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大學新校區是粵澳合作的標誌性項目,由承建商廣東南粵集團有限公司負責建設,澳大則以用家的身份參與相關的協調工作。自2 0 0 9 年新校區獲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後,澳大各部門人員陸續展開與新校園的各項工作。三年多來,在澳大一方,由建設到籌備搬遷的各個階段,在沒前車可鑑下,每位工作人員緊守崗位、克服史無前例的種種挑戰。在另一邊廂的橫琴,逾萬工人在這塊土地上日夜奮戰,60多幢建築物一座接一座拔地而起, 是他們的汗水成就了今天的新校園。《澳大新語》走訪了三位於工地工作的夥伴以及12位澳大職員,與讀者訴說他們這一千多個日與夜的難忘故事……
「我估計在全世界都很難見到。」
馬蔭賢
所屬單位:廣東南粵集團建設有限公司(承建商)
負責新校園相關的工作:管理工人施工
來自承建商的馬蔭賢是在2011年5月新校區進入建築階段後才進場工作的,回憶第一次踏進新校區,他的第一感覺是:「這麼大啊,工作到幾時才是盡頭?」
馬蔭賢說,同時興建60多幢大樓,需要做好整套規劃方案,「在內地,我參與興建了很多學校,但像澳大新校區這麼大規模,而且要一次到位的項目,整套規劃都很完善,我估計在全世界都很難見到。也正因工程規模龐大,所以好多工作不能到現場才做,須預先作好準備,到現場是監督工人有沒有落實方案的要求,否則就會亂套。」
馬蔭賢表示,進入新校區工作以來,面對困難數之不盡,每天總有新難題要解決,「最困難是施工初期,由於土質複雜,需要採用真空預壓進行軟基處理,這對工人的技術要求也相應提高。加上內地和澳門標準不一樣,哪方標準高就跟哪方,因此提高了工程的標準。另外對審批材料技術的要求也相當高,這些加起來,就大大增加了施工難度。」
在建設高峰期,有逾萬名工人在新校區日夜作業,馬蔭賢施工範圍所管理的工人約2,000名,「工人們都很配合,工作積極,大家都想把工作快些做好,因此壓力很大。現在看到校園由平地到一幢幢大樓建立起來,內心是有點成就感。」「我能親身參與,非常難得,也很有自豪感。」
鄭曉明
所屬單位:廣東南粵集團建設有限公司(承建商)
負責新校園相關的工作:隧道技術協調和管理
由於新校區屬粵澳兩地合作項目,工程涉及跨境施工,加上兩地不同標準、法律等因素,大大增加了協調工作的難度。為成功實施澳大新校區項目,確保項目的進度、質量、安全和成本目標,據悉,廣東南粵集團組建了一支由400多名各專業技術和業務骨幹組成的項目管理團隊,對項目進行總體控制、技術協調和現場監督。
2009年來到新校區工作的鄭曉明,是這支南粵團隊的核心成員之一,他主力負責隧道技術協調和管理方面的工作,工作範疇包括前期組織工程測量、地質堪察、方案設計、施工圖設計、組織專家論證等。回望在新校區工作的三年多日子,鄭曉明感觸良多。他表示,隧道工程引入了多項新技術,具七級抗震能力,並按百年一遇防洪標準設計,隧道基坑開挖工程量龐大,整項工程開挖出的泥土達62萬立方米,可見其工程之艱鉅。「新校區項目獲兩地政府重視,建設的部門和人員眾多,大家住在這裡,吃在這裡,全身心投入工作,親身感受到不分上下、全力投入的拼搏神,很受鼓舞和感染。大家彼此間很有默契,令工作效益提高。澳門方對技術要求很嚴謹,自己也從中獲益很大。」
鄭曉明形容過去三年差不多都是在校園裡度過的,難得有機會才放假回一次在深圳的家。有時候甚至在返家途中,仍要繼續透過手機短信和電郵與新校區的工程人員聯絡,互通信息,繼續工作。「在新校區工作留下了很多難忘回憶,大家都知道時間短、任務重,但一起為趕工程而努力奮鬥,通宵作業,非常難忘。今天見到新校區和隧道能夠完工,很開心,這都是靠團隊努力的成果。我能親身參與這麼有影響力的工程,真是非常難得,也很有自豪感。」
「為了向澳門交出滿意的項目,確實付出了很多。」
羅軍容
所屬單位:廣東南粵集團建設有限公司(承建商)
負責新校園相關的工作:大學會堂、行政樓、體育設施、科技學院、健康科學學院、工程建設等現場管理及協調工作。
羅軍容是南粵的工程管理部工程師,2010年5月來到新校區工作,當時新校區還是到處沙泥,一片荒草。他回憶自己當時的感受是,「能夠參與這麼重要的建設項目,確是一個很好展示自己能力的大好機會。」三年來,他全身心投入新校區的建設,渡過了這段艱辛、難忘的日子。
在羅軍容負責的工作中,最大的挑戰,是處理大學會堂和行政樓相連的地下停車場,「由於該地原本是排洪渠,淤泥深,拋填石多,地質十分複雜。工程人員要開挖的地下停車場,面積達三萬平方米,工程難度非常大。大學會堂內設有一個專業升降舞台,要求開挖負九米深,這屬功能非常強大的設計要求,大大增加了工程的複雜性。加上澳門方對工程標準要求很高,在施工時間很短的情況下,我們需要投入更多時間和設備去做。」
