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澳大新語》

「學習之乎者也可以是很枯燥,亦可以是很生活化及簡單明瞭。」澳門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榮休教授鄧景濱如是說。在數十載的教學生涯中,他一直重視課堂設計,配合其研究成果,與學生教研相長;更重要的是不止令學生明白問題的答案,還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他也強調學術研究與社會實際相互結合,多年來不遺餘力推動粵語及澳門學研究。

 

熱愛教學研究著作豐碩

驅使鄧教授走上漢語研究及教學這條路的原因很簡單:對中華文化及文學的熱愛之情。走進他的辦公室,猶如進入浩瀚書海一樣,一本本書籍陳列在大型的書櫃內,沒有書櫃的角落也堆著「數座書山」。從古今中外的漢語書、鄧教授出版的多部著作,以至其學生發表的論文刊物都成為他的珍藏,部分藏書更是絕版書籍。言談間亦喜歡引經據典,從明代作家蒲松齡的寫作風格至澳門世遺景點媽祖廟詹頊亭的用字語境,鄧教授均一一道出自己的見解。

他笑言,小時候的理科成績十分優異,本可選擇其他領域發展,但由始至終對文學抱有最大興趣,故此最後修讀中山大學中文系。於1967年畢業後,從事中文教學工作並繼續進修,然後輾轉加入澳大服務至今23年,視大學為第二個家。「是澳大把我從講師、助理教授、副教授、正教授、博士生導師一路培養,直至現在為榮休教授。」

在澳大期間,鄧教授一共出版了32本著作,部分更是與學生合著,範圍涵蓋方言學、漢字學、訓詁學、音韻學、寫作學及澳門學,包括最新出版的《語壇探新錄》(合著)及《鄭觀應叢考》,其書籍及論文先後獲得多個全國及國際性學術獎項。他更於2014年獲中國應用寫作研究會頒發首屆「中國應用寫作研究貢獻獎」。鄧教授桃李滿門,指導及培養了28位澳大碩士生及兩位博士生,當中一位更是中文系首位語言學博士。為表揚他多年在中文教學及研究上的貢獻,澳門特區政府於2012年向鄧教授頒發文化功績勳章。

 

指導學生越級挑戰

多年來,鄧教授在學術研究方面取得卓越成績。他指出自己一直堅持學術研究四結合:結合教學內容,每當有新的研究成果便反饋到教學課程,讓學生瞭解;結合社會實際,部分研究與澳門的文學、文化和歷史相關,亦糾正了以往人們對澳門景點文物字詞內容的錯誤理解;結合學科前沿,與時並進,吸收各領域的最新知識及研究成果;結合學生同研,研究過程是最能提高學生分析力的方法,也能激發學生對學科的興趣。

「結合學生同研這點我覺得是最有成效,基本上每年都能夠帶領學生出去參加全國性的學術研討會,越級挑戰全國在相關領域的頂尖教授及副教授,並且能夠成功獲獎。」他至今指導澳大學生發表論文共52篇,其中5篇刊登在全國核心刊物,榮獲17項全國性學術獎項。

與全國學者同場競技「拗手瓜」,鄧教授認為澳門學生有其優秀之處,屢獲國內學者的認同。「第一選題出色,第二材料豐富,澳門學生不僅擅於搜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的資料,亦能搜尋外國資料去互相補充,第三澳門學生比較有批判性思維,不會先入為主,能夠以科學客觀態度,公正地分析研究材料,在求真的基礎上創新。」中國應用寫作研究會副秘書長張江艷亦曾在全國核心期刊《應用寫作》中高度讚揚鄧教授,表示其學生做研究能從原始材料入手、細處著眼、紮實規範,而鄧教授對學生後輩的獎掖扶助,是紮紮實實地做好了一個教授該做的工作,讓學生真正享受到了認真付出後獲得學界前輩認可的開心和自信。

 

