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今年是澳門大學40週年校慶,過去40年,大學在人才培養、研究和社會服務的領域取得了眾多的成果,為推動澳門社會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本刊特策劃一系列澳大人的故事,分享師生和校友們在澳大陪伴下揚帆追夢的故事。
時間回溯至32年前,剛從外國大學畢業的袁振業,在機緣巧合下獲聘到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任職會計專業講師,他回憶說:「當時大學的規模很小,全校大概只有200位老師,當時的教學資源相當缺乏。」在澳大教書多年,袁教授見證著大學由一間社區型的大學發展成為一所國際化的大學,「我是跟隨澳大一起成長,可以說,澳門和澳大是我的全部,而我培養出來的學生成為社會的棟樑,這就是我教書生涯中最大的成就!」
資源短缺的年代
澳大是澳門唯一一所國際化綜合性公立大學,創立於1981年,其前身是私立東亞大學。創校初期,大學除了聘請資歷豐富的教師之外,在師資組成中有部分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在大學開展教育的事業,袁教授就是其中一位聘自外地的教師。
這麼多年來,他經歷了大學發展的不同階段,而教學中經歷過的點點滴滴,一直都是袁教授津津樂道的回憶。
他說:「初入職時,大學面積不大,人又不多,大家的關係很密切。同事在走廊相遇,閒話家常更是常事。當年整個學院的教職人員僅共用兩台至三台電腦,在還沒有電郵的年代,開會需要預先一個星期把會議通告放進各老師的信箱鴿子洞(Pigeon hole)。
獲大學支持修讀博士學位
他說:「大學用了不少資源栽培年輕的老師,在教師培訓方面還推出措施,鼓勵講師帶職進修,赴海外或在本地攻讀博士課程,以及撥出經費支持老師深化研究項目等策略,對提升教學團隊的質素幫助極大。」
澳大在上世紀90年代,大力資助教學人員深造博士學位或到海外交流訪問,接觸世界各地的頂尖學者,增長學養,擴闊視野,並藉此提升教研隊伍的整體質素。袁教授當年在大學的支持下一邊教書一邊攻讀博士學位,於1999年取得澳洲南澳大學會計管理博士學位。
教研質素不斷提升
過去32年,他由講師一直晉升至副教授,還出任會計及資訊管理學系主任14年。他笑說:「澳門在1999年回歸後,在澳門特區政府的支持下,大學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也增撥了很多資源支持教研發展。大學近年還推出為助理教授晉升至副教授的『6+1』晉升制度,除了要求我們教學與時並進,還要求研究上不斷有高質量的產出,令整體師資的水平有很大的提升。近年,隨著特區政府對大學的支持,投放在教學上的資源也越來越多,尤其2014年搬遷到現校園後,教研環境得到很大的改善,師資隊伍的質素也大大提高。」
袁教授取得博士學位後,除了教書育人,在研究上繼續深耕,不斷有論文的發表, 「大學一直非常鼓勵教學人員發表高質素的論文,並撥出經費支持我們進一步深化研究項目。大學對教學人員的研究激勵,也直接推動了持續提升教研的質素,也讓我在教學生涯上不斷取得突破,我一直都非常感恩大學的支持。」
學生是最大的驕傲
袁教授多年來,培育了眾多的優秀學生,他的學生是最讓他感到驕傲的成果,他說:「在世界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當中,會計及資訊管理學系畢業生已是其中兩間公司的合夥人,同時亦有畢業生成為政府高層。見到學生在事業上取得成功,成為貢獻社會的棟樑之材,我最感到開心和自豪。」
鼓勵學生與時並進
近年,工商管理學院已取得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ACCA)和工商管理碩士協會(AMBA)的國際認證,現正在審核歐洲質量發展系統認證(EQUIS)的認證階段。會計及資訊管理學系方面亦取得了ACCA和澳洲會計師公會(CPAA)的認證,而會計及資訊管理學系理學士學位(會計學)課程亦取得最高豁免資格。袁教授表示,學院目前已融入大灣區的發展,並新設與大灣區相關的課程,如會計稅務課程等,以培養出將來有志在大灣區發展的學生。我一直鼓勵學生要與時並進,把握社會發展的契機,機會是要自己去爭取,不是坐在椅上,機會就會來的,所以必須要有進步的思想,去成就事業的夢想。」
如果沒有澳大
在過去32年教學研的生涯裡,袁教授與澳門、澳大之間有傾訴不盡的情誼,訪問結束之時,他由衷地說:「澳門和澳大是我的全部,如果沒有澳大,就沒有機會來到澳門,沒有機會在澳大工作並取得博士學位,再繼而出任系主任和栽培學生成為人才,那份感動實在難以形容。回想當年,若非大學一直推動老師去成長和進步,也不會有今天的我。」
來源:《澳大人》電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