羅軍容表示,新校區工程難度之大還體現在很多建築細節上,例如,全校建築物使用的石材達22萬平方米,在60多幢建築中,使用石材的建築物超過一半,至於大學會堂、行政樓、圖書館、大學展館、中央教學樓,更是整幢外牆都使用石材,以及全部採用掛石的施工工藝,「這些石材都是從福建的礦山開採,品質和顏色都經何鏡堂院士親自鑑定,僅搬運石材就動用了2,000多輛車次,花了三個多月才完成鋪石材的工序。」
在這段為新校區拼搏的日子裡,羅軍容可謂有得也有失,「學到了很多新東西,尤其是從澳門工作人員身上學到人才培養和項目管理的技巧,但也失去了不少陪伴家人的時間,早一陣子,我五歲的女兒入院做手術,自己也沒法抽空回去看看,心裡也很難過。其實不單是我,身邊很多同事也一樣,為了向澳門交出滿意的項目,確實付出了很多。」
羅軍容形容,三年來,同事們都處於非常緊張的狀態,在最後衝刺階段更是一絲也不能鬆懈。他說,「要待新校區完全交付後,我們才能真正鬆一口氣。」
「新校園又是另一新挑戰。」
宋傑堯
所屬單位:澳大校園發展部
負責新校園相關的工作:統籌新校園建築規劃、後續建設工程、監督新校園建設進度。
澳大校園發展部總監宋傑堯1985年加入澳門大學(前東亞大學)之前,在一間負責澳大樓宇建設項目的建築公司任駐地盤經理,他曾主理興建的大學建築物包括大豐樓、王寬誠樓、文化中心及何賢中心等等。加入澳大至今,宋傑堯所在部門的職能不斷更新,幾乎和澳大成長足跡步步相扣:從「總務部」到「校園管理部」再到由「校園管理部」分拆組成的「校園發展部」,人數也由最初的六、七人增至現時20多人。
2009年,澳大新校園項目批准下來之後,原來遙不可及的夢想突然變成觸手可及的現實,「我們就開始想,要求建一個怎樣的校園呢?」在學校管理層帶領下,有關同事曾作多次外訪,參觀各地高校的校園規劃構思及經驗,並搜集高校規劃面積指標等相關資料作參考。「當時在手頭資料嚴重不足的情況下,要寫一份較詳盡的校園規劃書,在約一個月內做好幾十棟樓的使用要求及設計任務書,以供有關設計及承建單位依從進行設計及工程估算等工作。比如要多少棟建築物?樓房的功能是什麼?需要什麼設施?辦公室的面積標準?課室的基本分佈及數量?學生宿舍要多少面積?並需訂定學生數量分配、師生比例等等的數據,還要收集各部門想法,比如需具什麼中心?什麼實驗室?日後校園的運作模式等都要考慮,在當時僅有的人力資源下,我們日夜趕工,非常辛苦。」
新校園建設規模巨大,且預定建設期短促,「在新校園設計期間要看很多圖紙,看完後要在短期內作回覆、出意見書,一個星期至少要出兩、三份意見書,然後還要和承建(南粵)、設計單位開會,逐一討論每份意見書的內容,每次都要花最少大半天。」2009年底至2011年,宋傑堯與其團隊處理了兩萬張圖紙,他說那段時間幾乎所有同事都要加班,夜晚到11時多才回家已是司空見慣。說起來,宋傑堯的團隊非常多元化:除了各有所擅的澳門同事之外,也有部分來自外地,如曾參任廣州大學城建設指揮,熟悉國內建築事務的內地同事;有台灣來的園林工程師及建築師;馬來西亞藉的工料測量師、還有四位香港同事,他們分別在大型建設、機電和項目管理方面均擁有豐富經驗……。雖然團隊成員背景各不相同,但大家合作無間,並肩扛起新校區這史無前例的大項目。
在新校區進入驗收但仍處於內地管轄階段,宋傑堯要不時兩地穿梭,「我基本每週去最少一次(新校區)。今年3、4月份開始的建築物驗收初期的工作量很大。同期需處理大量的校園後續建設工程,有很多功夫要跟進,如負責及跟進設計、開標、評標等程序。」隨著新校區於7月正式交由澳門管轄後,校園發展部成為第一個全面遷往新校區內辦公的部門。
回顧三年多來的風風雨雨,宋傑堯說心境有高潮起伏,「試過有段時間趕計劃書、看圖則,很辛苦。有時原本認為對大學有利的設計構思,因種種原因而被否定或不能順利執行時,難免也有不開心及感到挫敗,但事後想想,這麼大的項目,牽涉的單位眾多,過程中難免遇到不同意見及決定,對錯難辨,實不應有所介懷。自己最深刻的感受是,看到大家從頭到尾都那麼團結,那麼積極踴躍參與及投入工作,從校長到每個職員都是如此,同事間的情感自然變得更緊密。」
如今宋傑堯一方面對氹仔校區依依不捨,另一方面也為新校區的建設成果心感雀躍,「無論如何,澳大舊校園能在一個這麼小的地方發揮出這麼多功能,的確非常難得。當然,新校區提供了更大、更宏偉的空間供師生學習生活,而一片這麼大的地方,如何善於利用、發展和管理,又是另一新挑戰。」
「大家都希望盡力做到最好。」
黎明佳
所屬單位:澳大校園管理部