指導學生以小論文打好基礎

鄧教授表示,傳授學生撰寫小論文的技巧可為學生打好日後的研究基礎,讓他們懂得寫小論文的結構,然後不斷修改,很多中文系同學的學位論文也是從大二、大三時的小論文延伸發展出來。要從同輩間及全國學者中脫穎而出,關鍵還是學生投入的精力及時間。最近,他帶領學生楊馥嘉及吳思微出席於重慶舉行的全國應用寫作第21屆學術研討會,兩位學生分別獲得優秀論文二等獎和三等獎,而她們的作品分別修改了九次及八次。

每當個別同學在研討會中獲獎,亦可以在同儕間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他稱,「一位老師時間精力有限,不能每一位學生都去參加全國性學術會議,所以我一直強調要在學生中培養榜樣,讓榜樣對其他學生產生影響,讓學生見到只要自己同樣地努力及付出,也能夠達到他們的境界。」

 

以人為本引入活水激發興趣

由上世紀至今,不少澳門的中學生、大學生及至研究生皆受過鄧教授的薰陶,而他的教學理念一直堅持「以學生為本,關愛扶掖學生」。他以教授古代漢語為例,「對沒有一定古文修為的學生,如果課程由最遠古開始說起,對他們來說一定是非常艱辛而枯燥,所以我們要由淺入深,從已知到未知,好好利用澳門景點內牌坊、對聯及石刻上的文字作活教材,學生普遍對相關材料有一定認識,比較容易消化,而且他們不僅學懂了古代漢語知識,亦進一步了解澳門的文化歷史。」

這正是他一直反覆論述的「在課堂上引入活水」,以生動的課堂形式激發學生興趣。隨著科技日新月異,他亦使用簡報軟件、音效及短片作為輔助教材,亦強調會盡量使用實物和照片。「現在學生對古文的知識比較貧乏,所以需要在課程設計上多花心思,不要依書直說,例如多帶學生去實地考察、參加講座,使學生學到書本以外的知識,而且要讓學生知道這些知識就在身邊,是非常實用的。」

正如其教學箴言「既要授之以魚,更要授之以漁」,以及「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鄧教授希望通過在課堂上的個案分析及其他方法等等,創造平台,令學生不止學懂一個問題的答案,而是學懂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後面對相同問題時,能夠學以致用,舉一反三。

 

推廣粵語傳承中華文化

在數十載的教研生涯,鄧教授也發表了不少與澳門學及粵語相關的著作和論文,例如,其論文《港澳粵方言新詞語探源》及《粵方言字的優化》分別獲首屆及第二屆澳門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研究成果論文二等獎,也曾參與《廣州話正音字典》之審音工作,將教研成果與社會結合。

作為漢語七大方言,他認為粵語十分珍貴,是承傳古漢語和中古漢語最多的一種方言,保存了很多古時的音韻,是中華文化的載體之一,並舉例說假如古代著名詩人李白和杜甫死而復生,他們不一定能夠聽懂普通話,但他們應可聽懂七至八成現代人說的粵方言。「目前國家政策除了大力推廣普通話,也致力保護各地方言,所以我們要同樣地珍惜我們的母語粵方言。」


做學問做事做人一體化

鄧教授坦言,要兼顧教學及研究的工作並不容易, 經常要週末及公眾假期回校工作,但每當學生取得 佳績時,便會覺得當中的辛苦有價值,比自己在研 究上獲認可更為高興,且自己對教學和研究工作仍 抱有高度熱忱和責任感。 除了教授學生學問,更重 要的是做人道理。他指出,做學問與做事、做人是 相通的,「最重要是依之有據,言之成理,擁有獨 立思考及批判能力,敢於向失實表述說不。」

「一間大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所以我不能夠 只顧自己的研究工作,忽略對學生的指導,且每 一年教學上都會引入新內容,既能夠提高學生的水 平,也能夠充實自己,使自己不斷進步。」他笑言與學生相處,亦使自己變得更年輕。「在這程中, 很開心及感激多年來的老師、學生、同事、學校及 家人的支持,我到現在都覺得自己很幸運,可以將 興趣、職業及事業三者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