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澳大新語》
澳門大學在電腦及資訊科技、微電子和中醫藥三大領域有創新性的科研成果。這些研究成果不局限於象牙塔內,而是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健康息息相關,並且在全世界產生了影響。
發現Google Glass可竊密
澳大校長趙偉講座教授率領研究團隊與美國麻薩諸塞大學洛厄爾分校(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Lowell)華裔教授付新文團隊合作的研究發現,iPhone、谷歌眼鏡(Google Glass)、智能手錶等設備隨時可以被不法分子利用來竊取手機、平板電腦,甚至銀行帳戶的密碼。這項研究結果獲多家國際媒體例如CNN、Wired、Huffington Post的廣泛報導,引起大眾對使用智能裝置隱私問題的熱議。相關研究成果已被行內頂級計算機安全大會Black Hat USA 2014和著名學術會議ACM CCS接受並發表。
趙偉校長是電腦及資訊科學領域的專家,也是內地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物聯網專案的首席科學家。他與研究人員設計出計算機視覺演算法,透過標記使用者手指在智慧型手機或者平板電腦上輸入文字或符號時的陰影位置進行陰影追蹤,再使用計算機視覺演算法將這些陰影區域翻譯成具體的鍵位,從而計算出使用者點擊輸入的內容。趙偉校長說,這款新應用程式軟件只要獲取Google Glass、智能手機、視像鏡頭或攝錄機等裝置攝錄到使用者手指按下密碼動作的視頻,就可以破解對方智慧手機或平板電腦的密碼。如果視頻中用戶正在登入網上銀行,那麼帳戶的密碼很可能同時被破解。趙偉校長與研究人員分別以iPhone 5、高清攝像頭以及Google Glass進行測試,發現Google Glass在三米外盜取密碼的準確度達到八成三,而使用iPhone 5和羅技攝像頭的準確度更高達九成二,即使在看不見手機屏幕顯示任何文字的情況下,依然可以輕易竊取密碼。若配合使用軟件分析攝錄機的錄像,破解距離甚至可遠至44米。「這可能是全球首個應用程式,能在一個完全看不見對方手機熒幕顯示的情況下,精確解讀對方的鎖機密碼。」趙偉校長指出,這些與計算機視覺有關的技術經過開發,將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同時這一研究發現,使全球10多億的智慧行動裝置使用者關注到使用行動裝置的隱私問題,也提醒了設計業者在開發應用軟體時需要留意和改善之處。
微電子研究走在世界前沿
澳大微電子研究在過去10年發展非常迅速,在該領域已躍居世界前沿。由澳大副校長(研究)馬許願講座教授帶領的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在過去幾年間共發表了55篇國際期刊論文、115篇國際會議論文、三部專著,獲授予10項美國專利,並連續四年獲邀在被譽為芯片界奧林匹克的會議──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國際固態電路會議(ISSCC)上發表研究成果。2014年度ISSCC會議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學者和業界人士參與,澳大團隊在會上發表了三項世界前沿的科研成果及芯片設計,相關論文已收錄於ISSCC國際會議論文中,題目分別為「一個用於電視譜段低功耗多通道無線電接收器」、「一個零外部元件極小功耗433/860/915/960MHz ISM頻段ZigBee接收器」和「一個可驅動0.15至15nF容性負載用於液晶顯示幕的高性能超小面積 (0.0013 mm2) 的單階放大器」。這些設計的優異之處,在於研究團隊成功突破了芯片技術上極高速和低功耗的技術瓶頸,也使澳大在年度的ISSCC上成為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數量最多的全球首10所大學之一,同時擠身10大的大學均為世界頂尖名校,如密西根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與柏克萊分校等。會上,澳大博士生嚴祖樹更因卓越的科研表現,獲頒IEEE固態電路學會博士生成就獎。其後全球第一大手機芯片製造商美國高通向三名出席ISSCC會議的澳大博士生發出了面試邀請,其中二人被該公司以超過百萬(澳門幣)的年薪僱用,另一名則被業內另一巨頭聯發科技(新加坡)延攬。憑著傑出的科研,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取得了斐然的成就:副主任余成斌教授獲選為2014/15年度IEEE固態電路協會(SSCS)傑出講師;副主任(研究)及無線研究組主任麥沛然副教授成為IEEE電路與系統學分會(CASS)史上最年輕的傑出講師之一,同時獲邀擔任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出版社(IEEE Press)編輯委員會成員,以及《IEEE新興及精選電路與系統期刊》編輯、《IEEE電路及系統期刊第一部分──常規論文》副編輯、《IEEE射頻識別電子期刊》的客座編輯。
癌症及糖尿病藥物為患者帶來福音
澳大在醫藥方面豐碩的科研成果同樣令人鼓舞。中華醫藥研究院、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梁重恒副教授,聯同香港浸會大學馬迪龍博士利用計算機輔助設計先進技術和生物活性評價方法,成功發現能夠直接抑制訊號傳導和轉錄啟動因數3(STAT3)的二聚化的類天然產物,並證明該類天然產物具有抑制腫瘤細胞生長的活性。隨後研究團隊又進一步與台灣高雄醫學大學團隊合作,更全球首度發現能夠直接抑制於STAT3二聚化的「銠(III)複合物」,並且在小鼠模型中證明該複合物能抑制黑色素瘤的生長。梁重恒副教授這項突破性的研究成果為新一代特異抗腫瘤藥物提供了理論和實驗基礎,同時為癌症藥物研發帶來了新啟示。該兩項研究成果已分別發表於「自然出版集團」(Nature Publishing Group)旗下的著名期刊《Cell Death& Disease》及另一化學研究領域的專門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另一邊廂,中華醫藥研究院助理教授梁少偉博士帶領研究生進行糖尿病藥物降糖療效的系統評價,成果也為有肥胖傾向的2型糖尿病患者帶來了喜訊。「藥物達格列淨沒有增加體重的副作用,而且只要將該藥與某些降糖藥聯合使用更可以大大提高降糖效果。」梁少偉博士指出,雖然藥物達格列淨(Dapagliflozin)作用於腎臟的降糖效果遠不及增加細胞對胰島素敏感性或作用於肝臟的其他降糖藥,但研究團隊的系統評價顯示了該藥的獨特性。
澳大團隊針對糖尿病藥物系統評價的研究成果,分階段地刊於BioMed Central旗下的《Systematic Revi ews 》學報和英國醫學雜誌開放版《BMJ Open》。路透社在成果發表後隨即訪問該團隊,並以醫學新知報導該項研究,更得到各國媒體廣泛轉載,就連各地臨床醫師廣泛使用的醫學專科網站Medscape亦選錄了該研究論文內容作為醫師的參考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