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理解人類社會關係的窗口。」擅長研究語言人類學的澳門大學英語中心(ELC)主任兼人文學院副教授陳海瑛,期望在教學研究上更上一層樓,並與ELC導師同心協力,有創意地因材施教,提高澳大學生學習英語的成效。
坦然地認清挑戰
澳大近年學士收生呈上升趨勢,面對眾多新生,如何協助提升學生的整體英語水平,以達至學術要求?陳教授坦言:「學術英語有別於一般日常英語,且新生英語程度各異,有的離基礎大學英語程度有一段距離,需要很大教學投入。須知道,每一語言級別的提升(IELTS級別)起碼需要200小時正式課堂教學,學生需要有歐洲共同語言參考標準C1級別(即IELTS 6.5級),才達到在英語大學需要的基礎語言程度及技能,這涉及到大量的教學工作。目前ELC導師人手較為緊張,我希望為ELC爭取更多資源投入到重要和核心的教學領域上。」
陳教授曾先後於美國密歇根大學培訓國際研究生成為美國大學導師,及在香港大學任教英語語言學和社會語言學,2011年獲頒「香港大學人文學院教學卓越獎」。陳教授看到澳大近年國際聲譽有顯著攀升,是一所具發展潛力的年輕大學,因此她在2018年6月來到澳大展開新的學術旅程。
記者問她未來將為ELC帶來怎樣的改變,陳教授說:「『改變』這一字眼,好像在說ELC之前工作有所不足,現在需要作出彌補似的。ELC的每一位導師一直都克盡己任,以專業的教學模式,令學生英語水平得以提升,我對他們一直以來的工作給予充份肯定。」她表示,成功的教學課程是不斷與時俱進,陳教授與ELC導師目前著手收集學生的數據,就語言學習的需要及動機進行深入研究,從而對症下藥,調整教學手段。「學習英語,某程度上都離不開個人的成長經歷、學習興趣,甚至連理想都有關。我們會透過分析和介入,從而使學生儘快適應澳大的全英教學環境。」
英語應視為二語或外語?
就英語學習的成果上,不少教師和家長都較常把港澳兩地的學生作對比,香港長大的陳教授認為這樣比較並不公平,並反問「比較的基準是甚麼?」她說:「講一口流利英語的香港學生(歐洲共同語言參考標準C1頂級或C2級別),大多數來自英文授課中學(EMI)中的頂尖中學,他們把英語視為第二語言;同時,香港也有許多學生跟澳門和內地的一樣,在中文授課中學(CMI)上學,視英語為外國語言,他們接觸英語的機會相對較少。當離開課室後,在飯堂、小賣部,基本上都不會用英語,兩者學習步伐自然不一。」
在澳大,也有不少來自CMI的學生,他們也會跟EMI學生一起修讀英語,在這學習環境下,如何確保兩者的學習得到滿足?陳教授說:「這確是一大挑戰。把不同程度的學生共冶一爐,導師難以用同一教材教學,需要靈活變通,有創意地因材施教。」
課堂上,陳教授刻意分組,組內每位學生的英語程度各有參差,並大力鼓勵英語水平較佳的學生幫助能力較差的,從而學得更多。她常向學生分享她在密歇根大學讀書的故事,「在某些學科上,我的成績未如理想,而我的同學願意在週六日幫我補習,一起鑽研課題,這樣大家反而對知識有更透徹的理解。我也曾帶頭去幫其他同學補習。每一位學生各有所長,一定可以有所貢獻。」
對英語的擁有權
無論在世界哪一個角落,英文似乎都滲進生活中,尤其是港澳地區。人們在社交媒體如Line、WhatsApp、微信都有「打英文」的習慣,哪怕文法未必完全正確,這就如陳教授所言,人們在認知上已覺得「打英文」是每日慣例,是溝通的一門技能,然而要達至駕輕就熟的境界,就視乎對英語的擁有權有多重視。「有人會把英文視為外國語言,不屬於我的,我是中國人,用中文就夠。」陳教授主張新生代更應擁抱「多語用家」的身分,「我自己都是一位多語使用者,廣東話、普通話、英語也流利。多學一種語言,會令你多瞭解不同地方的文化,把你的世界觀打開得更寛闊。」
即使是CMI學生,也不需要氣餒,哪怕英文水平有別,仍有從後趕上的可能。陳教授指出,動力是關鍵,成年人也有語言學習的優勢,就是有較高的認知能力,能較快掌握語言的規律、文法變化,可惜很多人缺的是學習的動力。「英語水平的提升,視乎學生自身的目光有多遠大,而ELC的教材設計,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依歸,增強他們擁有英文的慾望。」
鷹架式正面教學
澳門學生大多從幼稚園起就開始接觸英文,報讀大學前已累積了十多年的學習時間,但據陳教授的觀察,當中有不少學生的英語水平卻停滯不前。她指出,正面的學習體驗是必需的,「讀初中時,英語老師徐惠婷挑選了我去參加校際詩歌朗誦比賽。我肯定不是班上最醒目的,而且成績還很一般。」陳教授笑說:「老師選我,不是因為我英文突出,而是因為我對學習有一份衝勁,加上我的聲線不錯。當時我心裡很緊張,我連會話都未算太好,但老師她相信我做得到,她讓我建立自信心。」
當年,陳教授朗誦的詩歌,是由美國詩人 Theodore Roethke 所寫的「TheSloth」。老師逐字逐句教我發音,再如何投入情感。這是鷹架式教學,即像過河一樣,幫我鋪設所需的墊腳石,逐步走向終點。」那次雖然沒有獲獎,但得到了評判的正面評語。「老師沒有失望,反而讚我做得很好。我好感動,這就是正面學習。我在教學中也努力使學生有這樣的體會。」
自主學習的覺醒
ELC期望透過對學生的求學需要作深入分析,從而定位及追蹤學生的學習情況,同時也給予導師更大的自主度。陳教授指出,語言學習是沒有捷徑的,「這個世界亦都不會有一粒藥丸,服用後翌日就會講英文。正如學游泳,你認為在電視機前,看著奧運會金牌得主游泳,看幾小時就會游泳嗎?你不下水,永遠不會學曉游泳。同樣道理,學英文就要多聽多講,例如你喜歡看英文電視劇,那就看吧,但只看英文字幕,強迫自己堅持下去,看一次不明,就多看幾次,慢慢你就會進步。」
陳教授說:「每一位ELC導師都很努力,每一步的調整都從有利學生學習角度出發。去年ELC老師們分享自己為甚麼當老師時,資深導師Alice Lee博士分享她做老師是希望『Pay it forward』:向曾教過她的、正面地改變了她的好老師致敬,把自己所學到的好經驗傳給學生。這也是ELC老師們的共同理念,我十分認同及欣賞。在ELC,我們的目的就是要正面地影響學生的英語學習,幫助學生的人生成長。」
來源:《澳大新語》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