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年開始了,歡迎新生加入澳大的大家庭!今期我們邀請了幾位澳大人,分享在大學的學習和生活體驗。希望這些小貼士有助新生盡快適應大學的學習模式。大學生涯精彩可期,祝願新生們在新的人生航程盡情揚帆追夢,奮力為人生譜寫絢麗的篇章。

結交朋友擴闊人脈

在2022年畢業典禮上獲頒2021/2022學年澳門大學卓越教學獎的健康科學學院公共衛生及醫藥管理學系黃值富教授表示,大學的學習模式和中學的很不一樣, 「新生有時會不適應和迷惘,但不要害怕,教授們都很樂意提供建議,分享經驗和知識。」

健康科學學院開展的「學業指導計劃」安排每位教授指導一或兩名學生。「我常和學生午膳和喝茶,他們也不時到我的辦公室請教各種問題。」他鼓勵新生借助大學多元文化共存的環境結交不同背景的朋友,擴闊人脈。黃教授也是蔡繼有書院的非駐院導師,常到書院午膳。「學生在書院飯堂經常問我學術或生涯規劃相關的問題。我建議同學在書院吃飯時與老師多交流。」

黃教授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取得碩、博士學位,擁有超過30年教研經驗,2014年加入澳大,研究專長包括藥理學、毒物學、神經科學、分子生物學、遺傳學和生物信息學。他也鼓勵新生提升英語能力: 「澳大以英語授課為主,良好的英語能力有助理解課程內容,也會有助將來深造和撰寫學術論文。」

養成良好時間管理和學習模式

何鴻燊東亞書院導師陳偉江博士擁有香港科技大學哲學博士學位。他引用相傳刻在德爾斐阿波羅神廟門前的三句箴言之一「認識你自己」( K n o w Thyself),鼓勵新生在大學四年盡情探索自我。他表示,澳大為學生提供很多認識自己的機會,包括不少書院活動,學生也可按興趣加入澳大的學生組織。「學生參與活動時學習待人接物、認識自己的優缺點,探索生涯路向。」

陳博士認為,在大學學習比在中學自由,學生應該更主動和自律地學習:「一些新生缺少了老師督促,便不懂分配時間。」他在香港中文大學修讀哲學時也經歷過這樣迷惘的階段。他後來改變學習習慣,充分預習、專心聽講,課後更花約兩小時複習和整理筆記,有疑問就向教授請教,最終大大提升了學習效率,而且剩下更多時間參與課外活動,「同學應該在大學養成良好的時間管理和學習模式,在各方面取得平衡, 將會一生獲益。」

奠定穩固的專業基礎

剛畢業的何健誠是會計及資訊管理學系、榮譽學院、馬萬祺羅柏心書院的校友,他的大學四年可以用「精彩」來形容。他成績優異,並且參加書院籃球隊,每週練習三天,也經常參加榮譽學院和書院的各類活動,包括講座、社會服務、探訪和交流,校園生活十分充實。「這些機會讓我接觸到社會的不同階層,豐富人生閱歷,令我的大學生涯充滿意義。」

他鼓勵新生說:「大學是一個多元化環境,有很多學習和實踐機會,學弟妹要珍惜這些機會,奠定穩固的專業基礎和提升英語能力,為開拓事業作好準備。」

累積實踐經驗

電機及電腦工程系、榮譽學院、呂志和書院四年級學生張弘中學時在澳大參加一個研究營時深感大學科研實力雄厚,因此報考澳大,最終憑優異成績獲得「澳門大學入學考試金蓮花獎學金」。

澳大學生會和澳大研究生會屬下有約100個附屬組織。張弘努力學習之餘,也加入了電機暨電子工程師學會澳大學生分會,目前擔任該會的財務長。他很高興能在該會累積專業經驗、學習籌辦活動、認識志同道合的朋友。

張弘相信,讀大學時獲得實踐經驗對發展事業十分重要。他今年暑假到了內地一家能源公司實習,從中了解到內地就業市場的現況,也萌生了往內地發展的想法:「無論在澳門還是世界各地,電機及電腦工程的畢業生都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我計劃畢業後到內地工作,參與大型工程項目,繼續拓展技能。」

來源:《澳大人》第1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