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澳大人》
澳門大學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和學生,他們踏足澳門這片土地,對澳門又有甚麼感受?如果你曾經出國留學,大概會對他們的故事感同身受。
結識朋友,為生活打氣
來自哥斯達黎加就讀工商管理學院二年級的華裔女孩陳倩儀(Sally ),當初因為媽媽的決定就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來到澳門。移民來澳門之前Sally曾數次來澳探親,那時她覺得澳門簡直就是「美食天堂」。但來澳後才發現澳門與哥斯達黎加的生活、氣候、食物、人文都有很大的差異, 而且生活壓力也很大。Sally說雖然很掛念安逸的故鄉, 但她希望能在澳門學好中文。為了適應澳門的生活,她參加了舞團認識朋友,Sally覺得很幸運在澳大認識到真心的朋友。
在陌生中找到可依靠的地方
作為異鄉人面對一個陌生的環境,或許會徬徨感到孤單,來自內地就讀工商管理學院二年級的左文淇(Left)回想剛入住紹邦書院時,讓她感受到離家的孤獨。「那時候很多學生還未入住,悶得發慌時甚至到各個房間敲門,希望結識新朋友。」直至更多學生入住書院,Left認識新朋友後才沖淡了身在異鄉那份孤獨感覺。她回憶當時院長梁偉賢教授、書院導師劉京京博士和孫山亦博士邀請她一起用餐,談天說地,讓她覺得在異鄉中找到個可依靠的地方。
由陌生到熟悉澳門
來自馬來西亞的呂宏亮(阿亮)是電機及電腦工程系一年級生。阿亮之前很少離開家鄉,曾經來過澳門一次,不過印象不是很深。阿亮對澳門中西結合的多元文化及古蹟最感興趣。對於陌生的澳門, 他希望畢業時可以由校園迷路到熟悉整個澳門。阿亮時常在空閒時外出探索澳門,他說:「澳門真正的魅力不在於那些眾所周知的遊客景點,而是一些本地人才知道的極具特色的小店小巷。」說到在澳大的生活,阿亮表示很喜歡澳大的住宿式書院制度:「書院不只是單純的宿舍,更可以和很多人溝通交流,一起參與書院活動,有時還會在書院為朋友慶祝生日,覺得很開心很溫暖。」談到新一年的計劃,阿亮正在和夥伴籌劃創建一個國際學生組織,他笑著說:「希望自己學業會更好,同時學會更多課堂外的知識,認識更多朋友。」
從學習愛,到自然愛上澳門
近年不少港澳人嚮往台灣的生活希望成為台灣人,來自台灣,曹光彪書院導師許恆嘉博士卻想要長居在澳門。在書院被學生稱為「恆嘉哥」的許恆嘉來澳八個多月,他說喜歡澳門是因為這是個中西交融、不同文化共存的地方,他說道:「澳門有自由的網絡,進出中國內地或是世界每一個地方都很方便,更重要的是澳門有很多接觸外國人及不同文化的機會。」
恆嘉說道:「要喜愛一個地方,一定要真正認識這個城市,更要學會衷心愛上她。」澳門的小城特色令他喜歡,因此在澳門的街巷中長時間行走是他最大的樂趣,甚至曾經從黑沙環走回澳大,因為走路的過程中可以觀察澳門人的生活文化,每當跟學生分享自己種種的體驗時,都會被驚訝回說「澳門人也沒這樣做過。」而在漫遊的過程中,每當他不經意說出自己來自台灣時,澳門人都會對他特別友善,這些舉動都讓他發現這是個溫暖的地方。
作為異鄉人,恆嘉同樣遇到文化適應的問題,他說剛到澳門時每天都想著台灣,隨著努力學習如何愛上澳門,現在卻已經很自然地喜歡這個地方。因為「澳門地方雖小,但人很溫暖,空間很大。」
因為澳門,找到最愛
奧地利出生的法學院副教授Rostam J. Neuwirth在澳門生活有八年,熱衷旅遊的他喜歡體驗不同國度的文化。他回憶最初是因為幼時常玩的玩具上印有「Made in Macau」的標籤而認識澳門,他在印度教書期間看到了澳大的職位空缺便選擇來澳,「我認為這不僅有發展自己學術研究的機會,也能瞭解及接觸中國文化。」來澳門後,Neuwirth覺得在這裡的生活充滿驚喜,而且能夠包容各種不同形式活動及文化。他回憶在澳門最特別的經歷,莫過於遇見了「Mrs. Right」,三年抱兩的Neuwirth因為澳門而有個美滿的家庭。在澳門生活了很長時間,Neuwirth說:「我生命中很重要的階段都在澳門度過,開放友善的澳門給予我很多,我也希望自己能夠通過教學為澳門社會作出貢獻,讓學生可以從我的課堂中受益。」談到新一年的期望,Neuwirth希望能編寫出自己研究領域的書,他笑著說沒有太長遠的計劃:「很難去預測將來會發生甚麼,享受當下的生活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