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8日,在廣州往貴州的動車上,一群穿著橙色T恤的年輕人時而交頭接耳、時而奮筆疾書。他們都是奔赴從江的澳門大學霍英東珍禧書院的服務領袖,正在熱烈討論和完善翌日開始的義教課程。受疫情阻隔,書院學生已有數年沒與從江的兒童相聚。此次重啟實地教學,大家都懷著激動的心情奔赴深山。
「統合式」教育模式與服務學習項目
霍英東珍禧書院2010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發展「統合式」教育模式,將學習、實踐、服務融入書院活動,使每個具有獨立教育目標的活動互補,同時為修讀不同學科、擁有不同興趣和愛好的院生提供更廣闊、無縫銜接的體驗式學習網絡。服務學習作為「統合式」教育模式的重要部分,鼓勵院生服務社會,讓他們以專業知識服務社區,從中培養反思和終身學習的能力。
從2014年起,書院每年到內地展開服務學習項目,為偏遠地區的貧困兒童義教,近200位珍禧服務領袖先後踏足了海南、貴州、江西、雲南、湖南、廣西等省區,在13所學校共400多個班級為20,000多名中小學生提供各種課程。
服務學習項目的活動網絡
無論在澳門還是內地的偏遠山區,書院每年都有各種服務學習項目。院生既向社區對象傳遞服務,也從中有所習得和反思。服務和學習不僅發生在「傳遞」這一環節,而是同時見於活動策劃等環節組成的活動網絡。
其中,書院每年舉辦義賣,為內地山區義教項目籌款。有些院生參加工作坊學習基本的生產工藝,然後按客戶偏好設計和製作產品;有些院生則收集同學的捐贈物資,將之分類、標記、展示和出售;有些同學參加宣傳推廣小組,設計海報、拍攝廣告和編輯產品目錄;也有同學參與銷售團隊,輪崗銷售。除了義賣,書院還舉辦分享會、主題講座、與義教相關的工作坊、到合作機構訪問,也會出版服務學習書籍、創作主題曲和宣傳視頻,以及舉辦成果展等。
服務學習項目旨在服務他人、回報社會,使學生透過多元化的活動網絡培養七大勝任力,包括良好的公民責任心(家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全球競爭力(全球視野和跨文化溝通)、知識整合能力(學以致用、解決實際問題)、團隊協作(溝通協調與合作)、服務與領導(領導力的培育與發展)、文化參與(體驗和欣賞多元文化)和健康生活(推廣健康生活和環保理念),這是 「統合式」教育模式在服務學習項目成功應用的例證。
與校外機構廣泛合作
書院的內地服務學習項目始於與香港言愛基金在內地的思源學校體系的合作。在基金會協調下,學生曾赴各地的思源學校為留守兒童義教,為他們提供安全而健康的學習環境。這些活動讓學生踏足內地偏遠山區,見證扶貧攻堅政策的成效,激發社會責任感和家國情懷。
珍禧書院先後與香港社會企業潔世亞洲(Clean the World Aisa)和國際公益活動「小小發明家」(Little Inventors)合作,為內地義教活動增添元素。通過與潔世亞洲合作,院生有機會參與酒店肥皂回收和再生項目,學習衛生和環保知識,然後將知識傳授給山區兒童。此外,小小發明家項目不僅使服務學習項目的內容更豐富,同時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使他們為之後的義教活動設計了廣受當地兒童歡迎的「小小攝影師」和「小小程序員」項目。
發展學生的領導力
回顧多年經驗,書院發現,雖然服務學習項目的直接目標不是培養領袖,但它無疑提升了學生多項領袖需具備的能力,包括自信、溝通技巧、人際協調能力、團隊精神和解難能力。它將社區服務和公民教育結合,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此外,服務學習時的反思和探討是有效的再學習過程,讓他們將「愛心」轉變為「行動力」,進而發展「領導力」。不少參與了內地義教項目的同學後來積極投身書院院生會和其它學生組織,成為出色的學生領袖。
珍禧書院學生喜歡自稱橘子或其葡語Laranja,不僅是因為書院以一顆可愛的橘子為吉祥物,更是因為他們喜歡橘子散發的溫暖、活力和愛,並且希望以此感染和幫助別人。珍禧服務學習之旅一路走來,一路將陽光和愛心帶給偏遠地區的貧困兒童,而大家也從中收獲了學習和成長的喜悅。如果說愛的果實是服務,那麼服務的果實就是院生們的全人成長。
作者:
蔣怡博士是澳門大學霍英東珍禧書院副院長,負責書院的日常管理、學術發展和社群活動,擁有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博士學位,研究領域包括書院教育、社會研究方法、經濟社會學,著有多篇關於書院教育的論文,並曾在上海交通大學擔任學術職務。
文 / 蔣怡
圖 / 霍英東珍禧書院提供
英文翻譯 / 葉浩男
來源:《澳大新語》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