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澳大新語》
文:Evelyn Doman(英語中心)
中文翻譯:陳靜
澳門大學英語中心(下稱ELC)肩負著提高學生語言水平,培養其終生學習能力的重要使命。ELC的課程遵循「主動學習」的原則。學生通過活潑生動的課堂以及互動式的教材定期開展小組合作。小組合作的常見形式包括拼圖式閱讀、資訊互補、口頭報告、小組討論等,有助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使其順利完成學習目標。除小組合作之外,項目學習亦是ELC採用的另外一個教學模式。
相比傳統的以教師授課為主的學習模式,項目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學生每個學期會參與各種短期或長期的項目。這種跨學科的教學模式有助學生培養各種技能,比如合作能力、處理人際關係衝突的能力、時間管理能力、決策能力、創造力、主動性、認知能力以及跳出框框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這些不僅是職場發展必需的技能,更能使學生終生受益。所有項目都有可衡量的結果,不過並非所有項目都會計入學生期末總分。
理想情況下,項目學習包括以下八個步驟:
第一步:教師分組
第二步:小組成員確定主題
第三步:教師給予每個小組一定的自主權去決定期末項目的內容
第四步:小組成員確立項目結構並進行分工
第五步:小組成員收集資料
第六步:小組成員編輯資料
第七步:提交期末項目
第八步:由教師、個人或小組成員評核項目
以上是項目確立的過程,下面通過一些例子讓大家瞭解一下ELC經常開展的一些項目。
課內項目
ELC將各種項目融入所有通識預備課程和通識課程。通識預備課程中常見的項目包括訪問ELC教師、製作最愛書籍海報以及參加計分小組討論。其中一個最受歡迎的活動是一年一度的最愛書籍海報介紹會。該活動主要針對預備課程學生,由學生製作海報介紹自己最喜愛的書籍。活動中,學生不僅要介紹書籍的詳細內容,還要回答ELC師生現場提出的關於書籍的問題。這就迫使學生不可以事先準備答案,而必須現場隨機應變即問即答。最愛書籍海報展屬於個人活動,在挑選最愛書籍並決定如何用生動有創意的方式介紹書籍主要內容的過程中,學生的自主能力得到鍛煉。
小組報告是另一個深受歡迎的項目。由一至三年級的學生分組進行以藝術為主題的口頭報告。分析藝術作品是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絕佳方式。在描述藝術作品的過程中,學生需要留意細節並加以詳細闡述,這有助培養學生的審辯式思考能力。此外,學生還可以學習如何用語言表達所見之物以及如何評價自己的發現。這些都是受用終生的技能。
通識課程學生所參與的項目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其中一個最受歡迎的項目是小組討論。小組討論讓學生有機會研究某個經批准的課題,然後與小組其他成員共同匯報研究結果。這種成果匯報有時是以辯論的形式進行。聽取研究成果匯報的小組所擔當的其實是「同輩評審」的角色,而這正是主動學習的另一個特點。
ELC三年級學生會參與一個名為「公共服務通告」的商業項目。ELC鼓勵學生發現澳門或校園內存在的問題,然後製作一部探討如何解決問題的教育短片。短片的主要目的是說服觀眾採取行動──例如清潔黑沙海灘、在校園循環利用資源、使用完住宿式書院洗衣設施後清理乾淨等。「公共服務通告」項目激發學生深入思考周遭環境中觀察到的問題,並與小組成員共同尋找有創意的解決方法。
辯論是通識課程的一個重要部分。學生修完許多通識課程後發現,自己論證觀點的能力以及說服其他人接受自己觀點的能力均得到顯著提高。因此,學生經常會就某個具爭議的話題進行辯論,首先分組確定自己小組的立場,然後收集可以支持自己論點的資料,繼而展開邏輯縝密的辯論。
此外,ELC還安排學生使用Google Docs 完成「協同寫作」項目。這種「協同寫作」可以在語言實驗室中集體進行,也可以在學生家中分開進行。不論身處
語言實驗室還是自己家中,學生都可以查閱同一個文檔,分工撰寫文章的一部分。在協同寫作的過程中,同一小組的成員可以修改和校對其他人的作品。寫作完成後,會有一堂課專門給學生互評其他小組的作品。各小組按照教師制訂的準則評論其他小組的作品,或者直接在線閱讀其他小組的文章,然後就文章的內容、層次結構等提供反饋意見。
在ELC最高級的課程裡,有些學生會用整整一個學期的時間去參與「讓愛傳出去」項目。該項目旨在增強學生的個人意識和社會意識,而這也是澳大通識課程的其中一個目標。在活動中學生分組去尋找本地社會中存在的問題,通過發現和分析身邊亟待解決的問題以提高自己的審辯式思考能力。然後各小組公開競爭資助經費以實施其提出的解決方法。該項目包括四個步驟:(1)找出澳門社會存在的某個問題;(2)展開相關研究;(3)起草計劃書,簡單介紹問題,提出解決建議及做預算;(4)現場面對觀眾宣傳計劃書爭取經費。贏得足夠觀眾投票的小組將獲得資助去實施其解決方案。2013年秋季學期,有五個小組得到ELC兩個高級導師所獲得的通識課程資助。
四年級學生也有機會參與各種研究項目。這些研究項目允許學生參與學術研究,並且允許學生期末所交的文章中包含各種體裁。這有助學生避免僅為老師寫作的陷阱,鍛煉各種體裁的寫作能力。
課外項目
ELC亦提供各種參與課外項目的機會,其中一個途徑就是參加中心每周舉辦的各種活動。目前定期舉辦的活動包括歌唱比賽、舞蹈比賽、戲劇工作坊、攝影展和演講工作坊。很多短期項目都是在ELC每學期舉辦的英語節期間進行。在2014年10月15日至17日期間舉辦的2014英語節上,學生得以與ELC的教職員進行互動,一起雕刻南瓜、講鬼故事、參加文化講座、喝下午茶、玩遊戲、參與創意寫作、學習繞口令等等。
此外,ELC在澳大Moodle上設立了一個「獨立學習」網站,目前已向澳大所有本科生開放。Moodle上鏈接的語言學習網站讓學生有機會選擇喜愛的活動、活動的難易程度以及希望在每項活動上投入的時間。這對提高學生英語水平有極大的幫助。
項目學習模式的挑戰
項目學習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有助培養學生主動學習,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不過教師在將其融入到課程之中時可能會遇到一些挑戰,比如學生較低的語言水平、尋找適合各年級學生程度的教材、期末項目的質量保證、小組內部的關係以及項目面臨的時間限制。
項目學習要求老師事先精心計劃,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完成項目。很多項目最好是在學期最後一周提交。此外,課堂上應安排足夠的時間向學生清楚解釋相關的課程要求、小組項目和個人項目的評分標準,並確保學生有機會安排課外與組員見面,有足夠時間提問。展示以前學生完成的項目也有很大幫助,可以幫助學生對項目成品有更清晰的瞭解。
項目學習提供將課堂所學應用於實際生活的機會。ELC擁有一個優秀的師資團隊,教師擁有多元的教育背景和專業背景,全身心投入項目學習模式,致力尋找創新教學方法融入英語課堂中。由於項目學習是一種跨學科的學習方法,我們希望澳大所有學院都可以將項目學習融入其課程之中;同時我們鼓勵所有本科生和研究生都能積極參加ELC每周舉辦的活動。
如果想進一步了解ELC舉辦的各種活動,可以瀏覽本中心網站http://elc.umac.mo,點擊「活動」。想進一步瞭解ELC的相關資訊或者中心如何將項目學習融入語言課程,歡迎前往中央教學樓E7-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