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大學日前邀請高等教育輔助辦公室主任陳伯煇教授來校作「詩人詩作貫詩心——小議晏殊詞」專題講座。

是次講座由澳大教務長彭執中先生主持,出席本次講座的嘉賓除澳大校董會主席謝志偉博士、校長趙偉教授、副校長黎日隆博士、社會科學及人文學院中文系主任徐傑教授、中文系教師朱壽桐教授、施議對教授、龔剛教授、區仲桃博士等,以及百餘名澳大學生外,還吸引了澳門中華詩詞學會詩友和慕名前來的古典詩詞愛好者。

在講座的開首,陳伯煇教授首先介紹了北宋著名詞人晏殊的生平及性情,接著向觀眾評釋晏殊二首名作《浣溪沙》及《蝶戀花》,並介紹王國維《人間詞話》三節的有關評論。

《浣溪沙》有句云:「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二語歷代賞譽不絕,千古傳誦。葉嘉瑩曰:「晏殊獨能將理性之思致,融入抒情之敍寫中,在傷春怨別之情緒內,表現出一種理性之反省及操持。」此二句巧對虛字,雖概歎美景不能常留,但有迴旋、安慰之餘地,既不耽於悲哀,又對未來充滿憧憬,充份反映晏殊圓潤的性情。陳教授在講座上詳細解釋此二句精妙之處。

《蝶戀花》有句云:「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王國維的《人間詞話》三度稱引之,謂與《詩.蒹葭》相近,得風人深致;又謂其旨意乃詩人之憂生;王氏又提出三種境界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 陳教授闡釋王國維三種境界說,謂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執著決志、堅毅追求、反思而觸機突破三個階段。

陳教授以深入淺出的手法研析晏殊作品的獨特之處,並透過文學去談哲學,勉勵學子成功必須執著決志及全情投入,令學子獲益良多。在講座結束前,陳教授與師生於問答環節交流心得。

圖片說明: 陳伯煇教授澳大主講「小議晏殊詞」專題講座