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文西的《蒙羅麗莎》裡那微微上揚的唇角,早已引起無數評論家的好奇與探索。對澳門大學藝術與設計系主任、講座教授李軍而言,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的作品深入人心,不僅在於其精湛的技藝,更在於其作品流露出當時的社會和文化背景,以及對人性情感和內心矛盾的細緻描繪。在李軍教授眼中,這是藝術真正價值的所在,也是他不懈鑽研藝術史的動力。
半途出家藝術人
李軍從北京大學畢業後於中央美術學院任教37年,曾任該院人文學院院長,研究涵蓋達文西、文藝復興、跨文化藝術、文化遺產、策展,以及視覺藝術與藝術史方法論,著有《可視的藝術史:從教堂到博物館》和《跨文化的藝術史:圖像及其重影》等書。2023年6月,他加入澳大藝術與設計系,與其他教授組建一支集合頂尖藝術家和藝術史學家的教學團隊,培育藝術創作精英。
在李教授看來,藝術是我們用心與手構築的理想世界。「不少孩童學習書寫前已愛上繪畫,這是人的天性,象徵我們對於理解世界的渴望。初學繪畫的小孩畫一個圓形,與外界分割開來,是在表達心中認知的世界。我深信藝術不僅是一個專業領域,而且是與人的成長息息相關的探索。」
生於浙江杭州的李軍自小熱愛繪畫、詩歌和文學,可謂典型文藝青年。1980年,他懷著文學寫作夢入讀北京廣播學院(現中國傳媒大學)新聞系,時值內地改革開放之初。他將美學研究視為思想解放運動的一環,廣泛閱讀美學和哲學著作,並於1984年到北京大學哲學系深造,攻讀美學專業研究生課程。
在北大的葛路教授指導下,李軍專研中國美學。當時西方思潮蜂擁而入,引發內地許多知識分子反思中華文化與精神,這對李軍的畫論和中國藝術理論研究影響甚深:「先深入了解西方,再基於此重新審視我們的傳統文化,正是我的藝術追求。」
探秘文藝復興時期作品
李軍畢業後於中央美術學院任教。期間,他在2002年到法國國家遺產學院、2003年到法國巴黎第一大學、並在2011年到美國哈佛大學進修,深入認識歐洲藝術。「歐洲藝術研究存在於生活之中。藝術品散佈在教堂和博物館等地,人們有很多機會親身感受偉大藝術家的內心世界。在各個城市的大街小巷,我都可以隨時進入藝術現場。」
 
通曉中、英、法、意多語的李教授認為,掌握多門語言有助深入研究藝術史。「我們必須進入原作、原文、原語境之中。原文是創作者的文化語言,如果不懂原文,很難深入理解他們的作品。」
 
李教授也認為,流傳千古的畫作必有深沉的意涵,要了解其時代背景才能窺探真正的創作意念。著重以原文研究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史的他舉例說:「15世紀畫家弗朗切斯科·德爾·科薩在《天使報喜》中,在天使與聖母瑪利亞之間畫上一條不符透視原理的柱子;從整體來看,這種不協調上是一種在世俗世界表達神聖的方式,那條柱子寓意基督,而基督本身就是奇跡。」
李教授進一步指出,在很多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創作中,藝術家要在神聖世界觀和世俗世界觀之間尋求某種妥協。「從現代人看來,那個時代是人文與信仰兼容並蓄,因此藝術作品時有矛盾的呈現。我們唯有回到那個時代,代入充滿宗教情緒的藝術家的想法,才能解讀這些矛盾。」
對達文西作品情有獨鍾
在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中,最負盛名者莫過於藏在巴黎羅浮宮、出自達文西之手的《蒙羅麗莎》。李教授對達文西的作品情有獨鍾,其辦公室有一整列書架放著關於這位天才巨匠的著述。「達文西的藝術作品魅力非凡,潛藏很多秘密,其解密過程十分有趣。」
在達文西之前,西方女性肖像多為側面像,如同錢幣上的形像,著重人物輪廓,但《蒙羅麗莎》是四分之三側面像。李教授說,達文西繪畫此作時採用其開創的暈塗法,以半透明顏料一層層薄塗,一層乾了再上一層,營造漸層效果,使觀眾不論站在何處,畫中人都仿佛注視著他們。
對李教授來說,《蒙羅麗莎》的偉大不止於技法的革新,更在於它與觀眾之間建立的情感聯繫。「達文西一系列畫作都在呈現人際關係,早年作品展現畫中人物之間的聯繫,晚期作品側重畫面與觀眾的交流。我們欣賞《蒙羅麗莎》時都成為了達文西,不僅看到蒙羅麗莎及其背後山水所代表的宇宙,更可看到蒙羅麗莎所象徵的母親與觀眾(象徵孩子)的情感關係。這些偉大作品的涵義往往超脫作品本身,變成觀眾參與的故事。」
藝術再現與生活的關聯
李教授認為,藝術是一門講求多元調和的學問,絕非一種精神獨大或二元對立:「藝術作品是一種『Representation』,這個詞意義深長,中文通常譯為『再現』,意指藝術家以作品重新建構他們認知的世界。我認為藝術對於世人正是對生活的再次呈現(Re-presentation)。每個人都想再活一次。在理想生活與現實生活之間存在的藝術,正是我們描繪理想生活的媒介。」
 
日常生活矛盾紛擾不斷,例如我們的自我意識和潛意識時有衝突。李教授說:「在此背景下,藝術的真正價值並非是抹去生活中的不正常之處,而是讓多種力量在同一件作品中達到一種妥協。因此,藝術更多是一個想像的結局,不會用來直接解決各種衝突,但通過表現這些衝突,藝術能使人們各種不同的情感和想法在相互妥協中融為一爐。 」
多元文化激發藝術創作
2020年首次踏足澳門的李教授對這座城市有獨特感情,一大原因是澳門與他熟悉的歐洲城市相似,新舊建築之間沒有明確界限,如大三巴牌坊旁有哪吒廟,哪吒廟旁有民居,這種風貌在內地殊為罕見。「我們常在一程車跨越澳門半島、氹仔和路環,從人煙稠密的現代住宅區,到充滿歷史的舊城區、金碧輝煌的路氹填海區、再到富有小島風韻的路環,最終到達宛如世外桃源的澳大校園,窗外景物變化萬千。」
2021年,「從庫爾貝、柯羅到印象派——來自法國諾曼第光影世界·真跡展」在北京舉行,李教授擔任其學術顧問。他正籌備在2024年將該展覽以新面貌帶到澳大,精選多幅莫内和布丹等法國印象派大師、法國現實主義代表藝術家庫爾貝和法國巴比松畫派畫家柯羅等名家的作品,主題環繞法國諾曼第的海景。他計劃於該展覽增添以澳門為主題、名為「在海的那一面」的單元,展出澳門藝術家的作品。
展望將來,李教授期望把澳門獨有的歷史文脈融於澳大的藝術創作課程,拓寬學子的藝術創作資源。「憑藉澳大藝術與設計系這個平台,我們將在多媒介、多學科交織的藝術學習和研究環境下,孕育能融合中西與古今文化、利用多種媒介創作的現代藝術人才,將澳門的藝術與世界連結起來。」
文 / 盛惠怡、校園記者李昌洲
圖 / 何杰平,部分由受訪者提供
來源:《澳大新語》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