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掛於澳門大學崇文樓大堂左側有一幅展現泰山氣勢磅礡的巨型山水國畫;大堂右側玻璃櫃陳列的一本本師生學術專著……這些佈置富有特色,經常讓到訪的中小學師生瞬間感到濃厚的人文氣息。崇文樓是澳大弘揚中華文化的重要陣地,設有澳門中小學生人文社科教育基地,致力以學術薰陶學生的人文素養。

為澳門青少年成長搭梯子

《論語》云:「己立立人,己達達人。」儒學主張從小以「仁愛」處理自己和他人的關係,這是修身處世之道,亦是滋潤內在涵養的養分。澳大透過設於崇文樓的文化風景和教授校外播種耕耘,深化文史藝術的中小學通識教育,勾勒出以人文關懷為主軸的青少年栽培方針,這就是設於澳大的澳門中小學生人文社科教育基地(以下簡稱教育基地)的願景。

2018年,教育基地在澳大校長宋永華教授推動下設立。宋校長在成立儀式上指出,澳大以更寬闊的胸懷、更崇高的境界、更遠大的眼光和更緊迫的社會責任感,為澳門青少年的成長搭梯子、建平台。教育基地由澳大主導,澳門基金會、澳門教育及青年發展局、中華教育會及天主教學校聯會參與共同建設,並由澳大的中國歷史文化中心、澳門研究中心、藝術設計中心、孔子學院及中葡雙語教學暨培訓中心和人文學院、教育學院、法學院、社會科學學院等組成。

教育基地成立以來積極利用大學的學術資源優勢,與澳門的中小學等教育機構攜手支援本地中小學人文社科的教育,營造更佳學習環境,使學生於中學對文學、語言學、歷史學、藝術設計、哲學、社會學等形成基礎學習概念。

助學生打開更遼闊的視野格局

自古以來,中國文人如杜甫、蘇軾,武將如岳飛、楊家將等均有一份砥礪報國之志。這股精忠熱血在飄搖歲月中刻進當代百姓心中,並遞嬗為後世的人文基因,代代相傳。教育基地的專家和學者在傳授蒙學經典的閱讀方法、解說儒家思想的精髓同時,不忘向學生強調「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崇高操守,勉勵他們以天下為己任,竭誠擔當,勤篤作為。

為喚起青少年對中華文化的熱誠,教育基地組織了「中國歷史文化推廣大使」培訓計劃,鼓勵學生發揮所長,向大眾弘揚中華文化底蘊。例如,他們在中國歷史文化中心主任朱壽桐教授指導下,自發為中小學生製作和出版《澳門少年報》,以漫畫輕鬆解說成語典故,以活潑句子賞析詩詞風韻,以發掘趣事的方式講述澳門歷史,以最新科技介紹國家矚目的成就,深受歡迎,每期更收到中學生來稿,以細膩筆觸分享生活點滴。

教育基地著力配合中小學從國學經典導讀、認識中華傳統文化、欣賞中西方藝術、學習跨文化交際力及辯證思維等方面強化學生軟技能,以優秀涵養投入澳門及國家的建設。

齊家修身乃華夏傳承數千年的美德,亦是教育基地栽培學生成為弘揚中國歷史文化的骨幹力量的理念。朱壽桐教授說:「一國之棟樑,除了在自身專業領域出類拔萃,更需具備熱忱的人文情懷,才能打開更遼闊的視野和格局。」

傳承先哲思想的豐富內涵

伴隨智能科技迅速發展,協調人和自然、人與人關係,滿足內心等需求日益增長,人文學科較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朱壽桐教授指,中華文化包羅萬象,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古典時期智慧精粹構成中華文化思想的內核,可用「以人為本」來概括,就是豐富人的精神,因此教育基地致力繼承中國先哲的思想,並將之融入博雅教育。