負責新校園相關的工作:負責新校園家具購置、現校園家具盤點,以及交通、保安、清潔及資產管理等。
回想起來,校園管理部保安及交通事務處黎明佳(Dick)處長還記得,2010年4月的一天,黎日隆副校長把他叫到辦公室,問他有沒有興趣負責新校園其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就這樣,Dick調入校長辦公室並承擔起一項全新任務──整個新校園逾10萬件新造家具及小型設備配置工作,同時還負責重新盤點現校園全部約五萬件家具。
Dick原本負責學校的保安、清潔及資產管理等工作,早在2009年,他所在部門就已經承擔起不少與新校園有關的工作,「當初在很短時間內要提供大量資料供設計之用,比如清潔、綠化、保安及財產管理等各個組別工作及放置物品所需的空間等,還有倘大的新校園內60多幢建築物的保安服務如何分區管理?區域該有多大?需要什麼設備等等。突然接手這麼大規模的項目,又從沒有類似經驗,而且只有三年這麼短的時間,對我及同事來講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也是難得的機遇及很新鮮的體驗。」
負責新校園的家具購置這項工作,聽起來雖然容易,做起來卻龐雜無比,「比如說,有多少間教室?多少間辦公室?有多少人辦公?需要哪些家具?還有書院及職員宿舍有多少間房?單/雙人房有多少?將會有多少人入住?……前期要看圖計算準確的辦公室、宿舍、課室、實驗室、茶水間及洗手間等使用數量,還要定出各類房間家具標準及數量,才能為整個項目做出較準確之預算。如果初始的數字不準確,到後期發現預算有很大出入的話,時間緊迫再改動較困難。」同樣的挑戰,亦在保安系統的組建方面,「比如說選擇哪一種保安系統?利用門禁系統及中央監視系統協助保安工作,以減少人員數量?還是在每幢建築物配置保安人員?」
三年來,他們走訪了香港、台灣、新加坡等地的大學,參考不同的方案,再配合澳大新校園實際情況來研究,最後,Dick和他的團隊提出「分區管理」概念,將校園分成若干個區域,再將保安監控單位集中於一區集中管理,更方便也更有效。「由於新校園將使用較先進的樓宇管理系統、消防系統、門禁系統及中央監視系統、智能燈控系統、電梯對講機系統等,故可節省人手。但需要詳細安排閉路電視鏡頭及門禁系統的門鎖分配等,需要看每一張圖紙,仔細研究了每一棟建築物每一層樓作分配及安排,來來回回看了很多遍,非常花時間,但那些圖紙都給我們看得滾瓜爛熟了。」
較早前,當新校園仍處於工地狀態並由南粵管理,出入隧道的車輛均須與南粵協調,取得車輛行車證才可進入新校園。目前,已為近200輛大學的職員車及外判車輛辦理了行車證,亦需對該等車輛進行監管,確保其於新校園內遵守與南粵協議的泊車管理規條。Dick每天都要奔走於新校園和現校園之間,處理新校園保安及交通事務和家具運送及安裝等問題,另外,由於新校園已有一千多名學生入住,亦需與交通事務局方面協調公交路線等等各項事務。回顧三年多的日子,Dick說最困難的是面對時間方面不確定性,「最大挑戰是很難有落實的時間表,就拿家具來說,新校園所需的十萬件家具,生產、運送、安裝都需要時間,如果時間表不確定,處理起來難度就很大,部分家具的供貨期前後改了三次,我們花了很多時間與供應商協調。可幸的是,無論保安、交通及家具購置各項工作都有一班不辭勞苦、任勞任怨的團隊拍檔同心協力去協助處理。」
8月份首批家具搬入新校園宿舍後,Dick隨即與安健及環境事務辦公室合作,進行首次甲醛和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含量的測試,更邀請學生會代表一起參與,「測試結果顯示,甲醛含量達到安全標準,證明製造商有根據招標要求採用環保木材。」也許,這一刻,對於黎明佳處長來說,是最令人欣慰的時刻,「我們一班同事都很搏命,大家都希望盡力做到最好,為遷校工作劃上完美句號。」「新校園是大家工作的動力和目標。」
陳勝勇
所屬單位:澳大校園管理部
負責新校園相關的工作:樓宇土建維修及養護
人稱「勇兄」的陳勝勇,1979年加入澳大前身東亞大學駐地盤工程師寫字樓,成為澳大第一代建築工程人員,受聘於東亞大學的創辦公司Ricci Island West Ltd.。30多年來,他見證了澳大從零開始,到規模漸漸擴大的各個成長歷程。2009年,當他獲悉中央撥出一塊比澳大現校園大20倍的土地興建新校園這個震撼消息後,不禁驚嘆:「能有這麼大的地方發展,往後澳大一定無可限量!」
「剛建校時,真的可以用荒郊野嶺去形容大學的環境,我們要用水車運水上山,要用發電機發電,創校時期真是非常艱難。全校只有數十名學生,建築物也只有三座,分別是大豐樓、第一座宿舍和第二座宿舍,課室數量非常少。大學正式開課後,發現課室不夠,唯有急急用貨櫃組裝來充當臨時課室。」勇兄對當年建校的艱辛點滴仍記憶猶新。
