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密鑼緊鼓籌備進行的各項搬遷工作,其中一項最艱鉅挑戰,就是將全校大大小小的高科技實驗室有系統地搬至新校園。過程中,面臨的最大挑戰是甚麼?今期《澳大人》走進實驗室,為大家報導籌備搬遷情況。

專門供應商搬運精密儀器

目前全校共有60多個主要研究高科技及生物醫藥等領域的實驗室,主要分佈在科技學院、中華醫藥研究院以及兩個國家重點實驗室。這些實驗室分乾型和濕型兩種,由於後者有很多化學及危險物品,因此令搬運難上加難。為了籌備今次史無前例的實驗室大搬遷,兩年多前已開始進行各項搬遷規劃和預備工作,並在相關顧問指導下,制定了詳細和系統的搬遷方案,以保證所有精密儀器可安全運到新校園,並在最短時間內恢復運作。

科技學院需搬6,200多部儀器

負責統籌科技學院實驗室搬遷工作的林亮雄表示,搬遷最困難的地方,其一是人手不足,其二是精密儀器和重型實驗儀器的搬動。科技學院共有58個實驗室,總共有6,200多件儀器,將會需要約26個不同供應商負責拆卸、搬動、重新安裝及調校,當中涉及特殊搬運採購項目就有55項,相關協調工作非常繁複。他表示,較大型的重型儀器還需出動吊車處理,所幸新校園在規劃設計時,一些配置較大型設備的實驗室設於科技學院大樓地面層,因此省去部份吊重型機械上樓的程序。

樣品需以特殊方式搬運

中華醫藥研究院(ICMS)和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有五個濕型實驗室,內裡除了600多部精密儀器外,還備有大量的消耗品、液體溶劑、固體試劑、化學品、各種玻璃器皿,以及被稱為「雪貨」的實驗樣品。統籌ICMS實驗室搬遷的劉倩青和黎暢明表示,其中某些「雪貨」是真菌、真菌孢子、幹細胞、細胞株、血清以及各種需要冷藏的試劑和標準品等,這些樣品均需以特殊方式搬遷,例如細胞株需用液氮運輸,血清和各式試劑需以乾冰或冰袋保溫,且搬運人員必須在一日內由現校園運到新校園,更需安全、準確無誤地按照標籤放入新校園實驗室的相應實驗室專用雪櫃內。

ICMS按功能區域搬運

實驗室裡需按不同的功能區要求使用不同的搬運方式,例如實驗室裡的一群斑馬魚和老鼠,也需要為之提供特殊的運輸籠和設備,搬動時更要留意運輸溫濕度和輕緩動作,避免令牠們受到驚嚇、逃脫和影響健康,否則就可能影響日後的實驗。黎暢明表示,實驗室內各種大小精密儀器的搬運工序非常龐雜,早在新校園獲批時就已開始規劃籌備,並製作了詳細工作清單和時間表,確保各項工作有序進行。他強調,ICMS會在新校園中醫藥大樓的環境完全準備妥當後才啟動搬遷工作,屆時亦會按實驗室的功能區域來作搬遷,即待完成一個區域的搬遷工作後才轉至另一區域,以確保對實驗室的影響減至最低。

督促搬運商做足防震處理

另外,負責籌備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搬遷工作的吳凡和李遠鵬表示,實驗室內的精密儀器和伺服器大約80多台,由於這些儀器都很敏感,搬遷時的最大挑戰是督促搬運商做足防震處理,而事後儀器的重新調校也要求非常準確,否則會影響日後研究數據的準確性。

時間緊迫、人手不足、數量龐雜……相信這些挑戰不僅是實驗室人員要面對的,也是全校上下將共同面對的。希望大家在搬遷行動中,繼續發揚澳大人的精神,人人參與,齊心合力,完成這次搬校的歷史創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