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澳大人》
她輕盈的手指在鋼琴鍵盤上躍動,剛落在白鍵,又徐徐退到黑鍵;她圓潤的歌聲在紹邦書院的長廊繞樑而過。她就是王嘉祺,澳門大學教與學優化中心主任及英文系副教授。只要王教授一展歌喉,馬上便由文學課上那位品味高雅的女士蛻變為充滿韻味的女歌唱家。
音樂詮釋王教授的人生,為她打開通往各處之門,探索生命的無盡可能。與其聽Katy Perry的最新專輯,Justin Bieber或Lady Gaga當紅的歌曲,Katrine寧願沉醉於古典音樂的世界,細聽幾個世紀前編寫的樂章。在音樂的世界裡,神話都是永恆的,每個悅耳的音符彷彿都在向她訴說著各自的故事。
詠唱著古典樂句,王教授彷彿穿越時空,回到音樂鉅著描繪的場景。例如,她最愛的樂曲──PíseňRusalky o Měsíčku(譯名:月亮之曲)是一首詠嘆調,來自歌劇《露莎卡》斯拉夫神話中的水精靈,這是一部由德伏扎克創作的,充滿童話色彩的作品。每當曲子響起,王教授便任由自己的想像力縱情翱翔,唱著這歌,她就想像自己是住在湖中的水精靈Rusalka。
王教授表示:「每當詠唱這首曲子,我都會深受感動。歌聲和伴奏配在一起實在非常悅耳動聽,讓我感動到有點起雞皮疙瘩。曲子中的描述很有詩意,劇中角色水精靈向月亮訴說成為凡人的渴望(為了像凡人般尋找真愛)。我只要看到月亮就會很興奮,無論是新月還是滿月,我很愛月亮。」
音樂感受靈魂
即使平日忙於教學和研究,王教授也不會讓音樂在生命中退居次位。她曾在不同的著名樂團獻唱,包括列斯大學禮儀合唱團,哈佛夏天合唱團,香港雅詠團以及拔萃畢業生合唱團。王教授曾接受古典鋼琴和女高音歌唱訓練,上個學年每個星期二晚上及星期六下午,她都會花時間指導紹邦書院的學生以及澳大合唱團,還長期擔任嚶鳴合唱團的副指揮。王教授向他們傳授各種歌唱技巧,包括姿勢、聲音位置、共鳴、以及呼吸,並引導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詮釋樂曲。
王教授表示:「傳統上音樂和歌詞在聲樂中需要互相配合。我經常引導樂團成員分析樂曲的結構,然後再細品不同的東西,例如文字包含的音樂(或音節、子音、母音之類)、字義、語調等。將文字詮釋與音樂技巧相結合是一個很有滿足感的過程。而對於廣東話及普通話歌曲,這個方法有點困難,因為中文擁有獨特的聲調系統和詞法結構。」談到王教授為音樂所作出的犧牲,她笑著說:「說犧牲有點言重了。不過大部分星期六下午我的確都在嚶鳴合唱團,而沒有陪伴家人。但我喜歡見到合唱團的團員。合唱團吸引很多有趣的人參加,來自社會各界,除了音樂本身,參與的人也是吸引我的原因之一。」
音樂百聽不厭
原來,王教授並非成長於音樂家庭。她的爸爸曾是東方日報(香港)的編輯,由於工作關係,父女很少見面,寫便條成了他們主要的溝通方式,爸爸每晚出門上夜班前都會給女兒留下便條。然而,她記得爸爸有一副優美的歌喉,經常唱歌,吹口哨。耳濡目染,她也愛上了唱歌。
不過真正帶領王教授進入歌唱世界的是她的小學女校長。她仍然記得,她獲選在學校典禮上與校長同台表演的時候,心情既興奮又緊張。表演的曲子是「聖城頌」,這是一首可追溯至1892年的維多利亞式記敘事曲。王教授說:「你想想看,這首曲子多麼複雜,對於一個只學過四年鋼琴的10歲小女孩來講有多困難!有些八度音我的小手根本無法彈奏。」
王教授說:「校長的聲線讓我深深著迷。她是一位出色的女高音。她選我當鋼琴手,為她伴奏,又像朋友般鼓勵我,說要一起演奏悅耳的音樂。她指導我在不同的地方停頓,著我聆聽她的呼吸,留心她在歌唱時呼吸的韻律。我在她那裡接受的訓練雖不是很正規,但卻很專業。」王教授擁有倫敦聖三一學院頒發的鋼琴獨奏及聲樂專業資格文憑。只要她一開腔,你不但會受她雄渾聲線感染,也會為她傾注在音符中的豐富情感而打動。
「良心女士」
王教授熱愛戲劇,不過她鮮有展示這方面的天份, 至少作者多年前身為學生時未曾見過。在澳門文學節2017看到教授的演出。她的演出令人眼前一亮。
最初,王教授在她這部原創劇作《澳門愛財良》擔任總監。但是,演出前兩天,飾演其中一個主角「良心女士」的學生突然決定退出,若表演黯然取消,必定讓觀眾大失所望,若要照常演出,必須有人臨時擔綱這個角色,王教授最後決定親身披掛上陣。
在一時三刻熟記所有對白並非易事,更遑論掌握各種面部表情、動作和手勢, 與其栽在難題上, 王教授決定放手一搏盡情演出,淡定生動的演繹其角色。或者,現實中的王教授就是一位「良心女士」,對人和善寬容,又懂得感恩,身體力行其人生格言──永遠不要帶著怒意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