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大學健康科學學院副教授劉子銘研究團隊在急性腸缺血研究上取得了重大進展。該研究發現血中核黃素(維生素B2)的濃度與腸缺血時長和小腸損傷程度相關,可以發展成為新型診斷標誌物,極大縮短檢測時間,從而降低死亡率。相關研究已在國際期刊《血栓研究》(Thrombosis Research)上刊登。

急性腸缺血的臨床症狀易與其他腸道炎症性疾病混淆,臨床資料顯示,未能準確地在發病前預測到急性腸缺血而延誤診治,會引發全身性反應綜合症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導致致死率高達60-80%。因此,針對急性腹痛患者,如何準確診斷急性腸缺血,避免延誤診治,仍是重症醫學需面對的問題。

目前對急性腸缺血的臨床診斷方法主要是基於一些生物標誌物的檢測以及CT影像診斷。然而,這些生物標誌物的測定不僅耗時、可靠度較低,且個體差異大,CT影像則只有在疾病晚期才能確診。因此,研究團隊為了縮短早期的診斷時間,提出運用一種無需試劑的螢光診斷方法。

該方法利用不同波長激發血液螢光,透過不同螢光分子的訊號強度,對急性腸缺血進行病理判斷。實驗數據顯示,在大鼠遭受急性腸缺血後,腸道會向血液釋放大量核黃素,通過監測血漿中核黃素的螢光強度,可以得知疾病發展狀態。核黃素螢光強度不僅與缺血時間成正比,兩個不同螢光分子的螢光強度比(flavin/NADH)還可以反映休克的發生。另外,血漿螢光檢測可以在2分鐘內完成,相比傳統的生物標誌物檢測(2~4小時),不僅無需額外的試劑成本,還有顯著的時間優勢。

該研究的通訊作者為劉子銘,其博士生吳雪琴為第一作者,台灣大學博士生郭倫彰和劉奕宏為共同第一作者。澳大健康科學學院前研究助理劉又誠,廈門大學教授戴桓青,台灣大學教授王宗道、周必泰、賴逸儒及醫師賴超倫和莊岳勳也對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該項目由澳門特別行政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檔案編號:122/2016/A3,018/2017/A1,0011/2019/AKP,0120/2020/A3,0026/2021/A),澳門大學(檔案編號:MYRG2018-00070-FHS)資助。全文可瀏覽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49384823000397?via%3Dihub

新聞來源:健康科學學院
媒體聯繫:
澳門大學傳訊部
李巧雲電話:(853) 88228004
梁曉珊電話:(853) 88228009
電郵:prs.media@um.edu.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