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包含習俗、節慶、思想、琴棋、書畫、文學、語言、中醫、舞龍舞獅等等,涵蓋範疇廣泛。這些傳統的中華文化更已融入日常生活中,成為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力量。本期我們採訪了幾名澳大人,分享他們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的箇中原因。

舞龍傳承民族精神

機電工程系二年級、鄭裕彤書院學生劉昭朗在大一體育課上首次接觸到龍獅運動,並在課堂上學習了舞獅的基本功。後來參加了澳門龍獅代表隊在澳大舉辦的「澳門舞獅舞龍文化的發展與認識」講座,知道更多龍獅運動的歷史,她說:「參加完那場講座後我才知道,原來舞獅舞龍在澳門有源遠流長的歷史,我認為這項運動是中華民族的象徵,亦傳承了民族團結的精神。龍獅運動不只是舞者把獅或龍舞動起來這麼簡單,而是大家須身手敏捷,並通力合作,才可演繹出獅或龍的神態,若演出時加上鼓樂合奏,更可營造熱鬧的氣氛,幫助觀眾留下深刻印象。」講座之後,劉昭朗即申請加入澳大舞龍隊。

澳大舞龍隊2019年成立後,即致力於繼承與傳播中國傳統文化,劉昭朗現時是舞龍隊的隊長助理,她認為舞龍是勞動人民與美術家合創的藝術結晶品,是一種團體健身運動,「每次表演時,我都希望我們的演出能引起他們對龍獅套路及步法的興趣, 以及為他們帶來歡樂和吉祥的佳節氣氛。」

熱愛詩詞的文化推廣大使

正在澳大修讀文學碩士學位(中國歷史文化)課程的吳一怡自小受家人熏陶下愛上中華文化,小學開始閱讀中國四大名著,「四大名著中我最喜歡的是《紅樓夢》,初讀時就被書中的情節及角色深深吸引,這本書為我開啟了中國文化之門。」吳一怡也是詩人、詩歌朗誦者、澳門文化局首屆文化傳播大使及澳大首屆中國文化推廣大使,積極推廣中國歷史文化和詩詞。

吳一怡認為澳大的碩士課程讓她可以更深入的角度探索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她上學期修讀了澳大中國歷史文化中心客座教授鄭德華的「中國歷史文化導論」課程,當中有一份作業主題為「媽祖文化在澳門的互元發展」,探討起源於福建的媽祖文化如何在澳門轉化及發展,她在作業中亦探索如何以較新穎方法推廣媽祖文化。「我深入理解到澳門文化其實一脈相承自中國文化,亦令我思考應如何將中國文化更好地傳承給下一代。」吳一怡目前在慈幼中學任教中文科,她把碩士課程的部分作業內容作為澳門詩詞文化班的教材,引導學生思考中國文化的內涵。

以中樂弘揚中華文化

心理學系學生高慈君在大一時加入了澳大中樂團,畢業後直接升讀博士學位,至今仍是中樂團成員。「中樂團有造詣高超的指揮和導師們,我們常常切磋技藝,獲益良多。」

高慈君小時候第一樣學的樂器是鋼琴,後來在琴行聽到一位老師演奏琵琶後,瞬間就被琵琶的音色及演奏樂曲時老師的優雅氣質吸引,「我當下就對媽媽說: 『我要學它!』」

高慈君彈奏琵琶已1 7 年, 「中樂在中華文化傳播中一直擔當著重要角色,中樂的曲目蘊含中國歷史文化的一面,例如琵琶樂曲《十面埋伏》表現的是楚漢相爭中垓下之戰的情景。藉著中樂的引領,豐富了我對中國歷史文化的認識。」

中醫與國畫的共通之處

中醫和國畫可以說都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瑰寶, 從小熱愛國畫的中華醫藥研究院助理教授趙永華,一直致力於中醫藥及中西醫結合防治心腦血管病的臨床研究和藥理實驗研究。目前在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支持下,趙教授和團隊正開展一項有關中醫體質與澳門長者認知功能障礙之間相關性的研究項目,並與健康科學學院的袁振教授合作,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術,對老人進行早期的認知障礙診斷篩查,希望通過中醫藥介入延緩病程發展,為澳門老人健康服務。「中華文化最大特點是它的包容性,二千多年以來,中華文化秉持开放包容的態度吸收不同時代發展成果和外來文化的精華。中醫是中華文化組成的重要部分,發展至今,也需要以開放的態度,把現代科技融入中醫的治療或研究之中。據我多年的臨床經驗,很多疾病,在診斷明確和西醫基礎治療上,若配合中醫辨證論治,療效更好。」

小學開始習國畫的趙永華,坦言對中華文化非常熱愛。他擁有廣州中醫藥大學博士學位,本身也是一名中醫生,踐行中醫臨床實踐多年,「中醫講養生貴在保持陰陽平衡,在治病時,中醫藥主要是調動體內抗病的能力,把失衡的身體調整到平衡狀態。而在畫國畫的運筆過程中,需要調整呼吸,吐納自然,身心自然處於一種調和的狀態,國畫創作其實跟中醫的養生方式有其共通之處。」

來源:《澳大人》第1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