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問是甚麼塑造了今天作為學者的我,那就是讀書。」澳門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王笛教授的辦公室的三面牆都是整排的書架,他讀的書和他寫的書,整整齊齊地放在書架上。「讀書增加了我的知識,促進了我的思想,塑造了我的人格,決定了我的思想。」王笛在其新書《歷史的微聲》序中有這一句話,簡而精地概括了讀書對他人生的影響。

閱讀就是學習別人怎樣去講故事

閱讀量驚人的王笛,讀過的專業書、閒書和電子書刊數量無法估計,其發表的文章和著作也非常豐碩。《歷史的微聲》和《碌碌有為:微觀歷史視野下的中國社會與民眾》(以下簡稱《碌碌有為》是他最新力作,他更為後者傾注了多年的研究心血。《歷史的微聲》獲《亞洲週刊》選為2022年度的十大好書(非小說)。

王笛說,《歷史的微聲》是一本關於書的書,也就是關於他的閱讀史,記載了他的治學經歷和他對歷史的思考等。重視獨立思考和對歷史要有批判的王笛認為,培養批判性思維和思考力的最佳方法是閱讀。

教學、研究和寫書佔了王笛大部分時間,他如何在繁忙的生活中擠出時間讀書?王笛的方法就是聽書。早年在美國工作時,有一天他右眼視網膜突然脫落,這是他長期閱讀引致的眼疾。在右眼幾乎失去視力的情況下,為了不增加左眼的過度使用,他開始用手機上的無障礙服務功能播放圖書,利用生活中所有碎片化時間,例如吃飯、散步、做家務時聆聽。他強調最好的治學方法就是「閱讀,閱讀,再閱讀。」可以說,沒有閱讀,就沒有今天的王笛。「閱讀就是學習別人怎樣去講故事,或者觀察別人如何把故事講好。」

從微聲裡折射出時代的波瀾壯闊

《碌碌有為》的創作初衷也是來自王笛對聽書的熱愛。為了創作出一本方便大眾去聽的有聲讀物,他將宏大且深奧的歷史化為了156個問題,深入淺出向大眾介紹中國人的社會歷史。源於有聲讀物的《碌碌有為》分上下兩卷,全書60多萬字,聚焦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和文化。這本書廣受好評,被選為《晶報·深港書評》年度十大好書(非虛構類)、經濟人讀書會2022年度十大好書—中國歷史類、《出版人雜誌》2022年度好書、央視《2022年度央視讀書精選》、人文社科聯合書單2022年度好書、中信出版年度好書(人文社科)、《中華讀書報》2022年度20種歷史好書、探照燈年度Top20人文社科佳作、2023年《新華薦書》開年推薦圖書等。

史學家要為民眾寫史,必須聽到他們的真實聲音。對從四川成都長大的王笛來說,從街頭吵鬧喧嘩的茶館,到廣大農村中的無數百姓,他關注的都是微小的聲音。在《碌碌有為》裡,他不寫帝王將相的故事,而是寫更具生命與真實氣息的百姓故事,為普羅大衆而寫。

一般人認為尋常百姓的日子碌碌無為,王笛卻持不同看法,甚至將書名定為《碌碌有為》,充分詮釋了小市民日常生活的歷史意義,「小市民都有其生命的價值,例如每天上班的職員、工人、農民,甚至在家帶孩子的媽媽。每個平凡人都努力讓生活過得更好,為社會作出重要貢獻,真實地活出生命的價值。他們的故事都值得載進歷史長河之中、我們甚至可從這些小人物的微聲裡折射出時代的波瀾壯闊。」毫無疑問,王笛讓讀者看到歷史上一些常被忽略的人物故事,但這些人物卻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形象、最富情感的詮釋。

寫作最困難之一就是文字書寫的形式

《碌碌有為》去年出版後,王笛的訪談和講座接踵而來。每每談及《碌碌有為》的寫作過程,王笛認為困難之一就是文字書寫的形式。這來自於讀者範圍的改變。他過往書籍的受衆多是專家學者或歷史同行,《碌碌有為》的對象卻主要是普通民衆。「考慮到普通讀者接受和理解力,我寫作時要將晦澀難懂史料理解和消化,再用簡潔的文字轉述。」

2019年,王笛以歷史學者身份獲得首屆「呂梁文學獎」年度非虛構類作品獎,這無疑是他能把故事講好的證明。王笛也因此經常被問到把歷史寫成虛構的問題。他認為,歷史寫作和文學寫作都是一種再創造。過去的歷史學家總認為自己寫的歷史是根據史料,因此他們所寫的就是真實,能客觀反映歷史本身。王笛在多次講座中,甚至在書裡都強調自己越來越不認同這一看法,「我們研究歷史是要求真,但無論我掌握的資料多麼詳盡豐富,也不可能百分百還原歷史真實,我書寫的歷史是我主觀看到的歷史,必然帶有個人偏見。」

