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單向灌輸到雙向溝通
新學年開課前,在校園裡仍然見到張偉的身影,他除了處理教育學院學生會事務外,還會到圖書館借書看,他說:“平時看課業資料較多,所以我會利用暑假閱讀多些不同的課外書。”三年前,主修英文教育的張偉在大一要面對跟中學不一樣的教學,初時有點難適應,“我中學是以傳統的授課模式上課, 老師負責灌輸知識,學生基本上是一種單向的接受,課上的互動較少。但澳大卻正好相反,很多課程多採取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師生之間是雙向接收和溝通,課上要求學生有更多的發言和討論,課前我需要更多的預習。”
回想在澳大第一堂課的情景,上課時教授叫全班回去預習約20版英文資料,下堂再回來討論,張偉笑說:“那一刻真是有少少驚,但隨後心想既然已是大學生,就要勇敢地去面對和克服,避得一時不避得一世。”張偉的中學以中文教學,但他立志將來當英語教師,因此在過去三年,刻苦加上積極學習,英語進步極大,他認為最大收穫是學會了自主,“老師每堂課都跟我們分析問題,並引導我們解決問題,很多課還需要分組去做Project,需要我們課後主動去尋求知識,無形中就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
老師為引導者角色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由美國的心理學家、人本主義創始者之一卡爾羅傑斯提出,是一種強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教學方法,老師由傳統的靈魂人物轉變為引導者的角色。教學與優化中心主任、英文系副教授王嘉祺指出,不同的學科對教學方法都有不同的要求,很多老師都是各自領域的專家,但未必有接受過教學法方面的訓練,當他們實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時,往往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澳大目前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強調學生的主導性,老師的教學模式也要因應學生的學習需求或學習風格而適時作出調整。”隨著電子科技普及,學生可以選擇何時何地去學習,而且網上資料眾多,學生按一個鍵,就可以看到很多資料,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帶來很多的方便。王教授指出,老師在教學上也需要與時並進,“由於每一年學生的背景和基礎都不同,老師也需要不斷去做調整,不能千篇一律。”
大部分學生在中學階段都是接受傳統教學模式,上了大學後,如何適應新的轉變?王教授解釋指,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正如一部營養攪拌機,但在使用過程中,用家(學生)並未掌握如何篩選有營養的東西去發揮機器的最大作用,導致影響學習成效。“新生剛上大學,一定會有一段適應期,但只要學生在上課前先看材料,花點時間去預習,改變自己的學習心態,很快就能適應。”她認為學生課前預習,配以課上師生互動討論的教學方法是最有效率的,“有部分科目老師使用Rain, Classroom, UMMoodle, Mahara和Kahoots等電子教學工具來輔助教學,成效顯著。老師問甚麼,同學答甚麼,很快就知道,老師可以快速掌握學生的學習效果並隨時作出調整。”
以開放心態去適應
來自馬來西亞的黃佳盈是生物醫藥三年級學生,她所理解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是屬於“不死板,較靈活的教學方法。”由於她的中學採取的教學方式較為靈活創新,因此來到澳大後能相對較快地適應這裡的教學模式。
黃佳盈在上個學年修讀了一門由人文學院Glenn Timmermans教授上的一門探討猶太人大屠殺歷史的通識課,她認為這門課的教學模式新穎,“內容多是探討人類歷史進程和人性間的關係,而教授拋出很多探討人性的思考題,拋磚引玉,啟發同學們去討論和分析,課後教授也要求我們上網看資料。這門課的教學方式很好地與教學內容相結合,學生能學到很多東西。”她鼓勵新生們以開放心態去適應大學的學習,“像學語言一樣,儘管你覺得很重要,但你不去嘗試,進步就會慢,甚至沒有進步。”
以問題激發學生思考
獲得2018年卓越教學獎的法學院稅兵教授,以創新的課程和教學獲得學生的讚譽。他認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絕對不是簡單地為取悅學生,“老師的教學是要對學生未來的職業生涯負責任,首先是老師一定要把專業領域裡面重要的知識紮紮實實地教給學生,譬如我在講授合同法時,不會隨心所欲只講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而是會講解自己認為最重要的知識,不讓學生在未來的法律實務中感到無所適從。其次是在整個教學過程裡面,要結合本身學科的特點去引導學生。”他認為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批判能力至為重要,整個教學的內容必須貫穿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稅教授描述上課的過程就像是帶著學生走一遍知識的森林,“當老師帶著學生穿越森林後,學生就知道如何面對未來,知道怎麼去分析和去尋找法律關係、法律背後的規則以及怎麼去尋找應對策略。”稅兵的教學裡最核心的一個理念就是以問題為導向,激發學生思考的樂趣,“以問題為導向去引導學生,他們會發現原來學習法律是很開心的一件事情,不是那麼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