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澳大新語》

12級的狂風亂作,巨浪將破冰船拋至20米高。船上只有一台主機,若機器故障,船將在兩小時內下沉。情況十分嚴峻。一些隊員穿著整齊,拿出家人照片端詳,而李樂詩卻冷靜地繼續進行拍攝工作,隨後爬上船頂層之通訊室向傳媒發放訊息,通知船隻在險情中⋯⋯這是1991年,國家南極考察隊從南極歸國,途經西風帶,破冰船遇上大風暴

的事跡。看著眼前這位已踏入古稀之年、身形瘦小的講者,她留著及耳短髮,氣定神閒,難以想像她就是穿梭於南北極冰天雪地的香港第一位女探險家,難以想像她是18次闖蕩地球南北極,更四度登上珠穆朗瑪雪域的冰雪女王。9月10日,在澳門大學傑人講壇的講台上,李樂詩作為澳大的傑出校友,為台下期待已久的師弟師妹們再次重述她遊走極地的藝術人生。

 

一個背囊走天涯 畫中國畫賺旅費

「小時候,夢想是環遊世界。」輕輕轉動地球儀,專注地看著每一條經緯線,當年那個小女孩夢想著有一天可以環遊世界、小女孩長大了,出走香港,一個背囊走天涯,從亞洲大洋洲到歐洲、北美、南美洲、非洲,再到⋯⋯「當時我覺得地圖很美麗,好有趣,於是上世紀70年代我就開始第一次自由行。獨自到台灣遊了兩個星期,我不會普通話,學習人生第一次看人文風景的自助旅遊。」在旅途中,她看到像國畫一樣美好的風景。於是,李樂詩背起背包開始了她的旅途。旅費不足時,她會畫中國畫,以10美金一張出售。年輕時的李樂詩身體並不強壯,坐車搭船也會感到暈眩。為了實現環遊世界的夢想,她樣樣運動都學,練習跑步、游泳,還參加渡海泳,以此鍛煉個人體能。李樂詩將自己的人生劃分為幾個20年,第一個20年打基礎,第二個20年得以實現自己環遊世界的夢想。「天生我才必有用,擇其善者而從之。」她鼓勵現時的年青人追求遙遠夢想時要勤奮、不放棄、堅持。

 

用藝術演繹科學

「最鍾意是藝術」,她曾經是廣告設計師、畫家、攝影師、作家,現在是一位極地探險家,而她最喜歡的角色依然是藝術家。從做廣告設計到環遊世界,再到現在的極地考察,她從未停止過繪畫。她強調科學也需要攝影,需要文字。1985年,李樂詩創辦的廣告公司為國家南極考察隊做考察成果展覽。她親自組織工作,一個月內完成任務並出了一本畫冊。被畫冊圖中的景色吸引,自此李樂詩放棄從事多年的廣告業,轉而追隨國家南極考察隊,開始了行走於南北極冰天雪地裡的故事。回憶起第一次造訪南極中國長城站,她開起玩笑說她這位「香港小姐」讓考察隊的隊員們大失所望。「文字、音樂、攝影藝術、展覽,這些東西要呈現給大眾之前都要用腦思考,比如文字的篩選、圖片的選擇、短片的長度、音樂的配合等等,除了市場調查,還要考察心理學,面向的觀眾是誰。文字、圖片很多時候需要一針見血。」李樂詩運用自己擅長的藝術去演繹科學,推廣極地科學普及。

 

培養新一代 推動環保

李樂詩於澳大修讀文史系,1987年畢業,回想當年在澳大讀書的情形,李樂詩難以忘記那自由活潑的學習氣氛、優美的校園環境和良好的師生關係,這對她的個人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此外,她也十分肯定通識課程對學生個人發展的積極影響。「通識非常重要,不可以只懂一樣東西,只懂一樣太單調。現代人不能像40、50年前那樣了,現在不僅要求通才,還要舉一反三。例如做政治的要知道世界歷史、本土歷史。我們出外考察,要懂得看天、看地、看海等。」現在已經步入人生第四個20年,李樂詩到中港澳開講座講述自己的人生考察路,每年開講約100次。在北極,她看到無處棲身、食不果腹的北極熊,這使她決心推動環保,關注水資源、糧食以及應對氣候異變。「只有人可以了解地球,好好地愛護地球。」李樂詩呼籲人們關注國家的可持續發展以及下一代生存的空間。她亦讚賞澳門的小型博物館做得很好,希望澳門保留多一點大自然,利用有限的空間,創造更適合人類居住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