回憶在澳大30多年的工作,最令勇兄頭痛的就是校園面積狹窄的問題,「澳大的土地資源及樓宇空間面積一直相當緊絀,學生和教職員常感嘆地方不敷應用,我們負責校園建設的只好絞盡腦汁,千方百計配合大學的發展需要,在有限空間內想辦法找地方改建。比如,何賢會議中心,當年設計是用來做餐廳的,其後改為圖書館,之後又用來做學院辦公室、課室、實驗室,反覆修改,都為配合教學的需要。」
他形容最辛苦的階段,是大學被政府收購後,由2,000多名學生迅速擴展至3,000多名學生的發展階段,「教員辦公室、學生課室及教學設施,對空間需求相應增大,地方又不多,我們只好不斷反覆裝修和改裝樓宇空間,應付需要。」位於銀禧樓對面那一排被澳大人稱為「鐵皮屋」的實驗室,勇兄指當年構想是用三年左右,應該可以搬入新的大樓,殊不知竟使用至今,歷時逾廿載,可見澳大的校園空間實在不夠應用。
校園空間不足,確實局限了大學的發展,2009年中央批出在橫琴建新校園的好消息,從此改寫澳大「有校無園」的歷史,勇兄對此深感興奮:「當知道新校園空間比現校園大20倍之後,真是難以想像,未來大學可以發展到甚麼程度。」但與此同時,勇兄也擔心新校園的大規模,將給維護和管理工作帶來一定的挑戰,「過去三年,大家都在積極計劃和預備,如計算將來要增加多少設備,如何管理和維修,以及人手調配等,做好充足準備,搬進去的時候就不會手忙腳亂。」
三年來,勇兄見身邊同事默默為新校園日以繼夜埋頭苦幹,無怨無悔,專心一意為完成新校園項目努力工作,「新校園是大家工作的動力和目標,雖然帶來龐大的工作量,但大家在一起工作得開心,就不會去計較。」勇兄坦言,經歷了從大學創校到新校園的各個階段,滿足感非常大。他也相信,澳大未來的發展一定會更好、更快。「將60多幢大樓接生到這世界上來。」
劉梨麗
所屬單位:澳大校園發展部
負責新校園相關的工作:撰寫新校園設計任務書,規劃新校園建築物未來空間及資源的分配,規劃新校園的學習共享空間、開放實驗室及監督承建商的施工進度等。
劉梨麗(Lila)從2009年開始參與新校園的籌備工作,她形容橫琴當時還是一片蕉林,遍地泥濘,荒無人煙。但過去三年多來,新校園大興土木,憑著全校上下的齊心努力,將許多不可能變為可能,新校園轉眼間就要投入運作。她笑言自己像一名產科醫生,「將60多幢大樓接生到這世界上來」。
她工作量最大的,就是撰寫設計任務書,規劃新校園60多幢建築物的用途。她說:「這是一個很難忘的經歷,讓我了解到原來是這樣的。」期間她要與澳大各部門代表洽談發展需要,亦要參與多場校政會議,收集澳大師生職員的意見。她表示,相關部門的工作都是根據設計任務書的數據來執行的,所以倍感壓力。由於工作量繁重,建設初期經常要在辦公室通宵達旦趕工,過「沒有假期」的日子,但她說,辛勞的不單只自已,「還有趙偉校長、校董會主席謝志偉博士,他們也不辭勞苦與員工一起走在最前線,也蠻讓人感動的。」
Lila表示,另一具挑戰性的工作,是規劃學習共享空間、住宿式書院與開放式科研基地。由於澳門沒有相關經驗,因此她與同事走訪了許多世界著名學府觀摩學習。她先後到了香港、新加坡的大學參考學習共享空間的規劃,去台灣的大學考察園林式建築和吸取整體規劃的經驗,還到過美國耶魯、普林斯頓及英國牛津等大學參考住宿式書院的設計。她說:「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嶄新的經驗,可以到許多夢寐以求的大學參觀。」
過去三年多的拼搏日子中,雖然面對極大的工作壓力,但Lila反而把這些壓力視為學習動力,「可以參與新校園規劃,受益匪淺,畢竟,這麼大的工程,興建60多幢的建築,是很難得的經驗,有幸參與也感到很榮幸。」
「參與新校園的建設真是千載難逢的機遇。」
李傳義
所屬單位:澳大校園發展部
負責新校園相關的工作:新校園公共市政工程的設計及圖則審核、包括市政道路、給水排水、強電弱電、排污系統及地下管網鋪設及相關協調。
擁有30多年工程策劃及建設管理經驗、曾參與多項國內外大型基建工程的李傳義於2009年起加入澳大團隊。早期主要參與策劃新校園的公共市政工程,例如水、電、氣等能源管網的設計及審核。到建設的中後期,主要參與地盤會議、監管各單項工程的進度以及執行狀況等。每週至少要到新校園視察四至五次的他,還要不斷和承建商及管理公司交涉,表達澳大在規劃建設上的意願。
回首過去三年多的工作,李傳義坦言土木工程建設並非高科技,整個項目中最具挑戰性的,並非建設層面,反而是與多方面的溝通和協調。新校區地理位置特殊,跨境工程衍生許多法律及管理難題,如在工程中遇到一個問題,得與多方開多達十數次的會議洽商解決辦法。