教育基地已與11所本地學校建立緊密的伙伴關係,以傳承弘揚中華文化為己任。教育基地借助大學的學術優勢,配合中小學以中國古代聖賢的哲學思想開展博雅教育,從小培育學生的品德和人文素養。朱壽桐教授說:「我們透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如中國文化節、經典詠讀、詩歌創作、『詩配畫』表演、才藝大賽、園遊會、工作坊等,使學生既能豐富課餘生活,又能以趣味方式學習聖賢思想,發現中華傳統文化之美。」

有來自聖保祿學校的中學生在教育基地的導師指引下,結合吟誦藝術與武術表演,將詩歌創作中的美文、美聲、美感發揮得淋漓盡致,展現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他們表演的《詩經·秦風·無衣》於「詩畫裡的中國」吟誦比賽上榮獲一等獎,令人鼓舞。

加強培養文史哲藝基礎教育的骨幹力量

《師說》云,「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教師培訓是師資隊伍質素穩步提高、保證教學水平的重要一環。教育基地栽培青少年同時亦注重與教師協作,透過活動討論與交流加強培訓,使他們擔當文史哲藝基礎教育的骨幹力量。譬如,近年教育基地與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合作為中小學教師開辦短期證書課程,邀請澳大教授、澳門著名專家學者擔任導師,提升學員傳授中國歷史文化知識的教學技巧。

每年12月,由教育基地主辦的澳門人文社科教育論壇都在崇文樓大堂盛大舉行。眾多海內外專家學者、澳門資深教育工作者、澳門中小學校領導、中華教育會代表、天主教學校聯會代表,以及逾百名本地中小學骨幹教師線上線下聚首一堂,圍繞構建學校人文環境、教學規劃的繼承和創新等議題討論。該論壇加強澳門基礎教育機構的學術與文化交流,共同為提升學生思維、審美、傳承弘揚文化等能力設定目標。

此外,中西合璧的多元文化景觀是澳門的特色,因此,教育基地的師資培訓亦延伸至澳門母語非漢語的中小學。教育基地與教育及青年發展局語言推廣中心合辦中小學國際漢語教學工作坊,邀請澳門語言學專家、資深中文教師向學員分享心得,並通過評析傳統課堂教學實例,講解如何幫助學生將知識轉為實踐。孔子學院副院長陳忠教授表示,教育基地還會提供兒童教育心理、課堂組織的分享,協助提升教師的語言教學水平。

藝術訓練培養人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於崇文樓一樓澳大藝術設計中心展覽的作品〈乾杯吧,澳門!〉,由多個青花瓷鍍金製成不同形狀的啤酒罐組成,在器皿表面裝飾有澳門歷史文獻、大三巴牌坊、葡萄牙瓷磚紋飾和澳門啤酒的標識,這是一個基於澳門啤酒的文創產品,也是景德鎮青花瓷的後現代演繹。這些陶瓷作品突破了藝術與設計的邊界,亦啟發了學生對藝術與科技融合的思考。

〈乾杯吧,澳門!〉是藝術設計中心主任梁藍波教授與他的博士生楊超的作品,隱喻澳門多元文化的交融與共存。藝術設計中心不斷展出國際著名的、重量級的藝術家作品,如徐累的大型綜合媒材作品〈節度使〉、朱樂耕的馬頭陶瓷雕塑的解構性版本〈風華歲月〉等。他們的藝術表現手法多樣,創造出一種現實與臆想、具象與抽象相融合的超現實境界。

每一件展品背後的意理表達、造型及色彩的運用都大有學問,梁藍波教授說:「藝術訓練人們的感性思維、想像力和創造力,而藝術發展源遠流長,從西方到東方,從古代到當代,其中涉及龐大且複雜的知識體系和發展脈絡,需要從基礎教育著手,通過系統化的學習從小培養學生對美的認知。我們希望學生在欣賞和評判藝術作品的過程中,培養對事物的批判性思維和審美意識。」

梁藍波教授指出:「基礎藝術教育旨在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觀察和評判能力,藝術有別於數理學科的是它並非去追求一個統一的標準答案,而是通過各種參照系統的學習,啟發學生去尋找自己獨特的、有創造性的解決辦法。」

