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揮春迎新春, 不再只是華人的賀歲習俗。今期《澳大人》採訪澳大師生, 大談對農曆新年及中國傳統喜慶的看法,更即席揮毫,寫一句別具心思的祝福迎豬年!
求學吉星坐陣
來自南非、英文系大一學生Hannah Keely Sin,是一名中非混血兒, 7歲起定居佛山。她坦言, 雖然從小學習中文, 但仍對古字古文一知半解。Hannah的外婆是一位注重禮數的人,每逢農曆新年,都會按照春節習俗過年。
“春節前, 外婆一定會把揮春貼在屋內門外的不同角落。雖然未確切掌握箇中含意,但我猜離不開財富、健康等祈願。” Hannah 印象最深刻的是,貼在門樑上正中間的“吉星高照”,她認為這揮春的意思很有趣,“昂首見星星,就有好運來?”入鄉隨俗,春節就多寫揮春,“這不但為自己的宿舍多添幾分喜慶色彩,也希望考試時有吉星坐陣,同時當然會努力學習,戒掉臨渴掘井的習慣。”
學習書寫漢字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是來自葡萄牙、澳大葡文系講師Rui da Silva 的迎春對聯。為人師表,Rui 希望藉此以身作則,鼓勵學生努力學習,追求自己的理想。“當遇上困難,我會視之為鞭策,緊守這兩句對聯的精神。”這也是他的豬年新願。Rui 早在中學時代已對中國文化深感興趣,在大學時主修中文,曾於國外的孔子學院及大學任教中文,至今已浸淫中國文化10多年。有外國人認為,學習漢語困難之處在於難以牢記筆劃,Rui 也認同此說法。“學習書寫漢字,需要付出很多心力。不斷的反覆練習也是熟記筆劃的不二法門,有時也會加以運用想像力,結合有趣的故事來幫助記憶。有時,從書寫中也可以看到更多內在的中國文化。”
福“倒”福到
葡美混血兒、傳播系大四學生Benjamim Roth Soares在澳門出生,從小就在珠海和澳門兩地穿梭成長,雖然母語非漢語,但在同輩薰陶下,不知不覺學起廣東話,而且喜歡中國文化,也很享受春節的熱鬧氣氛。Benjamim常看到鄰居在門前倒貼“福”字迎春,起初他誤以為人家把字貼錯,後來才知道這是語帶雙關,福“倒”福到,取其諧音,令他覺得華人習俗很有趣。對他而言,農曆新年,就如西方的聖誕節一樣,都是很重要的節日,還很奇妙。“整個中國上上下下都在過節,所有人為了與家人相聚都趕回家。”今年即將畢業投身社會的Benjamin,祈望前景有福降臨,開始事業生涯同時,也不忘享受音樂,繼續彈結他的樂趣。
有趣的節慶現象
來自德國的哲學及宗教學教授Hans-Georg Moeller留意到一個怪誕有趣的節慶現象:春節或聖誕氣氛是否濃厚,靠街邊燈飾和商場活動來定義。“每逢春節或聖誕前夕,大家就蠢蠢欲動訂機票,同朋友出國旅遊,過一個悠長假期,這些節日的傳統意義何在?在現今媒體渲染下,大節日變成商業盛事。”Moeller 教授記得,以前不論春節抑或聖誕,都是家人相聚、分享過去一年的喜悅時光,大家都會很珍惜這時光。新春將至,Moeller 教授今年會寫的揮春,可能會是老子的話“反者道之動”,意即一切隨心,不強求。
揮春文化的由來
豬年將至,又是考驗大家文采的時候,創作與“豬"相關的揮春,較常見的有:“一年春作首,六畜豬為先”;“義犬守門戶,良豕報歲華”;“守家誇玉犬,致富讚金豬”等。澳大中國歷史文化中心副主任、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兼海外暨港澳台中國書法家協會常務副主席朱壽桐教授,對揮春文化深有研究, 而且他過年也有寫揮春的習慣, 因為既可增益書卷氣,也可以為節日增添喜慶。今年,朱教授即席為本刊題了一幅春聯:“人有所猥犬則畏,室養其豕家可成"、橫批為“萬事和興" 祝福讀者豬年“家肥屋潤、諸事順利。”
至於揮春的由來,朱教授解釋指,揮春文化起源於古人趨吉避兇的心理,揮春最早形態就是桃符。據《後漢書》的《禮儀志》記載,桃符長六寸,寬三寸,以桃木製成,上書"神荼"、"郁壘"二位神祇的名諱,以作驅鬼祛邪之用。他說:“中國人一直對文字有崇敬心理,從倉頡造字夜聞鬼哭的傳統,便可知文字的至尊地位,‘敬惜字紙’成為中華民間文化中從不間斷的習俗,同樣體現為對文字的敬畏。古人以文字的書寫與張貼作為驅鬼祛邪的手段,就是充分相信文字的魔力。"
來源:《澳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