新校園內所有用料及工程都是按最高標準,即澳門方標準高就跟澳門,國內標準高就跟國內,這是增加工作程難度的原因之一。若一旦發現施工有問題,澳大就以用家身份向南粵提出及時修改建議,這亦延長了工程的進度以及增加團隊的工作量。
由於新校園工程採用「邊設計邊施工」的運作模式,為李傳義及其團隊帶來巨大的工作量。從設計基礎方案、草則、正則、施工則,一次裝修到精裝修各個階段,涉及圖則多達十萬份。「在規劃設計階段,審圖工作量繁重,日夜趕工,連假期也要取消。」李傳義表示,新校園的設計是經過精心規劃的系統性設計,在國內外都比較少見到這樣一次性規劃建設的校園,而且採用現代化設備加上環保的概念,例如引入貫穿全校的再生水系統、湖水雨水淨化系統、防洪排澇系統、天然氣系統和太陽能熱水系統,屬澳門首次大規模採用的環保概念系統。
李傳義曾有超過30年的大學建設經歷,對大學建設工作有濃厚的感情,他認為「能夠參與新校園的建設真是千載難逢的機遇,感到非常榮幸,不但可以挑戰自己,還可以豐富職業生涯。」
「休息一下,繼續上路。」
許惠芳
所屬單位:澳大校長辦公室
負責新校園相關的工作:新校園項目的行政支援和協調任職校長辦公室的許惠芳,是澳大校內少數幾位最早知道新校園項目的職員之一,她記得那天是2009年1月29日,「那天晚上黎(日隆)副校打電話給我,說要馬上準備一份給政府的建議書,是關於澳大的新校園項目。」當晚,她匆匆趕回學校,幫忙起草文件,就此踏上一段從未經歷過的全新旅程。
作為新校園行政及支援項目主任,許惠芳主要負責新校園項目的行政支援和協調,「從最開始撰寫提交給政府的建議書,到後來開會的材料準備、文件整理,我均有參與。有時候校長看見我,會開玩笑地說我最清楚(新校園項目的)全過程。」隨著新校園項目逐漸落實,籌備工作也漸趨繁忙起來,「當時我們經常要與負責項目設計的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在承建商位於珠海的辦公室開會。在大學管理層與設計師溝通的過程中,我負責相關的行政工作。後來等圖紙出來了,又要幫忙準備文件,轉發給校董會、校長室以及各相關部門,安排會議,以討論設計風格是否符合校方所提出的要求,再與建設發展辦公室不斷來回地溝通協調。」
到後期的項目工程開展、校園搬遷等階段,許惠芳亦是主要聯絡人之一,負責協助副校長協調各工作小組的相關工作,「最近這一年,我主要協助趙校長、黎副校長跟進新校園整體協調,排相關部門人員開會,商討需要處理的各項工作。然後準備工作報告,向校內外不同部門定期匯報進展。」
許惠芳同時還兼任幾個相關委員會的秘書,她憶述最艱難的是剛開始的那段時間,「一來很多事還不熟悉,二來工作量非常繁重,要協調不同單位,又要配合校管理層的時間,還要兼顧各個項目的『死線』(Deadline),那時經常工作到凌晨兩、三點鐘。」繁忙工作之餘,她也抓緊時間進修,比如修讀採購課程。繁忙的工作,不但令她減少了陪伴家人和朋友的時間,就連身體健康也不時響起警號──因幾乎要無間斷地在電腦前工作,她曾因過度勞損而致雙手難以抬起,為此看遍中西醫,不同醫生開的「藥方」幾乎一樣──多多休息。所幸努力有功,她對手頭的繁雜工作逐漸駕輕就熟,「這三、四年來,我不斷吸收經驗,現在很多和新校園有關的會議,需要準備些什麼材料、商討什麼議題、哪些地方要提醒管理層留意,我都大約心中有數,儘量自動自覺地預先做好。」
2004年加入澳大工作、本身畢業於澳大教育學院的許惠芳說,當初聽到澳大終於會有一座新校園的時候,內心倍感雀躍,「從當年在澳大讀書到現在,眼見大學的空間越來越不敷使用,我覺得新校園可創設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回想走過的數年歷程,許惠芳說,從四年前(2009年12月20日)的澳大橫琴校區奠基典禮,到最近(今年7月20日)新校園終於交付特區政府,有幸見證此一階段性飛躍,高興之餘,更是感觸良多。
如今這段旅程即將抵達終點,她內心又有何感受?「我的最大感受就是,澳大的同事們真的好厲害,面對這麼困難、大型的(新校園)項目,大家都盡力做到最好。過程中更互相支持、互相學習,很了不起。」展望未來,許惠芳希望等在新校園安頓下來之後,大家都可以好好休息一下,「衝了這麼些年,很多同事付出了很多,也是時候略作休息一下,檢視成果,總結經驗,然後再繼續上路。就像接受這次訪問,對我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梳理一下幾年來的感受。」休息,是為了走更長的路。對於即將遷入新校園,展開另一段精彩校園人生的澳大人來說,何嘗不亦如是?