從基礎教育培育中葡雙語人才

「明晚中秋月圓之時,你將如圓月的湯圓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後連續呼喚我的名字,到三更時分,我就可以回家了。」在教育基地的課室裡,中葡雙語教學暨培訓中心副主任Ana Nunes教授及其兩名學生以戲劇方式向葡語學生演說這個家喻戶曉的中國神話故事,讓他們從漫畫圖書《嫦娥奔月》認識中秋節的淵源。

這部葡文漫畫是中國歷史文化系列漫畫叢書之一,針對葡語國家的青少年而設,至今出版四本,附以中、葡、英三語解說。中葡雙語教學暨培訓中心主任姚京明教授說:「我們出版這套系列叢書通俗易懂,有助中文學校的學生學習葡文或英文,以生動的方式接觸中國文化。我們還根據本地學生特點編寫葡語文本教材和其它多媒體的教材。」

姚京明教授說:「歷史賦予澳門學習語言的卓越優勢,在雄厚的師資配合下,我們將繼續助力澳門擔當促進中葡文化交往的重要舞台,支援中小學從基礎教育起培育高水平的中葡雙語人才。」

栽培中小學生跨文化交際力

如今是數字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各國文化相互滲透、互相融合,跨文化交流日趨頻繁。近年,澳門擔當起新的文化使命,秉持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充分發揮多元文化並存優勢,不斷拓展深化國際人文交往,為中國與世界深入交流發揮更佳的橋樑作用。澳門最新的《非高等教育中長期規劃(2021-2030)》亦提及增強學生對跨文化的認知,培養他們全球化視野,以適應未來國際社會的變遷。對此,教育基地亦著重支援中小學栽培學生的跨文化交際力,使他們懂得尊重彼此的民族文化,兼容並蓄。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是中國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主張文化互相包容的理想,也是教育基地宣導的中外文化交流的教育理念。孔子學院院長徐杰教授指出,儒家學說是中國先哲思想的精髓,教育基地在薪火相傳的同時,亦不忘與世界分享。「我們面向澳門、面向葡語國家及世界其它國家的母語非漢語的學生,提供漢語及中華文化的教學服務,並還透過舉辦不同的工作坊、文化小課堂,協助不同國籍的學生適應澳門的文化生活。」

從小培育中小學生的研究精神

「2017年,我在澳門發現了一種在科學界前所未見的螞蟻,估計孕育自青洲山獨特的原始森林地底,我把牠命名為『澳門細蟻』,牠的蟻后沒有翅膀……」教育基地的客席講師梁志文博士在同善堂中學舉行的澳門學堂上分享他成為昆蟲學家的經歷,還有他在世界各地地方研究昆蟲的探險,在場學生聽得津津有味,從梁博士的故事學習昆蟲對生態系統的價值。

澳門學堂作為教育基地的教育講座之一,致力培養學生的啟發性思考,透過講師的豐富學習經歷,勉勵學生發掘自己的研究興趣和潛能。澳門研究中心主任林玉鳳教授指,研究沒有年齡限制,中小學生也可以科學思維探討當前切身的社會問題,「因此我們重視培訓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向他們介紹澳門許多前人學者的研究,讓他們站在巨人肩膀上發展得更高更遠。」

林玉鳳教授說:「我們的工作就是從小培育中小學生的研究精神,默默在他們心中播下一顆熱愛研究的小種子,當他們長大後,無論從事甚麼職業,也可發揮提問、解題的能力,為解決澳門當前的問題作出貢獻。」

文/余偉業、實習校園記者董樂萱、雷璧嘉
圖/蔡俊祥,編輯部,部分由受訪者提供
影片/蔡俊祥,資深校園記者劉瑜欣,校園記者司徒韻儀,實習校園記者葉浩祺、劉宸新、譚湘宜
英文翻譯/關詠琪
來源:《澳大人》第1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