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澳大新語》


經過多年耕耘,澳門大學的研發項目已踏入收成階段,過程中不但培育了不少研究人才,也為學生創新創業鋪路,而當中更有尖端研究項目取得令人矚目的成果,具獨佔鰲頭之勢。

 

自創全球領先檢測儀

斑馬魚有著獨特的生物和生理特徵,是一種理想的大規模藥物篩選模型。據估計,全球百多個國家中有3,000多個科研機構用到斑馬魚,進行遺傳生理、環境污染和藥物的檢測。目前,最廣為企業機構選購的某檢測儀品牌,在斑馬魚實驗操作上過於傳統,且技術上存在眾多局限,造成研究人員工作上諸多不便。有見及此,澳大團隊自主研發“高通量微流控芯片幼魚活體檢測儀",解決了斑馬魚檢測中常見、惱人的技術難題。

項目負責人、澳大中華醫藥研究院助理教授李卓榮指這台儀器採用自主研發的高通量微流控芯片,取代傳統的多孔反應板,同時控制所有魚的位置;再配以集成化微流控芯片自動拍攝,圖像清晰,“這台機器突破多方面人手操作局限,將實驗效率大大提高,是目前全球同類型產品儀器不能比擬的。"

 

潛在投資者已存在

另一項目負責人、澳大中華醫藥研究院教授李銘源表示,有眾多政府部門、商業機構、研究單位和藥廠需要相關儀器,對環境毒素、食品安全(如地溝油)、化妝品質量、藥物研發等方面進行數據收集和檢測分析。他說:“市場對我們這台機器的需求相當之大,目前國際上只有一間來自國外的品牌作競爭對手,該品牌儀器每次只能對一條班馬魚作自動檢測,而我們的品牌則可同一時間全自動處理二百多條魚的檢測,技術含量較其他品牌高一百倍以上。"李銘源教授期望把該技術成果推向國際市場。

在 2017年,澳大這台檢測儀器於“兩岸四地協同創新路演大賽"上首次亮相,並獲來自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的專家評審一致讚賞,成功出線。“當中一位評審對此研發相當感興趣,認為此項目值得投資。我們當初研發的出發點,只是為實驗室製作一部儀器供自己使用,但由於市場上缺乏此儀器,很多來自不同國家或地區的專家學者在參觀完實驗室後,對儀器大感興趣。” 李銘源教授保守估評,該儀器能於今年完成質量檢測,為推出市場作好準備。

 

研發進軍葡語國家市場

澳大另一自主研發、帕金森氏症的解藥“益智素",可有效預防及治療帕金森氏症,引起從事藥物研究的機構關注。2014年,在葡國總統席爾瓦(Aníbal Cavaco Silva)見證下,澳大與葡萄牙公司TechnoPhage簽署合作協議 ,雙方正式展開中醫藥方面的合作,並就“益智素"新研發達成技術轉移共識。項目負責人李銘源教授表示,這將有助“益智素"保健品打進歐洲營養食品市場。 

目前,澳大的“益智素"已成功申請專利,獲歐美及內地的知識產權保障。李銘源教授表示,作為葡萄牙主力生產藥物的公司,TechnoPhage在“益智素"研發的早期階段,已有意投資此項目,並一直與澳大保持緊密的溝通和交流。現階段“益智素"已準備製作成膳食補充劑。“是次合作牽涉歐洲以及其他葡語系國家市場。TechnoPhage這葡萄牙本土公司,對歐洲新穎食品法規熟悉,較易把‘益智素'產品引入和申請註冊,目標是打進龐大歐洲和巴西市場。相關合作得以順利進展,某程度上是得益於澳門作為中葡商貿合作的平台。"

 

為帕金森氏症帶來曙光

繼阿爾茨海默症後,帕金森氏症是第二大慢性神經退化疾病,目前全球患病人數約700萬,中國患者人數達200萬以上。帕金森氏症是中腦(腦幹的一部分)黑質的神經細胞退化,造成休息性手抖、全身僵硬、動作遲緩。然而,市場上仍未有預防和抑制帕金森氏症效果理想的健康產品或藥物。澳大團隊花了九年時間,經歷多代師生的努力,從“四大南藥”益智仁中發現了活性“益智素",研究結果發現有潛力減緩病情惡化,為病患帶來新的曙光。

李銘源教授表示,帕金森氏症的病因尚未明確,其發病原理為中腦的黑質受破壞,黑質無法產生控制人們運動和平衡能力的“多巴胺"神經細胞。目前,臨床治療以緩解症狀為主。澳大團隊深入研究“益智素"在多種帕金森動物模型的防治作用,發現“益智素"治療顯著降低了小鼠多巴胺神經元的細胞損傷,改善了小鼠的運動障礙。“從益智仁分離提取出全新結構的小分子‘益智素',可開發成藥食兩用的保健產品,將成為由中藥的單體化合物開發為國際膳食補充劑的首例。未來,會繼續進行更多臨床實驗,把‘益智素'開發成藥物。"

 

體外診斷工具提升全球健康

伊波拉病毒在2013年至2016年肆虐西非,奪走逾萬寶貴生命。當時若有便宜、快速、準確的病毒檢測工具可供使用,那疫症蔓延的情況可會不一樣。澳大另一研發以“體外診斷"技術製造新型的診斷工具,即抽取人體小量的血液、尿液、痰液或組織樣本,進行判斷疾病或機體功能的快速診斷檢測。項目負責人、澳大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麥沛然表示,檢驗所需時間的快慢,對傳染病會否在社區大規模爆發起警報作用。“此器材使用風險低、製作成本低,有效監測個人的身體狀況或症狀,為不同經濟收入、不同種族的人群提供診症機會,有助提升全球健康水平。"

麥沛然教授指出,隨著“體外診斷"技術的不斷成熟,將來會有更多相關產品和服務投入市場,成為疾病與健康管理不可或缺的工具。據《福布斯》雜誌介紹,2017年相關的全球市場規模高達700億美元。麥教授說:“中山大學達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對體外診斷工具很有興趣,將落實相關合作。我們的研發項目已進入倒數階段,第一代產品將於今或明年面世。”

 

跨領域合作化成果

當研發項目技術成熟,且為推出市面作好準備時,澳大團隊就可透過大學把技術成果轉讓或授權給國內外的企業機構,進行大規模生產。麥沛然教授相信,在未來拓展技術轉移的路上,澳大需要與粵港澳大灣區內的人才和機構合作;但當中涉及很多操作上問題,如不同國家或地區的法律條文、可行的商業操作模式等,澳大都會在這方面提供專業的協助。

與此同時,李銘源教授也期望澳大未來可嘗試跨學科、跨領域合作,滙聚澳大不同專業人才,共同孵化大學的科研成果。“澳大有良好的科研環境,以及與外界合作的空間。對於研究員來說,法律法規、營商環境,是另一門學問。澳大如果構建一個技術轉移平台,由科研人員作技術產出,再由商法人才撰寫企業合作書,尋找投資、融資的機會,加強跨學術領域的合作,讓不同專才一展所長,這將是未來創新創業的發展方向。"


科研成果轉化  澳大推動創新創業發展

創新中心:支援師生創業平台

創業離學生有多遠?

創業經驗分享–易研創始人張榮顯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