「就是一個字──忙。」
張惠琴
所屬單位:澳大傳訊部
負責新校園相關的工作:統籌新校園項目的宣傳推廣及公關工作
對於澳門大學傳訊總監張惠琴來說,新校園項目帶給她的最大感觸,可以濃縮成一個字──「忙」,「基本上從這個項目一開始,我的部門就要負責不斷地帶人去參觀,還有開展相應公關工作、舉行相關諮詢會等等。」她透露,新校園從構思規劃到建設啟用的過程中,傳訊部主要負責相關的溝通、公關、宣傳與推廣工作,「剛開始外界有很多疑問和擔心,比如是否需要過關?能否使用澳門的網絡等,我們因此做了大量的文宣工作。不過,到現階段,師生對新校園的瞭解多了,更有不少讚美和期待。」
在橫琴建一座新校園的想法,引發了澳門社會高度關注,從2009年初到同年6月27日人大常委會通過相關法律的這段「真空期」,給張惠琴帶來了不少苦惱,「因為當時還未能對外公佈,所以,我們需要透過適當的渠道、採取適當的方式,將訊息帶給公眾。這段時期的工作有很大的挑戰,我們前後舉辦了20多場諮詢會向外界說明在橫琴建新校園的必要性。後來到規劃設計的階段,作為『用家』的澳大也希望能提供一些意見,所以我們又開展了很多的諮詢工作。」
2010年,新校園正式動工,傳訊部的工作重點轉向澳門社區和海外,「新校園不僅是澳大、澳門的事情,也希望吸引國際媒體關注,這對推廣澳門大學的形象,也是非常有益的。」之後兩年,新校園工程如火如荼興建,傳訊部開始轉為加強校內溝通的工作,比如不斷更新工程的最新進展,「務求令校內師生有參與感,而不是以為新校園只是學校管理層的事情。」這段時間,傳訊部要頻密接待訪客和師生前往新校園工地參觀,並負責相關設計、宣傳,以及協調各地媒體的採訪報導工作。這三年多的日子裡,張惠琴的工作日程塞得滿滿的,同事們也要經常加班加點工作,非常辛苦。但當親眼見證在短短三、四年之間,新校區從當年的一塊平地到今天的壯觀校園,「真的感到非常震撼,也感觸良多。」她笑言,「我兩個兒子也在新校園建設期間出生,他們在我肚子裡已見証新校園的誕生。」
而今展望充滿無限可能的未來,張惠琴又有何寄望?「新校園有新的硬件去配合大學、教育理念和政策,這令我們在宣傳推廣方面有更大發揮空間。大學制定的發展目標和策略也非常明確,我們也更容易配合校方政策開展工作。還有就是, 從本地社區角度出發,大家都看見了我們的努力,我相信,大學日後會更容易獲得社區的認同,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就是一個字──大。」
張愛華
所屬單位:澳大傳訊部
負責新校園相關的工作:拍攝新校園工程進展的照片和影片
在任職傳訊部的張愛華(Ella)的腦海裡,對於新校園的最早記憶,是在2009年6月27日人大常委會通過相關法律後、某次連同澳大相關人員前往橫琴考察,「記得那天又熱又曬,新校區選址還是一片蕉林,分不清界限。我記得自己站立的地方還有一大片蠔殼。當時其實我也不是很清楚新校園的具體位置,結果那張照片還拍錯了地方,後來要驅車前往另一處背景是新校園的地點再拍。」
新校園項目初步落實後,傳訊部已開始計劃用鏡頭記錄新校園逐漸成形的過程,「這段時間的新校園,變化必定日新月異,如果不馬上用鏡頭捕捉下來,過去了就沒有了。」新校園項目正式落實後,Ella便與上司張惠琴一起與學生尋找最適合拍攝的地點,甚至向經常到路環的行山者打探,「我們不停地找,路環天文台、威尼斯人和金都酒店的樓頂、媽祖廟、路環污水處理廠樓頂,甚至蓮花大橋的中央橋面,都試過了。」
最後她們在路環選擇了三處主要拍攝地點,分別是:保安高校飛虎隊訓練場的樓頂、路環媽祖廟和污水處理廠樓頂。「其實過程是非常艱辛的,因為要到不同的地方視察,整座山都跑遍了,就是為尋找一個適合架設相機拍攝的定點,期間也涉及很多協調工作,比如溝通聯絡、文件往來。」話雖如此,但最後總算找到合適地點,拍攝和錄影工作也順利開展了起來,讓她們內心滿懷欣慰。
剛開始的時候,Ella和一位學生助手負責拍攝和錄影工作。因早期新校園主要進行土地平整工作,故校區外觀變化並不大,大概每星期去路環和氹仔拍攝一次,每個月進入新校園工地拍攝一次,到後期才開始增加次數。「真的要感謝保安高校方面鼎力相助,他們不但允許我們在飛虎訓練場的樓頂設置攝影機盒,而且因為攝影機要靠人手運作,所以我們把鑰匙交給教官,於每週一和週三的固定時間,幫我們按快門拍攝照片,而我就於每週的固定拍攝日上去收回記憶卡。」
