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澳門大學副校長(研究)兼澳大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馬許願教授、科技學院余成斌教授、助理教授冼世榮博士和諸嫣博士共同指導,於較早前收錄在《IEEE 固態電路期刊》的四份有關集成固態電路芯片的研究論文,日前從美國電機及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 Xplore 資料庫三百五十萬篇專業文章中,晉身首一百名最熱門排行,顯示澳大之微電子科研技術在國內外已佔一席位。

是次入榜的論文包括:兩篇由諸嫣及魏和功博士撰寫,收錄在《IEEE固態電路期刊》第47卷,11冊,題為“具自帶徧壓較正之10位元160兆赫Pipelined-SAR模數轉換芯片”和“8位元400兆赫之逐次逼近電阻式模數轉換芯片”的論文,以及由博士生黃士成撰寫的“10位元2.3毫瓦特170兆赫之二步並行式模數轉換器”和由博士生陳知行撰寫並收錄在《IEEE固態電路期刊》第48卷,9冊的“以65納米技術實現之5位元1.25千兆赫電容摺疊式模數轉換器”。

值得一提的是,博士生黃士成的論文才被收錄在《IEEE固態電路期刊》今年8月出版的第48卷、第8冊中,就率先榮登了該刊當月網上版閱覽最多次數的第三名。當月排名點閱率榜首的文章作者,則是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國際知名微電子學家 Razavi教授,他同時也是澳大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顧問。

馬許願教授表示,論文晉身權威IEEE資料庫熱門排行榜表明澳大的微電子科研技術,特別是在模數轉換芯片之研發,已廣為國際認可,及穏佔國際領先一流水平。

《IEEE固態電路期刊》是國際微電子領域的權威期刊,為著名湯森路透科學引文索引撿索(Thomas Reuters SCI-indexed),其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為3.06,為美國專利引用最多及IEEE下載率最高之期刊,而IEEE Xplore則是計算機科學、電機工程學和電子學等相關領域文獻的學術文獻資料庫,並提供索引、摘要以及全文下載服務。它基本覆蓋了電力電子工程師學會和工程技術學會的文獻資料,收錄了超過三百五十萬份文獻。

如對上述資訊有任何查詢,請聯繫傳訊部新聞專員李小姐或霍小姐(電話:(853)83974325),電郵:prs.media@um.edu.mo)或瀏覽澳大網頁www.umac.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