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澳大新語》

「取諸社會,用諸社會」,澳門大學除了是優秀畢業生的搖籃外,還是熱心教研人員的孕育基地。大學在致力研究學術、傳 授知識的同時,亦不忘接觸社區,將專業知識應用到社會實踐當中,改善居民生活環境。本文將探討澳大教研人員多年來如 何利用研究造福社會,以及在青少年群裡實踐科普教育,為未來播種科學的種子。

協助解決市民看電視問題

澳門電信管理局於2013年委託澳大成立跨領域團隊,全面研究協助解決困擾本澳社會多時的公共天線(下稱公天)問題。負責統籌該項目的科技學院副院長(科研與研究生教育)譚錦榮教授與團隊認為研究甚有挑戰性。他們看到當時澳門社會對於解決公天問題的期望,亦清楚事件牽涉澳門電視的轉型——由專營走向開放,整個團隊希望給予政府一些建議,為澳門未來的電視發展制定方案。

「這項研究涉及的單位十分多,涵蓋了不少持份者。」譚教授指電視服務牽涉如版權等多項國際元素,研究團隊要在很短時間內接觸所有相關人士,融合所有複雜元素後對大量資料進行分析。「我們希望得出來的建議可以符合澳門需要,讓本地電視服務得到穩定的發展,而非直接建議一個在海外成功實踐的模式,因為在澳門未必可行……誇張點說,去年澳門人有沒有電視看,這份報告起著重要的作用,所以壓力頗大。」

服務從不間斷

除了公天問題,澳大也曾參與澳門電訊公司斷網事件、善豐花園事件等工作,這些都是澳大將科學知識融入社會服務的事例。特別是斷網事件,澳門政府委託譚錦榮帶領一個專家組,就全球一次罕見的主要移動通信網路中斷六小時故障進行調查,並為事故中的80萬澳門元罰金提供技術根據。由於是罕見的資料流程風暴,令到3G流動服務中斷。

目前,譚教授的無線通訊研究團隊正進行數個與社會發展關係緊密的項目,以超寬頻技術探測地下管道的無線感測技術便是一例。隨著社會新的發展規劃,市區的路面經常需要開掘。他認為此項目對澳門發展至關重要:「澳門很特別,地方雖小,地下卻藏有許多不同管道,鋪設新的管道時亦須考慮很多複雜元素。無線感測技術能讓工程人員知道路面下有些甚麼,可於開掘工程前探測分析後才開展,有助優化困擾居民已久、因掘路時間長而引致的問題。」他預計項目將於明年暑假完成。

培養新力軍 科研與科普並行

澳大科技學院長期協助政府及各類民間機構推動科學普及教育工作,尤其在中學生科普工作上可謂不遺餘力,身兼澳大科學暨工程科普推廣中心負責人的譚錦榮表示,「科研和科普是並行的,大學教授力之能及都應該參與更多科普的工作。」他指出,現在年輕人面對的挑戰不同於20年前,他們需要接受更多科普去瞭解科學精神及分辨是非:「這些科普工作,我們是應該做的。」

澳大過去進行過很多科普工作,最近還在科技學院增設了科普中心,並將推出開放實驗室計劃及潛能拓展計劃,加強與中學在科普方面的互動。他強調大學教學人員參與科普工作,對人才培養會有多方面的幫助,「我們並非只看身處大學的學生和研究生,也應瞭解中學生的看法,鼓勵他們投身科學研究與學習。「我們長期堅持社會服務研究,將累積的專業知識帶進社區、帶到中學。我們不單要協助做好基礎教育的工作,服務社群亦是我們職責的其中一部分。而澳大學生,也能透過參與一些應用研究的工作對有關研究有更深刻的認識與體會,亦因而得到更多鍛煉機會。」


譚錦榮教授

在澳門土生土長和接受教育的譚錦榮教授,在澳大從事科研教學已有20年,去年更榮獲英國工程技術學會授予會士名銜,成為澳門首位英國工程技術學會會士。譚錦榮教授是國際知名無線通訊專家,專於微波濾波器微型化研究,最近更研創出全球具前瞻的最寬可調頻寬的超寬帶濾波器,對澳門無線通訊行業的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