回憶起那段日子,Ella說艱苦驚險的場面都有不少,「最驚險就是我們要爬那座飛虎隊訓練場的大樓,那樓房有七層樓高,樓頂周圍沒有圍欄,有畏高的我第一次爬上去時,心裡很害怕,完全不敢往下望,腿也嚇得一直抖震,很擔心會掉下去。還有一次坐車去媽祖廟拍攝地點時,司機開車很快,加上上山的路迂迴曲折,結果暈車。下車時我面色蒼白一片,幾乎站立不住,休息一會後,才能拿起沉重的攝影器材爬完長長的梯級上到廟頂拍攝。這些經驗很是難忘。」如是過了一年多之後,部門安排了專職同事承擔攝影和錄影工作,Ella也逐漸抽身。
問Ella參與新校區工作的最深感受,她說,「感覺就是一個字:大。望著偌大的新校園,有時都不知道從何拍起,從一端走到另一端也相當費勁,所以我每次都會著重拍攝一些新的變化為主。」然而,眼見新校區從一塊平地變成今天的校園,Ella說自己內心也難抑激動,「因為工作關係,這幾年自己訪問了不少參與新校區工程的相關人員,知道背後真的很辛苦,大家都為新校園做了很多工作,付出了很多。我能夠在一旁用圖片和文字記錄著這段歷史,看著新校園從無到有的轉變,好像和他們一起經歷整個階段,感受自然又更深一層。」
「我都覺得好自豪。」
鄭炳光
所屬單位:文化視窗發展有限公司(外判商)
負責新校園相關的工作:專載澳大管理層及員工到新校園開會
工作兩年多來,有很多難忘的回憶,試過載校園發展部總監宋傑堯和其他同事去新校園開會至差不多半夜,早已錯過橫琴口岸關門的鐘數(晚上8時),只好迅速趕去拱北,抵達關口時差不多12時,好險!差點就要留在拱北過夜。另外,也試過車子駛進新校園的浮沙裡面,整部車陷入淤泥裡,最後要出動南粵方面急召吊車來,花了兩個小時,才把車吊起去清洗。望著成身黃泥的新車,真是有點無奈,不過,當時自己最擔心的,還是怕因此誤了下一個任務。
在澳大工作以來,鄭炳光說,最大的感受是認識了很多人,大家都很好聊。所有現任學院院長第一次去參觀新校園,都是我接送他們的。這兩年,澳大不少人來來往往,但通常第一次到新校園,大家都會說一句「好大,好壯觀」。能夠參與新校園的工作,我都覺得好自豪,以後我一定會帶太太和子女來看一看,感受一下新校園的環境。
「澳門史上最大規模、最艱鉅的圖書館大搬家!」
王國強
所屬單位:澳大大學圖書館
負責新校園相關的工作:統籌圖書館的採購、搬遷、規劃和佈局。
「這次可說是澳門歷史上最大規模、最艱鉅的圖書館大搬家!」圖書館副館長王國強(Raymond)說,過去三年,他與同事花了大量時間和精力籌備圖書館的搬遷工作,彼此同力合作。
圖書館搬遷行動將分兩階段:第一階段主要搬師生和讀者最急需的書籍,以及閉架書、舊期刊和罕用書庫的書;第二階段主要搬遷師生並不急用的古籍和舊報紙。Raymond表示,這麼龐大的搬遷行動,過程中必然會面對不少挑戰。「目前,具編目的館藏書庫約50萬冊,不在編目內的書籍也有約15萬冊,加上無以計數的期刊和舊報紙,數量相當驚人。這次合共大概要搬四萬箱物件。由於現館的藏書區只有一個樓層,但新校園圖書館的藏書區卻有四個樓層,最大難度是如何將一個樓層的圖書分進四個樓層,故此在裝箱前就要準確計算出平均每一樓層可容納多少冊書,還要準確計算並預留每個藏書區日後擴展的空間。另外,由於現館的書架是七層,而新校園的書架是六層,這亦會增加我們工作的難度。」
起初Raymond最擔心人手問題,當後來校方表示會全力支持圖書館找外判搬運公司合作處理,Raymond頓時放下心頭大石。回想由籌備到搬遷的過程,Raymond說最難忘是規劃搬遷的階段,「初期我們對新館的佈局完全不掌握,只憑圖則去想像將來如何分區、如何按區擺放書架,因此花了很多功夫去計算新館的容量和體積,但估算出來的結果與實際又會少少差距,令工作大大增加難度。」新館整個佈局的計算,都由Raymond一手一腳完成,「現館內有160種不同的館藏,將來如何分區和佈置?這就好比下棋一樣,計算時的思維一定要連貫,不能錯配,因此由一人獨力完成會更好。」Raymond在圖書館工作了20多年,對圖書館裡每一物件的擺放位置都瞭若指掌,這份工作也確實非他莫屬。
圖書館因搬家而需休館多久?被視為圖書館能力的最佳考驗。慶幸澳大圖書館曾有過一次大規模搬遷,而那次的經驗,這次就可派上用場。Raymond說:「1999年由何賢中心的圖書館搬至現館,那時館藏圖書約14萬冊,前後花了三個月時間籌備,兩週內完成搬書。儘管目前藏書量比之前增加了三倍多,但因有了上次的經驗,我們有信心在三週內完成搬書工作。」圖書館亦會將一些零散特藏書籍交由學生負責,讓學生學習如何組織搬遷工作,作為課外教育的好機會。
