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澳大新語》
作為亞洲使用葡語最多的高等院校,澳門大學多年來利用小城的中西文化交匯背景,以及源遠流長的中葡文化交流史,為社會培養一批又一批的中葡雙語專業人才。隨著澳門及國家面臨下一波發展,澳大人文學院葡文系及法學院繼續肩負使命,對課程進行改革創新,應對瞬息萬變的國際社會,尋找培養本地雙語、甚至是多語人才的最合適之道。
新中葡雙語課程吸引學生
中學時屢獲殊榮,多次代表澳門參加國際性與全國性科技創新比賽的譚知微沒有在大學繼續科研之旅,反而選修澳大去年新開辦的五年制中葡雙語授課之法學士學位課程。「在科技發展中,很多時候需要法律的支援,但澳門在科技法律這個範疇有待發展,而自中六開始學習葡語後,對葡語亦感興趣。正好澳大去年推出新課程,所以希望把我喜歡的兩樣事情相結合。」
這門新課程並沒有令譚知微失望。經歷第一學年在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學交流後,她的葡語能力突飛猛進,在短短10個月時間便考獲葡萄牙語水平測試B2級別,即該測試五個級別中的第三高級別。她表示:「這個課程並不容易,但如果讀得好,將來有很大優勢,因為澳門需要很多懂中葡雙語的法律人才。」
逐步培養雙語法律人才
隨著中央政府於十二五規劃上提出支持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及加快建設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後,社會對中葡雙語法律人才的需求甚殷。澳大法學院院長莫世健教授表示,學院一直配合政府培訓相關人才,近年本地新入職的司法官及律師大部分均從澳大畢業,反映學院在這方面的努力成果,但培養相關人才「最大的難題是學生的背景及時間,很多學生在高中時都不懂葡語,入到大學後要一面學習葡語,一面學習法律是頗為困難的。」
因此,在中文法學士及葡語法學士的基礎上, 法學院去年開辦五年制的中葡雙語法學士課程,招收了第一批約20多名學生,要求他們第一學年前往葡萄牙交流,其後四年則需修讀中文及葡語法律科目,其中葡語法律科目需佔40%,冀望通過較其他學位課程長一年的時間,讓更多學生在畢業後達到中葡雙語法律人才的專業標準。
莫教授表示:「雙語學生在就業市場上肯定更具有優勢,而我們當初設定這個雙語法學士時,是允許所有法學院學生參加,例如中文法學士學生,通過葡語測試及修讀40%葡語法律科目後,也能獲得雙語法律學位。我們的最終目標是讓大部分學生慢慢地變成雙語法律學生。」
三語人才定位理順教學目標
澳大校長趙偉教授今年7月在佛得角普拉亞市出席葡語大學聯會第25屆會議開幕式上稱, 澳大多年來推廣葡語的工作可體現在法學院及人文學院葡文系所開辦的課程,現在擔任該聯會的主席,將促進各院校教學的發展以及推廣葡語在世界範圍內使用。
澳大人文學院院長靳洪剛教授表示,葡文系在澳大建校史上歷史最悠久,而且是葡萄牙、巴西以外最大的葡文系。多年以來,他們一直致力於葡萄牙語言文化的研究及葡語人才的培養。葡文系設有本科生、碩士及博士學位課程。招生人數由2008年約50人,增加至現在87人,年增長率為20-35%。澳大為配合政府的「一中心一平台」政策,將學院定位為「培養中英葡三語人才」的基地。「澳門的主要產業是旅遊博彩業,這個社會經濟發展取決於居民的語言能力,而澳門學生是有基礎學好不止一種外語,所以發展中英葡三語人才更為重要。下一步要做的是,如果學生主修葡語,副修應該是英語。反過來說, 主修英語的學生應該副修葡語。」
自靳教授去年12月上任後,這位傑出的語言學家開始推行葡文學士學位課程的改革,明確學生四年內的學習成果及教學目標,把課程劃分為三大階段:大一及大二是基礎語言訓練,透過密集的互動式訓練,希望學生在四個學期內葡語能力能夠達至中級階段(B1 或B2);第二階段是前往葡語國家交流,現在葡文系學生出國交流比率是70%,冀望在未來數年達至100%;最後是大三及大四的專業訓練,將葡語應用至不同領域,如翻譯、文學或語言教學、應用。
交流合作營造良好環境
靳教授表示,學院期望明、後年完成課程基本改革,而未來三至五年,大力發展合作項目,與葡語國家大學簽署合作交換協議,一方面讓澳門學生前往葡萄牙及巴西等葡語國家的大學深造交流, 另一方面澳大歡迎更多葡語國家交換生,營造豐富的葡語學習氣氛。此外, 靳教授透露,為了配合交換生計劃,澳大將把部分住宿式書院的主題之一定為葡語語言文化,定期舉辦葡語國家語言文化演講及體驗活動,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葡語技能及瞭解葡語國家的風土情懷,「把課堂跟課下結合起來,亦把語言跟文化結合起來。」
葡文系大三學生余國權認同課程改革將提高學生水平,期待明年前往葡萄牙進行交流,親身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在學習葡語上,最重要的是勇於以葡語與別人交流,他亦感謝導師不時為他們介紹練習葡語的機會,如在政府舉辦的葡韻嘉年華內擔當志願者。葡文系亦每年在校園舉辦葡語日,激發學生對葡語的熱情。「未來葡語市場發展具有很大的開拓性,中國跟巴西連繫頻繁,而非洲發展亦需要大量人才從事中葡口譯及翻譯的工作。」他指出,「這個課程可讓我打好基礎,培養葡語能力及興趣,在未來從事翻譯、教育或法律等工作。」
著重師資培訓科研質素
在課程改革外,人文學院亦推動師資培訓及培養科研人才。靳教授坦言,近年葡文系教授招聘是一大挑戰,因為不少地方也發展葡語教學。除了全球招聘傑出人才外,她強調學院也著重從自身隊伍中選拔領導人才,為領域培養科研及師資隊伍。她強調,葡文課程改革要求導師參與每一堂課的教學目標設定,掌握不同教學策略及教學評估,協助學生提升葡語能力。明年4月,澳大將第一次召開以葡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研討會,透過大型研討會議讓科研、教學團隊更上一層樓。
培養科研人才方面,葡文系現有20多位專業研究人員,針對三個領域進行不同研究,包括文學文化、應用語言學及翻譯學,未來將進一步招收葡語碩士及博士課程研究生。另外,今年人文學院將新增認知研究實驗室, 以研發人類資訊處理與語言學習的關係以及有效的學習策略及方法。
強化國際視野學習動機
莫教授明言,法學院仍不斷摸索培養中葡法律人才的不二法門,明年將評估中葡雙語法律課程首兩屆學生的學習成果,思考課程是否需要調整。「教育模式是不能一成不變, 需要不斷探索修改;社會發展瞬息萬變,我們法律課程亦要跟得上步伐。」但他明確指出,法學院下一步需加強學生的國際視野以更好地迎合澳門的發展。「澳門及中央政府皆想將澳門打造成中葡交流、貿易平台,故此,澳門法律界的其中一個重要任務是讓外界知道澳門具備條件提供中葡法律相關服務,法律界人才要走出去推廣自己。」
學習外語絕不容易,但靳教授對於學生的學習能力是沒有任何疑問。她認為課程改革四、五年後,社會便可證實葡文系學生質素上的大躍進。「澳門學生是很有潛力,很多人說澳門學生學習動機不強,但這並不是事實。我們需要幫助學生以最大限度去發展自己的興趣,幫助他們掌握學習技巧。當他們的學習能力加強,學習動機便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