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大學健康科學學院副教授郭珩輝及其研究團隊在抗癌藥物高三尖杉酯鹼(HHT)的嶄新應用策略上取得重大進展。研究團隊闡明HHT抑制膀胱癌生長的機制,反映HHT作為膀胱癌的治療藥物有巨大潛力,可能應用到膀胱癌的聯合治療策略。研究成果已在國際知名期刊《藥理學研究》(Pharmacological Research)上發表。

膀胱癌是全球十大癌症之一,25%的患者首次診斷為浸潤性膀胱癌或轉移性膀胱癌,此類膀胱癌的5年生存率僅為5%。另外,患者一旦被診斷為膀胱癌,面臨的不僅是有限的治療方案,還有複雜且長期的護理。作為復發率最高的癌種,膀胱癌患者生活質量更差,治療更加困難。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和FGFR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在膀胱癌的應用為晚期轉移患者提供了機會。然而,大多數患者在所有階段對免疫治療反應低甚至無反應,且復發患者中出現耐藥的概率十分高。目前,膀胱癌患者迫切需要更新現有的藥物或治療方法,但新藥的成功上市面臨著開發周期長、成本高、成功率低等問題。

HHT在中國用於治療惡性血液病已經有40多年的歷史,並於2012年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上市。許多研究表明,儘管HHT潛在的作用機制尚不明確,但其可以有效抑制多類實體瘤的惡化。郭教授的研究團隊對HHT抑制膀胱癌生長的機制進行了研究,並將HHT與目前臨床上用於膀胱癌治療的藥物進行了比較。研究發現,HHT表現出比順鉑、卡鉑以及阿奇霉素更強的抑制活性。同時,體內外實驗數據表明,HHT能在納摩爾濃度範圍內有效地抑制膀胱癌細胞增殖、集落形成、遷移以及黏附的能力,並且誘導細胞凋亡和細胞周期阻滯。此外,研究團隊還發現HHT可以通過抑制integrin α5/β1-FAK/Src 下調MAPK/Erk和PI3k/Akt信號通路。HHT通過誘導減少細胞與細胞外基質的相互作用以及細胞遷移,從而抑制了腫瘤轉移。

郭珩輝為該研究的通訊作者,其博士生武秋爽為第一作者。澳大中華醫藥研究院副教授張慶文也為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 該研究由澳門特別行政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檔案編號: 0010/2021/AFJ, 0027/2022/A1),廣州市政府科技創新發展專項資金項目對外科技合作計劃(檔案編號: 201807010096)和 澳門大學(檔案編號: MYRG2019-00150-ICMS)資助。全文可瀏覽https://doi.org/10.1016/j.phrs.2023.106654

新聞來源:健康科學學院
媒體聯繫:
澳門大學傳訊部
李巧雲電話:(853) 88228004
梁曉珊電話:(853) 88228009
電郵:prs.media@um.edu.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