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澳大人》
年輕人點解經常掛著一對熊貓眼?本刊最近進行的一項問卷調查,在校園隨機抽樣的205名澳大本科生中,有高達八成人習慣於晚上12點至凌晨4點上床睡覺。在長期晚睡的情況下,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有何影響?造成他們晚睡的原因又是甚麼呢?
傳播系的江敏玲同學多在11點至12點之間上床睡覺,她覺得自己的作息習慣是相對正常的,希望能維持下去。不過她補充,「在功課和測驗繁多的日子很難做到正常作息,也會有拖延的現象」。
政府與行政學系學生林栢寧則表示,「自從上了大學後,由於兼職關系,睡覺時間變得越來越晚,一般都會去到凌晨1點多。」林同學告訴我們,「其實我知道這樣不規律的作息習慣是非常不健康的,一直都有想過要去調整,無奈繁忙的學業和工作,一直未能如願。」
據調查顯示,導致學生晚睡的原因除了溫習、做功課外,更多是因為沉迷上網,比如睡前習慣性地刷一下臉書、朋友圈等。遲睡覺早上自然遲起床,但有趣的是,調查發現遲起床最大原因是「不想起床」(81%),其次才是「晚睡」(71%),而「天氣」也佔22%。
對於同學在考試前夕熬夜複習,健康科學學院高級導師劉蔚蔚坦言自己學生時期也曾有這樣的經歷,「但從科學的角度來說,把溫習的時間提前,在考試前夕早睡更有利於知識的記憶。」她還強調,年輕人每天應至少保持7到9個小時的睡眠,以保證身體機能的自我修復。「長期缺乏睡眠會導致健康狀況亮紅燈,同時也會帶來反應變遲緩,記憶力下降等副作用。如學生因失眠導致難以入睡,可以睡前聆聽15分鐘柔和的音樂,儘量遠離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的刺激,又或者離開床舖做一些安靜的事,不要令自己因為睡不著而增加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