現在圖書館內大約有130排書架、總長約10公里的圖書,約等於兩條澳門友誼大橋的長度,搬入新館後,還將增加約一倍的書架數量,而現有書架將用於新校區圖書館的擴展區域,以及改裝成新的密集式書架。而在遷館期間,師生讀者仍可繼續使用電子圖書館的網上系統查閱資料或檢索論文。Raymond說,圖書館電子資料庫系統將僅在搬館的最後一天才關閉,然後將伺服器搬至新校園後,系統亦會於翌日重新啟動。
對於新圖書館的未來發展,Raymond充滿期待:新館面積有32 ,000平方米,實用面積18,000平方米,可容納圖書約100萬冊,料可足夠應付未來三至五年的擴展。但隨著書籍的增長,書庫始終也會飽和,「圖書館未來將會朝電子書和密集式書庫相結合的方向發展,會發展成全澳最大的電動密集式書架展示區,新館日後也會提供更多服務,繼續與澳門社區共享資源。」
「每一天都過得特別快。」
林亮雄
所屬單位:澳大健康科學學院
負責新校園相關的工作:統籌科技學院實驗室的採購、搬遷、規劃和佈局。
林亮雄是澳大土木及環境工程系學士和碩士畢業生,他於1995年加入科技學院,對學院和實驗室的工作十分熟悉。現時他剛被調至健康科學學院工作,同時也繼續處理科技學院實驗室的大規模搬遷工作。三年前,當獲悉要搬往橫琴新校園後,林亮雄在院長和上司的支持下,與同事馬上著手規劃和準備實驗室的搬遷工作,並在顧問公司協助下,制定了一套細緻的搬遷方案,為迎接複雜的搬遷工作做好準備。
林亮雄坦言,搬遷實驗室最困難的地方,主要是人手不足,「平均每一個實驗室技術員負責搬2.6個實驗室,人手確實很緊張」。其次是精密儀器和重型實驗儀器的搬動也非常困難。「科技學院共有58個實驗室,總共有6,200多件儀器,將需約26個不同供應商負責拆卸、搬動、重新安裝及調校,當中涉及特殊搬運採購項目就有50項,相關協調工作非常繁複。一些較大型的重型儀器還需出動吊車處理,所幸新校園在規劃設計時,一些配置較大型設備的實驗室設於科技學院大樓地面層,因此可省去部份吊重型機械上樓的程序。」
林亮雄的日常工作非常忙碌,「每一天都過得特別快,時間很不夠用」。除了負責統籌實驗室採購、搬遷、規劃和佈局工作外,他還要處理大量的行政工作,並兼任實驗室安全主任一職,負責定期巡視部份實驗室是否符合安全標準、安排預防洩漏的演習,以及為新生做實驗課前安全培訓等。雖然工作任務繁重,但他儘量在忙碌中尋求工作的樂趣。「能夠參與這麼大規模的搬遷計劃,機會十分難得。而且新校園提高了工作的積極性,即使工作量大,只要事前做好規劃,加上同事之間的默契和配合,工作至今一直十分順利。過程中,自己亦學習到很多新東西,對個人能力也有所提升,獲益良多。」
「相信這項重大任務可以順利完成。」
石國英
所屬單位:澳大資訊及通訊科技部
負責新校園相關的工作:網絡設計規劃、電話系統、無線網系統的籌劃及搬遷。
石國英(Stanley)主要負責校園網絡的基建部分,他與整個小組在新校園方案獲批後,已著手籌備和規劃新校園的網絡設計工作,他們當時要看遍新校園所有的建築設計圖,同時根據將來的規模要求,尋找網絡設備房的最適合位置,為新校園設計光纖線路及網絡線路,新校園的設備房已多達560間。「初時,我們要不斷與設計師開會商量,逐一為每一棟建築物設計校園網絡,其中包括師生使用的校園網絡,及為管理校園設備所使用的設施管理網絡,最終才確定一個可提升校園網絡運作的最佳設計方案。」
方案確定好之後,接下來他們開始進行研究和分析,尋找最佳及最先進的網絡設備規格,並提交規格要求給承建商選購最合適的產品。另一方面,畢竟澳門很少有像新校園那麼大規模的有線及無線網絡,日後如何管理及提升也是一項挑戰,因此Stanley和其團隊四出參訪外地高校,汲取經驗。
對於Stanley和他的小組而言,前期工作還不算艱辛,等新校園交付澳大後,他們才開始面對真正的挑戰──將三年來的準備付諸實行,包括:按部就班的網絡調試,互聯網服務搬遷以至無線網,電話系統具體的安裝工程等。Stanley表示:「團隊裡每個人都各有所長,經過三年多的籌備,我們相信這項重大任務可以順利完成。」
Stanley透露,新校園將是個先進的「智能校園」,整個校園網絡分成17區域,每個區域都設有兩個獨立網絡,一個專門管理校園設備,如:門禁系統及安防系統,為大學設施提供智能化的基礎建設;另一個是給大學教職員及學生使用的校園網絡,17區透過10G萬兆乙太網連接,以滿足教學發展對主幹頻寬的需求。引入先進的IP電話通訊設備,讓電話網絡更加完善。至於無線網絡方面,Stanley表示,新校園將會先設約3,800個無線接入點,主要分佈於學生宿舍、學生活動中心、教室和會議室,方便老師教學和學生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