給所有學生。「閱讀首先是帶著興趣和求知的心態去讀,再用批判性的眼光審視,形成自己的見解。」
袁教授強調,學好關於中國語言文學的系統知識,還要深刻領會中國文化和中國文明的精神特質。「學生必須一方面從中國看世界,了解世界有多大、多精彩,不坐井觀天、夜郎自大;另一方面要從世界看中國,將中華文明置於世界文明的大格局中,發現其優長和不足,並在長時段的人類文明史和全球史的歷史大視野中觀察和體認中華文明的價值,思考其未來走向和重獲生機的途徑。」
文 / 張愛華
圖 / 何杰平,部分由受訪者提供
英文翻譯 / 關詠琪
來源:《澳大新語》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