但王笛寫歷史專著時一定確保資料都是來自事實,每個細節都經過嚴密核查。至於最後選擇以接近文學的形式去表達,而且是以一種普通讀者感興趣的形式去寫,是因為老百姓愛聽故事,「這種寫作形式也讓研究歷史的書讀起來更有吸引力,讀者願意去讀,才可實現我想將嚴謹的歷史研究普及到大眾視野的目的。」

讓歷史走進尋常百姓家

王笛因其研究史學的獨特和批判的視角,廣受學術界和社會關注。他善於以文學筆觸講述小人物故事,讓歷史走進尋常百姓家,從微小的聲音、沉默的大多數裡記述歷史、書寫社會的變化痕跡。上世紀90年代,他在四川大學成為全國歷史系最年輕的副教授之際,毅然到美國密歇根大學中國研究中心當訪問學者,然後到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完成博士學位。

「學習是永無止境的過程。」王笛以這種積極的心態在學術上不斷鑽研。在美國期間,他完成了學術上的脫胎換骨,真正進入研究微觀史世界,20多年後的今天依然樂此不疲。

在澳大期間花功夫最大的研究

在美國德克薩斯州A&M大學任教17年後,王笛在2015年來到澳大。在過去八年間,他先後出版了多本對社會具影響力的專著。在訪問時,他透露來到澳大後一直在開展一個最大的歷史研究項目,研究成果也將於今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這本書名為《中國記事》的兩卷本,研究時間從1912年至1928年。王笛在書中回顧和思考這時期的歷史,「我試從美國人角度來看中國這段歷史。通過他者的角度來觀察,可以幫助我們更清晰地認識自己。」

王笛為準備《中國記事》花了大量時間和精力整理和搜集美國的英文資料,包括美國記者的報導,以及外交官和作家等的文字記錄,「可以說,這是我在澳大期間花功夫最大的研究。」

除了《中國記事》,王笛在澳大也進行另一項有關澳門秘密組織的研究。王笛加入澳大後的研究方向主要是中國社會和文化歷史、中國城市歷史以及中國秘密組織。雖然有了寫《袍哥:1940年代川西鄉村的暴力與秩序》的經驗,但他在搜集澳門秘密組織的史科過程中仍有不少困難,「我試過約訪那些過去的組織的頭面人物,但不成功。不過,我還是可以通過搜集到的大量資料、報紙、檔案和訪問錄等去研究。我在這本書將我眼中的澳門社會寫出來,一如以往會涉及很多小人物的故事。」

讀書在於成全一個人的格局與情懷

王笛親切樸實,虛懷若谷,是集學養、格局、情懷於一身的教授,也是澳大學人中的代表者。除了歷史學者的身份, 王笛也是一位好老師,常向年輕人灌輸人文精神的重要。他認為一個人的人文素養不限於從書中所學的知識與理論,面讀書更大的作用是成全一個人的格局與情懷。正如他在《歷史的微聲》篇首所言:「讀書增加了我的知識,促進了我的思想,塑造了我的人格,決定了我的思想。」王笛將研究所得從學界帶入社會,走出大學與大眾交流,體現社會責任和踐行人文素養。

好老師的言傳身教能改變學生的方向。王笛在大學二年級時也因為一位老師的中國近代史課而決定研究中國近代史,「一個好老師就這樣不知不覺地改變了一個學生的人生選擇。」

王笛的治學態度是澳大學子的最佳榜樣。他在課堂上反覆提示學生,要進入研究,必須要有開闊的思維和批判的精神,要找到有意義的研究課題,不要找任何藉口停止探索,「閱讀、研究和寫作都要長年累月的時間投入。沒有積累,就沒有成果。」

在澳大校園常和年輕學生交流的王笛,也經常以自身經歷鼓勵學生空餘時間多出外增長見識。「既要去大城市了解繁華與發達,也要深入鄉村看看質樸與貧困,在閱讀書籍同時亦要去閱讀社會這本大書,將眼光放大放遠。」

王笛教授簡介

澳門大學歷史系講座教授、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副院長。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歷史學博士。曾任美國德克薩斯A&M大學歷史系教授,英文學術季刊《中國歷史前沿》(FHC)共同主編、中國留美歷史學會會長等。作品曾獲美國城市史研究學會最佳著作獎、首屆呂梁文學獎、中國會黨史研究會優秀學術著作獎等。主要關注中國社會史、城市史、新文化史、日常生活史和微觀史的研究。

代表著作有《跨出封閉的世界:長江上游區域社會研究(1644—1911)》《街頭文化:成都公共空間、下層民眾與地方政治(1870—1930)》《茶館: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觀世界(1900—1950)》《茶館:成都公共生活的衰落與復興(1950—2000)》《袍哥:1940年代川西鄉村的暴力與秩序》《從計量、敘事到文本解讀:社會史實證研究的方法轉向》《那間街角的茶鋪》《消失的古城:清末民初成都的日常生活記憶》《歷史的微聲》《碌碌有為》等。

文/張愛華、校園記者李昌洲 

圖/何杰平、張愛華、部分由受訪者提供

英文翻譯/蘇恩霆

來源:《澳大人》第1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