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床第一件事
傳播系碩士生李孟祺( Sam)是低頭一族,每天一早起來,第一時間就是瀏覽社交媒體的最新動態,尤其是關注他有份參加的大學社團的信息。「我平均每日至少上網二至三小時, 我們這一代年輕人已很難避免社交媒體的影響, 它幾乎已進入我們的生活, 並塑造我們的life style,若要我放棄使用真的很難。」Sam形容現時使用社交媒體的習慣就像每天上班要坐車一樣,「不能說這習慣是一種沉迷吧?」現在跟以前沒有社交媒體的生活有何不同? Sam回答說:「說實話,我已忘記從前是怎樣過的,哈哈。」
社交媒體為年輕人創造了一個發表個人觀點的平台, 經常在Wechat群組發佈信息的Sam對此很認同,「以前我們的觀點是在茶餘飯後談論,現在可以隨時把個人意見post到網上,但也正因為這麼容易就能發佈評論,網上也散佈大量的假信息,所以至今我仍最相信權威媒體的信息」。
縮短人與人之間距離
社交媒體和年輕人文化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人與網絡、手機之間的關係已變得密不可分。走到街上、公共空間或聚會裡,常會發現大部分人都低頭看著手機屏幕或帶著耳機聽音樂,可以說除了人的生活基本需求如吃飯外,人們幾乎機不離手。
傳播系副教授劉世鼎在課後也會用社交媒體跟學生交流互動,他對現時年輕人使用社交媒體的現象分析指出:「10年前的人不會預言社交媒體會在生活中扮演著這麼重要的角色,但無可置疑,社交媒體使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縮短,但對部分人來說, 也存在一種物理上互動和交流變小的趨勢。Facebook這種虛擬的網絡空間不但作為一種『百無禁忌』的公共空間,讓用戶能在此平台上以對等的身份探討不同的話題,『加為朋友』的功能也讓師生關係和長幼觀念沖淡或把它顛覆。人跟人之間越來越依賴社交的平台,你會覺得人們在現實中的互動和交流反而變少了。」假設沒有互聯網,劉教授認為對經濟將會有非常大的影響,「人們也會受不了沒有這種社交方式的生活。」
衡量朋友親密度
工商管理學院二年級學生林家杰(Alex)認同社交媒體的出現使通訊更簡單,且更容易維繫感情,「我多使用微信作為主要的溝通工具,如約書院內的同學進餐以及與美國友人聯絡等。我也會通過朋友圈來分享自己的心情和經歷,分享快樂也是一件好事。在社交媒體向朋友求助或借物品也很方便,可避免面對面提出的尷尬。」但他對於同時間在多個平台發佈同一內容則很反感,「這對我是一種精神摧殘。」
Alex以瀏覽手機來衡量朋友的親密度,他認為「如果與你面對面也瀏覽手機的人,那就證明你們之間的關係不太親密。按我的經驗來看,一般關係比較好的朋友,聚會中玩手機的情況反而會較少;而關係比較疏離的人卻偏向於更新手機內容,一般不能融入到聚會中的話題當中。」
失去關注其它事物的時間
使用社交媒體既有好處也有壞的影響,正如傳播系副教授吳玫所言:「社交媒體令到資訊搜索與友人聯繫更便捷,但我們每天只有24小時,若時刻都關注它的動態,例如經常花時間去瀏覽食物圖片或經常把自拍上傳分享,就會失去關注其他事物的時間,因此要懂得分配和使用你的時間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